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夢想與記憶開始的地方——走進《中國童謠經典》

夢想與記憶開始的地方——走進《中國童謠經典》

GIF/1K

小編薦語

童謠易學易記,朗朗上口。那些口耳相傳的天籟之音,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不計其數的孩子反覆誦讀,直至成人依舊津津樂道。這一本《中國童謠經典》妙趣橫生卻不失深意,值得長久地閱讀與品味。

名師導讀

童謠與故鄉一樣,是每個人情感與文化的根,是每個人夢想與記憶開始的地方。孩子們念著朗朗上口的童謠,領受了最初的文化、道德與審美的啟蒙,走出鄉野,走出街巷,走向了開闊的世界。

童謠的悠久歷史

作為為兒童而作的短詩,童謠語言乾淨、形象單純、節奏明顯、注重格律和韻腳,以鮮活的形態在孩子間口頭流傳,兼具兒童的、民間的、口頭的、文學的特點。它與《詩經》里一些出現在西周初期的篇章一樣,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事時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應該是將童謠用作政治策劃的較早案例,《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里也時有童謠顯現。在明代呂坤1593年編成我國最早的兒歌專集《演小兒語》之前,我們通過經史子集中的所有文獻所能看到的童謠幾乎都是政治童謠,與孩子的生活毫無關聯。

真正意義上的童謠不是沒有,而是無人收集,所以就湮滅了。《演小兒語》收集了山西、河南、山東、陝西等地流傳的兒歌46首,這些來自田舍街巷的童謠大多文字淺近、內容生動,便於口耳相傳。

童謠的豐富意趣

從流傳下來的中國歷代童謠經典可以看出,真正表現孩子的生活,簡短凝練,詼諧幽默,音節和諧,通俗易懂,讓孩子喜聞樂見、樂於接受並模仿,是童謠的主體特徵。而搖籃曲、遊戲歌、數數歌、問答歌、連鎖調、拗口令、顛倒歌、字頭歌和謎語歌等豐富多樣的表現方式與技巧,則體現了民間口頭創作的語言智慧與巨大的文學創造力。

中華大地幅員廣闊,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各族人民在不同的地域耕作、收穫、繁衍、生息,在鄉野、市井,產生了大量生動形象、俏皮有趣、易懂好記的童謠,這些童謠記載了孩子們的歡樂、夢想和長輩們的祝福、期待,為孩子們語言與歌唱能力的發展提供了最初的滋養,還催生了孩子的審美能力、英雄崇拜情結與價值觀的萌芽。由童謠啟蒙、有童謠相伴的孩提時代是美好而又幸福的。

甄選童謠經典之作

《中國童謠經典》從全國各地民俗專家的專著與地方典籍及近年的出版物中,收集了4000餘首童謠,按照兒時遊戲、搖籃曲、四季節氣、年節風俗、田園風光、農家生活、繞口令、歷史故事等不同的內容分門別類,並從中精選260餘首堪稱經典之作;還對生活內容、主題形象相同或者相近的作品作了一一甄別、比對,選取表現力較強、流傳較廣、更具代表性的作品;對同一主體形象或同一生活內容的童謠,如果能夠體現出不同時代、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特色及不同意趣的,也予以了兼收並蓄,以供欣賞、體味。

童謠是和故鄉一樣的存在。不管你走了多遠,走到哪裡,只要童謠還在,家鄉的風情就在,溫暖的親情就在,夥伴們的情誼就在。

願童謠不滅,童心永駐!

精彩片段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

上的什麼鎖?精鋼大鐵鎖。

城門城門開不開?不開,不開!

大刀砍?也不開!

大斧砍?也不開!

好,看我一手打得城門開。

嘩!開了鎖,開了門。

大搖大擺進了城。

——《城門城門幾丈高》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買條鯉魚燒燒。

頭不熱,尾巴焦,盛到碗里畢剝跳。

白米飯,魚湯澆,吃了寶寶又來搖。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

糖一包,果一包,還有糰子還有糕。

——《搖到外婆橋》

小巴狗,上南山,

撿金豆,搬金磚。

你打火,我看煙,

你放爆竹我放鞭,

噼里啪啦過新年!

——《過新年》

螢火蟲,螢火蟲,

飛到西來飛到東。

想必肚中有蠟燭,

夜夜點燈籠。

請你飛到我書房,

照我讀書好用功。

——《螢火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春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