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怎樣讓爛片也能拿到「國際電影節」大獎

怎樣讓爛片也能拿到「國際電影節」大獎

最近一周,中國電影圈最火爆的片子名叫《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它的片名奇葩、海報奇葩、宣傳奇葩、內容奇葩、主題曲尤其奇葩。

簡而言之,這是一部典型的一無是處的國產爛片,情節、表演、攝影、美術、音樂……通通崩壞。本來,這樣的電影,一年會上映100多部,它們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除了給極少數不幸(有幸?)瞻仰了真容的觀眾帶來不可磨滅的糟心體驗,但在公眾的生活和回憶里,它們留不下一絲痕迹。

可是《純潔心靈》不一樣。跟「丑」比起來,它更出類拔萃的特徵是「作」。剛一上映,影片出品方就向豆瓣網發出公函,嚴厲指控該片的豆瓣評分只有2.0分,因而要求豆瓣「公開、書面道歉」,「並保留進一步追究的權利」——史稱「青年導演十二年心血被豆瓣一天毀了」事件。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海報

很快,這封落款是影片出品公司、但在行文中卻出現了「我帶領團隊嘔心瀝血製作」云云的神奇公函,立即讓豆瓣網友進入了「你要撕,那便撕」模式,影片及其導演的種種神奇歷史被挖出來,不斷震驚著吃瓜群眾。

比如說,這位每每強調自己是北電科班出身、北大博士畢業的導演,自賣自誇起來,真是能創下諸多的中國影史第一。比如,他豪言他的電影「有十一條線」,「而且,還在95分鐘內闡明了」(而可堪對比的是,他說一般電影「有三條線」,「《雲圖》有六條線」)。繼而,去年該片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辦的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紛紛發言盛讚《純潔心靈》如何優秀如何突破的視頻,也擊穿了大家的認知極限。

而《純潔心靈》另一項沾沾自喜的成就是,它榮獲了2015年「美國加州帝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以及作為唯一一部中國大陸電影而入圍了「舊金山環球電影節」。各種喜報傳滿了各路媒體,連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官網都將其發布到了「學院信息」欄里。

通過媒體和網友的挖掘,「加州帝王」和「舊金山環球」這兩個電影節的真面目也浮出了水面。前者是個街坊級的電影展,而後者則是一個官網全是簡體中文、由華人公司主辦的山寨貨(名字和老牌的舊金山電影節很相似)。

其實三五年來,在各路「國際電影節」上,楊冪、唐嫣、劉亦菲、黃曉明、吳亦凡等勇奪影后影帝,《九層妖塔》《神奇》《匆匆那年》等問鼎最佳影片的消息,在娛樂新聞里已經屢見不鮮了。

而這些林林總總的所謂中美電影節、澳門國際電影節、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中澳國際電影節、休斯頓國際電影節……到底都是什麼來路呢?

大體上,它們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是中國官方或民間出資,聯合當地組織機構主辦的華語片海外影展,一般歷史都非常不悠久;其二確實是血統純正、略有年資,然而實在不入流的海外電影節。

為了讓電影走出去,於是一連串甚至連名字本身都矛盾的「國際華語電影節」雨後春筍般地湧現。一般來說,由兩頭吃得開的人牽線,從官方到當地小店都拿出預算,請留學生做義工,於是海內外華人共襄盛舉,一起為當地華人華僑在戲院里放放祖國的最新電影,而國內的電影工作者們,則欣然赴會,欣然領獎,大家握手、拍照、一團和氣。

一面是國外的華人勢力越發壯大,一面是國內的電影產業日益火爆。於是,曾經的一些老外電影愛好者自己主辦的社區電影節、街坊電影節,也成了一些國產片相中的目標。雖然未必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暗箱操作,但是片方掏了報名費、主創團隊願意出席、甚而慷慨解囊捐助一些善款等等,或許就能換來一兩座獎盃(大多數都是些人人有份的分豬肉獎)。何況,這種時候也要公允地說,某些國產電影奪魁,可能真是在於品質不俗,要知道,不少外語片也拙劣得難以想像。

電影節,本就是一場Party。政客、商人、掮客、戲子、觀眾,觥籌交錯間,各取所需。據統計,全球有上萬個電影節,在法國,甚至平均每天有一個以上的電影節在舉辦著。其絕大多數,都是影迷組織,影迷聚會,自娛自樂的小型看片會。所以,中國電影、中國電影人在各種「野雞」電影節上凱旋,其實也談不上有多不堪,畢竟,「不野雞」的電影節,全世界扳著指頭數也沒有幾個。

舊金山環球電影節舊金山環球電影節

當然,某些資深影迷也確實有理由憤怒。

就在不遠的過去,「中國電影」,那可真是國際一流電影節的熱門之選——《紅高粱》《霸王別姬》《香魂女》《秋菊打官司》《活著》《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個都不能少》《鬼子來了》《圖雅的婚事》等等,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接連獲獎(同期還有台灣地區的一批獲獎片)。這個階段,不但是「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最高光時刻,也確實是中國電影的最好的時光。

