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旅行路上的「熟草藥」,你能叫上名字的有幾個?

旅行路上的「熟草藥」,你能叫上名字的有幾個?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我們的目標是崇山峻岭,葯說君人還坐在這裡,心已踏上征途~

哈哈,言歸正傳~

你是否留意?在旅行路上,不只有相伴的三五熟人,還有一些熟面孔的草藥。記憶中,它們就是路邊常見的野花野草,看看你能叫上名字的有幾個吧?

1. 花容月貌系列

鴨跖草

先來個顏值高的,葯說君小時候的最愛啊,鴨跖(zhí)草,別名碧竹子、翠蝴蝶等。

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熱,解毒,利尿。為消腫利尿、清熱解毒之良藥,此外對麥粒腫、咽炎、扁桃腺炎、宮頸糜爛、腹蛇咬傷有良好療效。

馬蘭

再上個文藝小清新,馬蘭,別名泥鰍串、雞兒腸、田邊菊等。

味辛、苦,性寒。能清熱解毒,散瘀止血,消積。用於感冒發燒,咳嗽,急性咽炎,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肝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小兒疳積,腸炎,痢疾,吐血,崩漏,月經不調;外用治瘡癤腫痛,乳腺炎,外傷出血。

益母草

對,活血調經的益母草顆粒主要成分就是它!益母草,別名益母蒿、紅花艾、坤草等。

味辛、苦,性涼。能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

一點紅

一點紅和蒲公英長得有點像,別名羊蹄草、紅背葉、葉下紅。

味苦,性涼。能清熱解毒,消炎,利尿。用於腸炎、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結膜炎、口腔潰瘍、瘡癰。

它的食用部位為嫩莖葉,還可炒食,或作湯、火鍋用菜哦!口感清爽,具有類似茼蒿的香味呢。

2. 碩果累累系列

蒼耳

這個會粘在衣服上的,很好玩。蒼耳,別名卷耳、野茄子、粘粘葵等。

味辛、苦,性溫,有小毒。能祛風散熱,解毒殺蟲。治頭風,頭暈,濕痹拘攣,目赤、目翳,風癩,疔腫,熱毒瘡瘍,皮膚瘙癢。

要警惕啦!它全株有毒,以果實、特別是種子毒性較大,中毒癥狀主要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腹痛、便秘或腹瀉、心率減慢、精神萎糜、全身無力等,嚴重的造成死亡!因此,不可以自己摘來吃哦!

龍葵

葯說君小時候認識《仙劍奇俠傳》里的龍葵小姐姐,也知道田間的黑星星甜甜的,很好吃,卻從來沒想過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龍葵,別名黑茄子、黑星星、天天茄、老鴉眼睛草等。

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能清熱解毒,利尿。用於瘡癰腫毒、皮膚濕疹、小便不利、老年性慢性氣管炎、白帶過多、前列腺炎、痢疾。

再次警惕啦!龍葵含有龍葵鹼,作用類似皂甙,能溶解血細胞。過量中毒可引起頭痛、腹痛、嘔吐、腹瀉、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後慢、精神錯亂,甚至昏迷。事實上,小朋友不可以隨便食用!

苘麻

苘(qǐng)麻,別名白麻、青麻、野棉花等。

味苦,性平。清熱利濕;解毒開竅。主痢疾;中耳炎;耳鳴;耳聾;睾丸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癰疽腫毒。

蓖麻

蓖(bì)麻也是刺刺的,別名大麻子、草麻等。

味甘、辛,性平,有小毒。葉:消腫拔毒,止癢。治瘡瘍腫毒,鮮品搗爛外敷;治濕疹搔癢,煎水外洗;並可滅蛆、殺孑孓(jié jué,蚊子的幼蟲)。根:祛風活血,止痛鎮靜。用於風濕關節痛,破傷風,癲癇,精神分裂症。

第三次警惕嘍!蓖麻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鹼,特別是前者,可引起中毒。中毒的癥狀有頭痛、胃腸炎、體溫上升、無尿等,嚴重可致死!

3. 甘當「綠葉」系列

紫蘇

紫蘇,名字十分美麗,別名赤蘇、白蘇、香蘇等。

味辛,性溫。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用於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

車前草

這個可以說很常見了,車前草,又名車前子、五根草、車輪菜、蝦蟆衣等。

味甘,性寒。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用於水腫尿少,熱淋澀痛,暑濕瀉痢,痰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瘡毒。

牛筋草

牛筋草,又叫蟋蟀草、千人踏、野雞爪等。

味甘、淡,性平。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散瘀止血。用於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風濕性關節炎,黃疸型肝炎,小兒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尿道炎;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狗咬傷。

雞骨草

雞骨草,又名紅母雞草、石門坎、細葉龍鱗草等。

味甘、微苦,性涼。清熱利濕,散瘀止痛。主黃疸型肝炎,胃痛,風濕骨痛,跌打瘀痛,乳痛。

大家更加熟識的艾草、狗尾巴草、馬齒莧等,葯說君就不一一列舉了。遊山玩水的同時,大家不妨四下找找這些草藥,和同行的小夥伴顯擺顯擺~只是,了解歸了解,大家千萬不能自己用藥哦,治療用藥找醫師及藥師!

-END-

文章版權歸i葯說所有,如需轉載請按照《葯說文章版權聲明》內容進行(見公眾號),歡迎分享朋友圈,一起「葯說」安全用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葯說 的精彩文章:

TAG:i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