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恐龍沒滅絕能活到現在嗎:活到現在也會被人殺光?

恐龍沒滅絕能活到現在嗎:活到現在也會被人殺光?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譯者小小

想像一下,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今天的世界將會是什麼樣的場景?恐龍的存在會對像我們這樣的哺乳動物產生怎樣的影響?

那是一場我們難以想像的超級災難。6600萬年前,當一顆直徑15千米的小行星撞上地球時,它的威力相當於約100億顆廣島原子彈爆炸。帶有放射性的巨大火球向每個方向肆虐數百公里,並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巨大海嘯。甚至就連大氣都可能燃燒起來,沒有任何體重超過25公斤的陸地動物能夠倖存下來。事實上,大約75%的物種都滅絕了,所謂的非鳥類恐龍更是沒有任何生存希望,只有少數小型、有羽毛的飛行恐龍幸免於難。

但如果歷史發生了偏移結果又會如何?如果這顆小行星在幾分鐘前或幾分鐘後撞上地球,又會是怎樣的情景?這是英國廣播公司紀錄片《恐龍滅絕之日》(The Day the Dinosaurs Died)中研究人員提出的問題。包括得克薩斯大學地質學家肖恩·古利克(Sean Gulick)在內的科學家們認為,如果那顆小行星提前或延遲瞬間撞擊地球,它就不會落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淺水域,而是落入太平洋或大西洋的深海區中,海水會吸收它釋放的部分能量,並限制硫化物沉積物的擴散。這些硫化物在其後數月乃至數年間,令整個地球陷入窒息狀態。

如果是這樣的話,儘管依然會造成巨大災難,甚至許多物種滅絕,但是有些體型更大的恐龍可能會倖存下來。這樣的假設非常有趣,許多恐龍學家們非常熱衷於推測假設的結果。恐龍能生存至今天嗎?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新恐龍?恐龍會發展出類似人類的智力嗎?哺乳動物會始終生活在恐龍的陰影里嗎?是否像迪斯尼2015年電影《The Good Dinosaur》中描述的那樣,人類會進化出與恐龍共同生存的能力?

圖2:巨型翼龍擁有巨大的翼展,幾乎是天空上的霸主

有些研究人員認為,即使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的統治也已經面臨終結了。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古生物學家邁克·本頓(Mike Benton)說:「我認為恐龍註定是要滅亡的,因為氣候正在變冷。在白堊紀末期,恐龍已經陷入艱難的生存狀態,恐龍的滅絕已經持續了4000萬年。而我們知道,哺乳動物正進化出多樣性。」本頓認為,哺乳動物仍然會取代恐龍。早在2016年發表的論文中,本頓就認為,恐龍在取代滅絕物種方面比哺乳動物要慢。

其他專家則有不同的看法。馬里蘭大學食肉恐龍研究員湯姆·霍爾茲(Tom Holtz)同意恐龍在6600萬年前已經陷入不利狀態,主要是受印度Deccan Traps火山噴發和巨大熔岩流所影響。但他說:「進入古新世、始新世後,恐龍的生物特性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這將是白堊紀恐龍仍能適應的世界。」

愛丁堡大學的史蒂芬·布魯薩特(Stephen Brusatte)補充說,經歷了1.6億年的氣候變化,恐龍已經很好地生存了下來,呈現出多樣化狀態。他說:「恐龍在白堊紀末期仍然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這並不是正在滅絕的群體應有的標誌,而是仍然具有進化潛力的群體特徵。」

假設恐龍存活了下來,那麼哪些因素會影響它們的進化呢?氣候變化也許是第一個巨大障礙。5500萬年前,地球上曾出現「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全球平均氣溫比今天高8攝氏度,熱帶雨林覆蓋了地球的大部分地區。在這個有著豐富植被的溫室世界裡,許多長頸恐龍可能生長得更快,在更年輕的時候繁殖,體型也會縮小。歐洲島嶼上已經發現白堊紀晚期的「侏儒」恐龍(依然比牛更大),而白堊紀中期體型龐大的泰坦龍(40米長,比兩架噴氣式飛機還重)已經消失了很久。

圖3.三角龍可能進化成速度更快的食草恐龍,就像草原上出現的哺乳動物

白堊紀晚期的另一個趨勢是開花植物或被子植物興起。在侏羅紀時期,大多數植物都是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包括銀杏樹、青花和針葉植物)。與被子植物相比,它們的營養成分更少。當時的恐龍之所以普遍體型龐大,是因為它們需要更多的腸道儲存和消化這些食物。新澤西州斯托克頓大學古生物學家馬特·博南(Matt Bonnan)指出:「如果植物像現代世界中這樣進化,食草恐龍幾乎肯定會以開花植物為主食。鑒於這類植物更容易被消化,也許我們會看到所有恐龍的體型都會縮小,中生代的龐然大物將不再存在。」