但是,正如《霸王別姬》和《活著》的編劇蘆葦所言,「我們以為我們的時代開始了,沒想到這就是終點」。

在中國,「電影」不僅僅是電影。《活著》和《鬼子來了》等至今不能公映,而其他第五代的不少前期作品,到今天也仍然不時被指摘為「販賣苦難」「討好洋人」。到了2003年之後,即隨著房地產火爆、多廳影城成為購物中心標配之後,「中國電影業復興」,以往以藝術探索見長的國產電影,逐漸邯鄲學步而成了香港商業片、好萊塢商業片的山寨款。《富春山居圖》《何以笙簫默》《純潔心靈》之流,就是這片大浪里的奇葩一朵朵。

當年,中國電影被歐洲三大及洛迦諾、鹿特丹、東京等二線電影節爭搶,甚至屢屢鬧出「違規參展參賽」的新聞。而時至今日,諸多國產片自貼腰包,也要去海外電影節上鍍個金。兩相對比,其中的荒誕況味,我們倒也不難咂摸。

不過,今時今日在海外電影節上撈個獎,其實對於影片的賣座毫無影響,基本上只是一種有錢任性的虛榮,以及某種古怪彆扭的渴望得到「國際承認」的自卑補償心態。這些電影一次次的掩耳盜鈴,無非能在宣傳期里多塞幾篇新聞稿而已——其實,就算是當年在三大節上大包大攬的時候,除了《紅高粱》外,其他獲獎國產片,基本也沒有因此而更賣座。不管野雞不野雞,中國觀眾對於電影節、電影獎,基本態度都是「Who Cares?」——要不你看,在今天中國電影市場最紅火的時候,奧斯卡、三大電影節的得獎片,有多少能夠被進口,又有多少能賣座?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海報

參賽「國際電影節」,是倍兒有面子的喜事。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也像法國那樣有很多本土電影節,《純潔心靈》們大概也興趣寡淡:「六盤水電影節金獎」之類,確實口彩大大地不夠。

而且,最關鍵的在於,就算有想參展的,我國的電影節也著實不夠。和國外不一樣,人家的電影節自娛自樂,想辦就辦,想停就停,除了老牌的威尼斯、戛納等少數例外,都是民間乃至個人操持的派對或集市而已。可我們這邊大不同,「電影節」三個字是官方獨家授權專營的,迄今為止,有關部門頒發的合法電影節牌照,不過五六張而已,甚至那個極度奢華高大上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最早的一屆也不得不叫「電影季」,原因無他,「審批沒下來」。(再如,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的年度評獎,一直不叫「獎」,而叫「表彰」及「表彰大會」,也是因為組織上不允許「評獎擴大化」。)

這當然是某種濃得化不開的本土黑色幽默。不少民間電影節,辦得有聲有色,但只能以「電影周」、「論壇」、「展映」等名目示人(哪怕它們的英文名都是XX Film Festival),而且,隨時還會被相關部門叫停(北京通州曾有一個頗負盛名的電影展,就在舉辦當日被關了電閘)。

因為,「電影節」實在是一種難以控制的異端,根據從前的電影管理條例,如今的電影法,境外電影不可未經審批進入中國發行放映,國內製作的影片無公映許可證者也不得放映,而各路的「國際電影節」,正是海外電影和獨立電影新作的大本營,於是,對主管衙門來說,這些都是或大或小的麻煩,不得不管。

當然,電影節辦得不多(不好),而獨具特色的專家研討會,卻是我們的強項。各個中心、協會、大學、研究中心的專家、教授、研究員們,常常濟濟一堂,熱烈頌揚著市場上知名或不知名、賣座或不賣座的各種國產電影。如果時常浸淫其中,我們也會發現「與會專家」頗有一套發言套路,不同的褒義詞,其實代表著程度不同的看法。但在局外人看來,這些全是清一水的好話。

《純潔心靈》就拿到了「至真至純」、「表現主流價值觀、表現正能量」等專家評語。不過,這也和電影節鍍金一樣,大量的片方也只是將其作為宣傳推廣的一個例行公事,當事雙方都並不當真,直到有著純潔心靈的《純潔心靈》導演手撕豆瓣,我們才知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原來還真有把自己掏了錢而拿到的野雞電影節獎盃、套話研討會的表揚稿當真的人。

已經宣布撤檔、票房止步於225萬的《純潔心靈》,沒能在影院里感染更多人,但它卻成功地在戲外讓大家歡樂不已。其實,這也不就是今天的中國電影的寫照嗎?圍繞著「中國電影」的種種,遠比一部部具體的影片滑稽得多、娛樂得多。

誰說中國電影不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湯禎兆:日本人是如何借遊戲培養「野性」的
李伯重:古代日本很有錢,為什麼還要來中國搶奪
清朝為何比明朝更尊重孔子
尋蹤北京城 活動預告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