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屠宰廢水技術,全是乾貨!

屠宰廢水技術,全是乾貨!

屠宰廢水的主要來源是宰殺過程中排出的一系列廢水,廢水的主要特點是:懸浮物濃度大,有機污染物濃度高,在宰殺過程中排出一定量的血、毛、碎骨、糞便、腸及油脂等。這些含量的廢水直接外排,影響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

一、處理工藝的選擇

1、污水水量與水質情況分析

工廠生產為三班倒,但因生產和排水具有間隙和周期性,所以廢水量和水質的波動很大,不均勻很高,因此必須考慮設置足夠容量的調節池。

廢水中BOD/COD值約為0.40,可生化性比較好。

2、廢水處理工藝方案的選擇

根據上述進出水水量和水質情況,我方考慮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必須依照如下思路:

2.1、總體思路採用物化法+生化法的工藝進行處理

2.2、首先通過物化過程,使污染物濃度大幅度降低,減輕後續生物處理的負荷,主要去除進水中高濃度懸浮物,與此同時能夠降低水中有機物的含量;

2.3、經過物化處理後,再通過生化處理全面降低污染物的含量或使其改變存在形態;

2.4、最後再通過生化處理,保證水質達標排放;

2.5、工藝流程簡捷、工程造價低、運行經濟、便於管理。

3、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根據本工程污水的水質、水量,本污水主要處理工藝`過程設計如下:廢水首先由排水管路匯總後先經細格柵進行處理,去除廢水中的大顆粒和懸浮物。處理後的出水經集水池收集後由潛水泵提升至隔油沉澱池,普通隔油池主要用於去除水中的浮油,其油粒粒徑一般在150微米以上,不能去除顆較小的油珠。但本隔油沉澱池,由於其內增設了斜管裝置,使同樣體積大小的隔油池相對的增加了池的面積。非常可觀的縮小了油珠上升距離,使較小的油球即有上升至水面的可能性,從而使水中的油粒更多地分離出來.同時,水中的固體物質,雜質又有較好的機會接觸斜板板面,聚集在一起很快沉積下來,使污水處理進一步得到完善.因力污水雜質中含有很大數量的油份。所以使用斜管隔油裝置效果遠遠超過同等規模的隔油池。分離去除污染物後的廢水自流進入調節池,分離的油進入集油罐定期外運處理。

調節池主要起到調節水量與均衡水質的作用,同時調節池底設有穿孔管,通過空氣的攪拌作用,不同時段、不同濃度的廢水在池子中均勻混合,降低水量和水質對後續單元的衝擊。調節池出水進入氣浮裝置,在氣浮裝置前投加PAC、PAM,經絮凝後混合液流入氣浮裝置置中,驟然減壓釋放的無數微細的過飽和氣體與「礬花」及水中懸浮類結合浮上水面形成浮渣,刮渣機定期將浮渣颳去,浮渣順管道排入污泥濃縮池。分離去除污染物後的廢水自流進入UASB反應器。

上流式厭氧污泥床簡稱UASB反應器,它是由荷蘭農業大學的Lettinga教授等研究開發的,它的出現是20世紀70年代厭氧處理技術的重大突破。生物的厭氧發酵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酸化階段、酸性衰退階段及甲烷化階段,固體物質降解為溶解性物質。大分子物質降解為水分子物質。

在UASB厭氧反應器的底部是濃度較高的污泥層,稱污泥床,在污泥床上部是濃度較低的懸浮污泥層,通常把污泥層和懸浮污泥層統稱為反應區,在反應區上部設氣、液、固三相分離器。運行時,污水由污泥床底部進入,與污泥床中的污泥進行混合接觸,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產生沼氣,微小沼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合併逐漸形成較大的氣泡。由於氣泡上升產生較強烈的攪動,在污泥床上部形成懸浮污泥層。污水經泵提升至該反應器後,污水由池底向上流動,經細菌形成的污泥層時,污泥層對懸浮物、有機物進行截留吸附、生物學絮凝、生物降解作用,使污水在降解COD的同時也得以澄清。

