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比起「杜甫很忙」,這些課本插畫才是最炸裂的?

比起「杜甫很忙」,這些課本插畫才是最炸裂的?

你還記得小時候課本里的那些畫?

小時候只覺得是插圖,現在看來,卻大有深意......

昨晚看新聞,為了迎接十一國慶,天安門城樓的毛主席畫像換新了:

via .@北京青年報

這幅畫算是很多陪伴我們成長、從小看到大的名畫之一吧。

這幅毛主席,倒叫我想起了很多很多這一類畫,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課本里的那些經典插圖嗎?

陳毅吃墨,珍貴的教科書,她是我的朋友,我的弟弟小蘿蔔頭

這些畫伴隨我們整個童年時光,現在回頭再看,親切無比。

這其中有幾幅是現在還掛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經典油畫:

當年上學時看,光背誦全文去了,沒怎麼仔細觀賞過這些畫。

現在再回過頭看,居然發現,這些油畫總感覺哪裡不太對……

比如這幅六年級課本《冀中地道戰》的插圖:

《地道戰》羅工柳,中國美術學院老教授,這是他第一幅油畫

明明是一個光線昏暗的馬廄,唯一的光源應該是頭頂的那個破洞,但是畫家卻把整個環境畫得很亮,像開了燈一樣。

導致這幅畫的光影很奇怪。

我們都知道受光面亮,背光面暗這個道理:

光線照射的越弱,受光面與背光面對比越強烈:

按照西方古典繪畫的畫法,這種場景的光應該畫成這樣: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畫家 約瑟夫·懷特

教科書上的這幅畫卻削弱了光的明暗對比,到處都亮的很。

如果按照光影對比的原則,這明顯是不符合事實的。

而且,要知道《地道戰》不是個案,像這種不對勁的光,其他畫里也有。

比如這幅畫大家熟得不能再熟的《南昌起義》:

這幅畫是中國美術學院的老教授黎冰鴻所作,描繪的是八一南昌起義之前,周總理給起義軍做戰前動員大會的場景。

南昌起義的時間是8月1日凌晨2點。那麼畫里的時間點肯定是臨近2點,也就是深夜。

單純看畫面,遠處的天已經朦朦亮,房子都看的比較清楚:

黎冰鴻把深夜畫成黎明,象徵「黎明即將到來」,寓意很好。

但是,這幅畫的光還是怪怪的。

因為這幅畫的前半部分還是畫深夜:

左邊靠近燈光的亮,右邊背靠燈光的地方黑。

可是到後半部分卻成黎明了。

前後用光不統一。

為什麼會出現光影不「合理」的情況?

你有沒有覺得,這種不考慮「光明暗變化」的畫法很像中國畫,中國畫就是只畫物體的本來顏色,不考慮光照。比如:

蔣兆和《流民圖》(局部)

這幅畫和《南昌起義》一比較,顯然黎冰鴻在畫西洋油畫同時,還借鑒了中國畫不畫光的理念。

除了「光影」我們的老先生沒按西方套路畫,連另一個西畫的基本原則也不遵守了。

這個原則就是近實遠虛原則。

《井岡山會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中央美術學院老先生林崗的這幅畫,畫面前部分的會師場景沒毛病,後部分的群山有點奇怪。

這幅畫遠處的山,用色很純,像一塊青色布景,沒有深遠的感覺。

按照西畫「近實遠虛」原則,從色彩角度來說:離我們視線近的事物,用色純一點,離我們視線遠的事物,用灰一點。這麼做畫面有空間感,看起來立體。

中央美院教授朱乃正先生的這幅風景畫,就是用了西畫的這一原則。

用很灰的顏色把山推向了遠處,畫面的立體感起來了:

林崗顯然沒有完全遵守西畫原則來畫《井岡山會師》。

上面說的三幅畫雖然奇怪,但只不過是光和顏色的運用上不合常理。

要說最奇怪的非這幅畫莫屬:

《狼牙山五壯士》詹建俊,中央美院教授

大家從小就認識的名畫《狼牙山五壯士》。

這幅灰黑色調的畫里,五壯士直直地立在山頂,沒有一絲動感,像被永遠定格在上面。

一般的戰爭場景,是有著強烈動感的: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浪漫主義代表作

而《狼牙山五壯士》畫的更像是一座紋絲不動的雕塑。

人物和山用了一樣的黑灰色調,彷彿二者融為一體,像雕塑和它的基座:

《狼牙山五壯士》人物身上的刻畫,沒有轉折,質感看起來很硬,這種身體的處理,很有雕塑的感覺:

作者詹建俊說,他就是要畫出雕塑的感覺,充滿力量,讓五壯士像紀念碑一樣偉岸。

我們講的四幅畫,有光影不太對的、顏色不太對的,還有質感不太對的。是這些藝術家沒有掌握繪畫技巧,畫錯了嗎?