開花植物也會產出果實,它與哺乳動物和鳥類共同進化,後兩者幫助植物散播種子。是否有像猴子那樣的恐龍能進化出利用這種資源的優勢,就像靈長類進化那樣?博南稱:「許多鳥類吃水果。因此,可能也有些非鳥類恐龍適應了以水果為主的飲食習慣。」布魯薩特也同意這個觀點,有些「小型有羽毛的恐龍可能會沿著靈長類的路線進化」,因為當時有些恐龍已經在樹枝上奔跑。其他的恐龍可能會變成「酒神」,在這個過程中為花傳粉。

圖4:暴龍可能會堅持生存到今天,生活在受保護的巨大荒原和國家公園裡

大約3400萬年前,在始新世-漸新世交替期間,另一個主要事件是南美洲和南極洲分離。這導致了極地洋流的出現,從而促使南極冰蓋形成,並出現寒冷乾燥的氣候。在漸新世期間和中新世晚期,草原佔據了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霍爾茲表示:「進化出腿腳、能夠快速奔跑的食草哺乳動物變得更常見。」

在我們的歷史中,我們開始看到蹄類動物以及捕食它們的食肉動物出現多樣性。英國南安普敦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達倫·納伊什(Darren Naish)指出,也許在我們的進化歷史中,奔跑迅速的食草動物可能會是三角龍或雙足喙類食草動物後代。納伊什說:「恐龍已經進化出了巨大的優勢,而且這些優勢需要哺乳動物花費更長時間才能進化出來。」他補充說,開始適應草原環境是個良好的開端。鴨嘴獸的嘴裡有1000多顆牙齒,而馬只有40多顆牙齒,由此可見磨草的過程大大縮短。

與哺乳動物相比,恐龍的視力更好,而且顏色視覺也更強,可能更善於發現危險。馬和牛的扁平嘴可用來吃掉堅硬低矮的植物,而鴨嘴獸和蜥蜴可能發育出方形的鼻子,並且蜥蜴的脖子可能會縮短,以幫助它們吃腳邊的草。在更接近現代世界的時間點,恐龍將不得不面對過去260萬年里各種各樣的冰河時代。但是我們知道白堊紀的恐龍生活在北極圈內。納伊什說:「也許在更冷的地方,你會看到恐龍身上厚而精緻的皮毛,從腳趾到尾巴上都覆蓋著絨毛。」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裝甲恐龍專家維多利亞·安博爾(Victoria Arbour)補充說:「對於霸王龍和奔龍來說,長出毛皮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我們甚至可能看到毛絨絨的角龍、安基洛龍或者是鴨嘴龍。」今天還有其他的適應性變化,但在恐龍身上卻很少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保羅1巴雷特(Paul Barrett)說:「奇怪的是,恐龍並不以洞穴為居住地,但在蜥蜴和蛇中卻十分常見。如果給它們更多時間,恐龍可能也會成為地下專家,就像像哺乳動物中的鼴鼠那樣。」

圖5:在面對恐龍這樣的掠食者時,早期哺乳動物生活可能更為艱辛

海洋是恐龍很少探索的另一個領域。像斯賓龍這樣的物種曾涉足過河口和河流環境,而在海洋沉積物中,甲龍類動物的化石也時常被發現,它們生活在海岸線附近。斯賓龍或安基洛龍是否遵循哺乳動物——鯨的進化路線,最終進化為完全生活在海洋中的物種?它們可能回到陸地上產卵,或者最終生活在海中,就像魚龍和蛇頸龍那樣。

在陸地、海洋(魚龍和海龍)以及天空(翼龍)中從不缺少恐龍的世界裡,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命運將會是怎樣的呢?在白堊紀晚期,鳥類已經進化出許多種類。霍爾茲表示:「或許因此翼龍的多樣性遭到破壞。」剩餘的翼龍包括巨大的、沒有牙齒的azhdarchids,其中有些巨型翼龍翼展可達12米。現在已經有許多人爭論,azhdarchids是否沒有飛行能力,你可以想像這樣的島嶼世界,比如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以及紐西蘭等,它們都被奇怪的陸地翼龍所主宰,就像我們的時間軸上,它們曾經被不會飛的象鳥,渡渡鳥以及巨大的摩亞鳥所佔據。