UASB厭氧反應器的基本功能分區組成及其作用:(1)進配水區:該區的主要功能是污水在過水斷面布水均勻,避免產生涌流及死水區,並在升流過程中,起混合作用。(2)反應區:該區由生物顆粒污泥床及絮狀污泥組成,是截留、吸附、降解有機物的關鍵部位。(3)三相分離器:它的主要功能是進行固體(反應器中的污泥)、氣體(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和液體(被處理的污水)等三相加以分離,將沼氣引入集氣室將固體顆粒導入反應區,將處理後污水引入排水渠。在三種分離功能中,核心的問題是完成固液分離,將上浮的污泥固體截留下來,返回反應區,同時改善水質。(4)排水系統:其作用是把沉澱區處理過的水均勻的收集並排出反應器外,通常由出水槽引出。(5)氣室:又稱集氣罩,主要是收集生物氣(沼氣)。(6)排氣系統裝置:水封系統的功能是控制三相分離器的集氣罩中氣液兩相界面的高度,是保證集氣罩出氣管在反應器運行過程中不被淹沒、運行穩定並將沼氣及時排出反應室,以及防止浮渣堵塞等問題的關鍵;氣體收集裝置能夠有效的收集產生的沼氣,同時保持正常的氣液界面。沼氣經水封罐收集後,可直接外排。

由於UASB設計採用中溫消化,UASB厭氧反應器中溫消化後SS含量有所提高,因此在UASB厭氧反應器後設置一座中沉池,去除水中部分SS,沉澱下來的的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

中沉池出水進入活性污泥池,活性污泥池設計採用推流式,推流式活性污泥系統多採用矩形廊道式曝氣池,污水和迴流污泥從池首進入,混合液以活塞流的流態逐漸向池尾流動,從池末端出水堰流出,進入二沉池,在二沉池中完成混水分離後處理後排放,沉澱污泥迴流到曝氣池,進入下一個循環。

沉澱池和氣浮池產生的污泥含水率很高,在污泥池中進行污泥濃縮,減少污泥體積。上清液排到調節池中,濃縮後的污泥經泵輸送到壓濾機,脫水後外運用農肥。

4、廢水處理工藝流程示意圖

5、污泥處理工藝方案的選擇

1)污泥性質分析

本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主要為沉澱池池的污泥和氣浮池浮渣。

2)污泥處理工藝方案的比較

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的產物,是整個污水處理站的重要組成部分,處理目的在於降低污泥含水率,減少污泥體積,達到性質穩定,並為進一步處置創造條件。

3)污泥處理總體流程選擇

污泥處理的一般流程為:濃縮消化脫水干化處置。

考慮到若採用消化處理,需增加消化池、加熱系統、攪拌、沼氣處理等一系列構築物及設備,投資增加,經濟效益差。因此本設計不考慮污泥的消化處理。

4)污泥脫水方式的選擇

目前國內污泥脫水裝置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2真空過濾

真空過濾脫水機可以連續處理,自動控制,但其附屬設備多,過濾濾布需定期反衝清洗,操作工序複雜,濾布亦容易堵塞,脫水後污泥含水率高,一般僅用於消化污泥脫水,故本工程不宜採用。

2板框壓濾

板框壓濾脫水效果好,經脫水後污泥含水率較低,只能間歇操作。板框壓濾設備費用高,運行管理複雜。

2污泥干化池

嚴格來說,污泥干化池應叫作污泥過濾場,因本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污泥粘度大,與水不容易分離。另污泥干化池佔地面積大,泥水分離效率較低,污泥清理不方便,故在本工藝設計中不予採納。

2帶式壓濾

帶式壓濾機是目前較為廣泛使用的污水脫水設備,污泥處理具有效果穩定等特點。

2離心脫水機可連續封閉運行,比較衛生,但是單機電機功率大。

5)污泥處理與處置方案的確定

綜合上述分析,本工程污泥脫水採用污泥濃縮池濃縮和帶式壓濾機脫水相結合的方案。沉澱池和氣浮池浮渣全部排入污泥池濃縮,上清液迴流至調節池,濃縮後的污泥由污泥泵提送至帶式壓濾機脫水,脫水後污泥含水率為75%左右,干化污泥外運;濾液迴流至調節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博e購 的精彩文章:

壓力容器的分類方法匯總
除鹽水設備特點及工藝流程
為您解析廢酸處理技術
製藥純化水設備新舊工藝流程比較
造紙廢水處理工藝的研究

TAG:水博e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