當然不是,這些不太對的地方都是出於藝術家們創作的需求。

這種需求是什麼呢?

就是「油畫民族化」。

那什麼叫做「油畫民族化」呢?

就是把西方油畫和中國藝術相結合,創造一種帶有中國文化內涵的油畫。

要說油畫民族化的集大成之作,當屬《開國大典》:

這幅畫很牛,掛在國家博物館裡,全國人都認識。但是這幅畫的作者卻少有人知曉。

作者叫董希文,是新中國一位很有才華的藝術家。

董希文

他生在民國初年,正是全國大力學習西方先進文明的時期。

1934年,董希文進入林風眠創辦的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學習繪畫。

杭州國立藝專,1958年改 浙江美術學院,1993年改名中國美術學院

林風眠曾留學法國,深受西方現代藝術影響。

林風眠

回國後一直探索如何把西方的藝術形式融進中國繪畫中:

林風眠辦學,呼籲兼容中西藝術,弘揚中華文化。

他開明的學術思想啟發了很多學生。

當代畫壇名宿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以及全才木心皆出自他的門下:

左圖: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

右圖:木心

董希文也深受其影響。

為了搞清楚如何把西方藝術與中國藝術更好的結合。1943年,董希文去敦煌潛心研究傳統壁畫近三年。

敦煌壁畫

1949年,為慶祝解放軍進北京,他畫了一幅水粉畫《北平入城式》。

整幅畫徹底平面化了;氣氛靈動,有敦煌壁畫神韻:

水粉畫,用水調和粉質顏料形成的一種畫,顏色透明。現為繪畫初學者的必修課之一

1952年,董希文在北京西部衚衕的一件小屋子裡,創作《開國大典》。

這幅畫打破了透視原理,毛主席形象沒有受透視法的限制,略微增高,形象突出而又不顯突兀,剛剛好:

「高大全」的繪畫風格出現了。從此,這幅畫成了偉人標準像的鼻祖。

當然,這幅畫能寫進美術史,遠不是靠這些微小的人物改動。

董希文把西方油畫和敦煌壁畫的技巧結合起來,創造了中國風格油畫的先河,實現了油畫民族化。

首先,敦煌壁畫都是事物的本來顏色:

沒有像印象派一樣受光影響;

莫奈的《乾草堆》,這一系列作品 記錄每天、每季不同時間的光線

《開國大典》的用色主要是紅色、藍色和黃色組成。彼此互相不干擾:

其中紅色和藍色正是中國繪畫的顏色,即「丹青」。

「丹」是硃砂,紅色;「青」是介於藍綠之間:

其次,《開國大典》用了近大遠小的透視法,但是用色卻沒有用近純遠灰原則。

近大遠小的透視法

因為董希文參考了敦煌壁畫的用色特點:顏色遠近一致:

所以天空上的雲彩近大遠小了,可藍天的顏色卻前後一致:

還有,柱子和燈籠前後的紅色也一樣:

《開國大典》雖然用的是西方的油畫材料,但是繪畫技巧卻來源我們本民族的壁畫。

平面化的紅藍黃顏色,不考慮光的變化,正是我們傳統繪畫的元素。

董希文很巧妙的把中西方藝術結合,推動了油畫的民族化。

據說當年毛主席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激動的說:「這才是我們中國的油畫,大國的油畫。」

建國初期,《開國大典》無疑是一個開山之作,為中國油畫找到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其實了解完背後的故事之後,我自己也挺驚訝的,原來那些我們熟悉的課本插畫背後,隱藏著一段中國藝術發展探索的故事。

從林風眠、董希文到吳冠中,一代代的前輩藝術家們都在為中國藝術找尋新的出路。

吳冠中結合西畫的形式感畫國畫

我們課本里收錄的這些油畫,正是當年前輩們做出的一次又一次實驗。

雖然用現在的眼光看,那些年代久遠的畫似乎沒什麼了不起,這些小小的步伐,不過是漫長藝術史之中微不足道的嘗試。

但它卻在當時的藝術發展語境底下,在中西藝術之間找到了一些結合的支點,這在當時都是振奮人心的破冰之舉。

因為這些前輩做出的種種探索,讓中國的繪畫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現在再回過頭去看看課本的插圖,或者我們再給孩子們講課本插圖的時候,也許可以想起,這裡面關於藝術的一些深意。

PS:國慶長假就要到啦,就藉由這篇跟祖國說句「生日快樂」,也跟大家說聲「節日快樂」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外藝術 的精彩文章:

朋友,請把這個又黑又硬的東西拿開
你只看到《那年花開》里一片原諒色,卻不知道它背後的一往情深
祖宗問你話:如何讓你的愛人神魂顛倒
祖宗問你話:對付熊孩子,這一招就夠了
排隊 6 小時就看 3 分鐘?我們請一整個專家團隊把《千里江山圖》送到你面前

TAG:意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