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胸疾病科普系列講座舉行

心胸疾病科普系列講座舉行

此次健康論壇上,上海市胸科醫院心血管疾病領域的專家帶來了四場不同主題的講座。

心臟健康問題不容忽視。日前,心胸疾病科普系列講座暨上海新聞廣播《活到100歲》健康論壇在上海市胸科醫院舉行。

此次健康論壇上,上海市胸科醫院心血管疾病領域的專家帶來了四場不同主題的講座。

心內科-心臟危重症科主任張敏表示,人類的心臟就像一個水泵,當心臟的泵血功能衰退,輸出血量不能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器官和組織中的血液也不能順利迴流到心臟,這種狀態就叫做心力衰竭,可能出現呼吸困難、乏力、水腫等表現。

心衰的死亡率與癌症相當,約20%的心衰患者在確診後1年內死亡;約50%的心衰患者確診後5年內死亡。冠心病是心衰最常見的病因,高血壓是心衰的主要危險因素。除此之外,糖尿病、肥胖、代謝綜合症患者也是心衰的常見影響因素。同時,感冒受涼、心率失常、情緒激動緊張、妊娠或分娩、輸液過多過快、突然停葯都是誘發心衰的因素。

張敏建議,心衰患者應當根據病情調整生活方式,在藥物治療管理時,不要自行隨意改編藥物劑量和種類,不可自行突然停葯;在每日觀察癥狀時發現一周內體重快速增長時要及時通知醫生,同時應注意水腫、氣短、夜間呼吸、頭暈等癥狀,這些癥狀的加重往往提示著心衰惡化。

在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方面,有氧運動是慢性心衰患者運動康復的主要形式,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嚴重心衰患者,每天的液體攝入量限制在1.5-2.0升,有助於減輕癥狀和充血。嚴重低鈉血症患者,每天的液體攝入量應小於2升。

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孔燁主講「心臟瓣膜成形手術」的相關內容;心內科副主任、房顫中心主任劉旭介紹了「心房顫動治療的新進展」;心外科副主任醫師朱丹則從「現代心力衰竭外科治療進展」的角度做相關介紹;心內科-心臟危重症科主任張敏圍繞「讓心衰病人更有質量的生活」做主題講座。醫護人員還在現場演示了心肺復甦的正確方法,並邀請聽眾上台進行實踐操作,了解心臟方面的知識。

本次活動由上海新聞廣播和上海市胸科醫院主辦,媒體支持為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