納伊什認為,恐龍世界可能已經擁有許多現代鳥類分支。然而,哺乳動物則是另一回事。儘管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候,它們已經出現了大約1.6億年時間,但它們仍然是「邊緣的、神秘的小生物」。布魯薩特稱,哺乳動物的種類很多,但通常很小,局限於特定的生存環境中。他說:「只有小行星撞擊滅絕了所有恐龍,才讓它們得以自由地進化。」

其他人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巨型不如動物可能沒有崛起的機會,而蝙蝠、嚙齒動物、小型食肉動物、攀爬靈長類動物以及負鼠種類和數量都很多。如果狨猴、葉猴以及長臂猿在恐龍周圍的樹枝上擺動著,那麼是否會進化出類似人類的物種呢?納伊什說:「有些哺乳動物的血統在滅絕事件之前已經進化了。考慮到這一點,可能還會出現靈長類動物或人類。鑒於我們正在一個充滿了巨大哺乳動物的世界裡進化,這是很有可能的。」

霍爾茲也贊同存在這樣的可能性,他說:「可能會有些居住在樹上的靈長類動物,隨著草原的擴張,它們會進入新的棲息地,成為這個平行宇宙中的偽人類。就像我們的祖先必須對付劍齒虎和大羚羊那樣,這些傢伙必須要對付馳龍和阿貝爾龍。」

圖6:如果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我們可能不需要去博物館就能看到恐龍

人們將不得不創造保護區,就像納伊什指出的那樣,我們的祖先曾生活在危險的動物旁邊,不得不想出行之有效的生存策略。他說:「人們認為中生代世界是一場持續的大屠殺,你在幾秒鐘內就會被撕成碎片,但很多時候,大型食肉動物的分布十分稀疏,如果你不進入它們的領地,生存環境相對會十分安全。」

既然高智商哺乳動物會出現,那麼恐龍也會進化出高智商嗎?1982年,加拿大自然博物館的戴爾·拉塞爾(Dale Russell)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聰明的恐龍也有可能進化出非常高的智力。他委託製作了真人大小的模型,現在看起來就像科幻電影里的外星人,擁有著綠色的皮膚和巨大的眼睛。他的理論是,食肉恐龍Troodon有異常龐大的大腦,它可能是聰明恐龍進化出的後代。

拉塞爾稱:「恐龍和烏鴉、鸚鵡或靈長類動物一樣,有著非常複雜的大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們可能已經進化出很高的智商。」霍爾茲也同意這種假設,但他不相信恐龍會像人類這樣進化。他說:「人類的進化之路真的很奇怪,而且還牽涉到攀樹等等……在更合理的方式下,恐龍必須要有雙足和用於操控的雙手。」納伊什說:「我不認為恐龍會進化出接近人類水平的智力。可能有很大大腦、聰明的恐龍,但它們看起來仍然像恐龍……這是一種擬人化的假設,認為其他類人智慧生物只有像人才能進化。」

假設恐龍確實能挺過那場災難,並且與人類共同生活,它們能活到現在嗎?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是,就像人類獵殺猛獁象和其他巨型動物一樣,我們的人口增長和狩獵技術的進化將不可避免地對大型恐龍造成影響,因為我們不停地向全球範圍擴散。霍爾茲說:「隨著人類從他們所處的世界不停地遷徙出來,可能會有更新式的恐龍大滅絕事件。」

在其他平行宇宙,也許會有些大型食草類恐龍,甚至像霸王龍那樣的食肉動物,在受保護的巨大野生動物園或國家公園裡生活。然而,它們必須是真正的巨大野生環境,比如在澳大利亞和阿拉斯加等地人類甚少涉足的地方。也許有些最小的非鳥類恐龍會適應城市環境,與城市裡的人們共同生活,就像鴿子、老鼠以及海鳥。

雖然在人類歷史上,大型哺乳動物基本上都滅絕了,但依然有大象和犀牛等少數大型動物頑強地存活下來。所以在可以想像的平行世界中,你或許可以進入類似侏羅紀公園中的場景,乘車來一次恐龍遊獵之旅,利用照相機和望遠鏡享受發現它們的樂趣。(小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科技 的精彩文章:

唏噓!從鼎盛到割肉賣身,HTC到底錯在哪了?
美國外交官噁心頭痛 官方懷疑古巴用了聲波武器
究竟是誰在獵尋引力波?專家:鼓勵民科一起加入
「瞬間移動」並非不可能,量子隔空傳遞技術靠譜嗎?
宅男汗顏!蜂鳥「手速」可達100次/秒 構造堪稱奇蹟

TAG:網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