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痛悼!一位教師出差途中因車禍逝世,無數學生和同行為他哭紅眼睛!是什麼讓他感動了這麼多人?| 特別關注

痛悼!一位教師出差途中因車禍逝世,無數學生和同行為他哭紅眼睛!是什麼讓他感動了這麼多人?| 特別關注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我堅信,一個基因可以為一個國家帶來希望,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鍾揚





這幾天,一位教師的離去,引來無數的痛悼與追思!




他叫鍾揚,是著名的植物學家,也是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從教30餘年,援藏16年,採集4000萬顆植物種子,突破紅樹林種植北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他從事的植物學、生物信息學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他帶領團隊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很多被存放在國家和上海種質庫的冰庫里,可以存放100年至400年不等。




2017年9月25日,鍾揚教授在去內蒙古出差的途中,遭遇了車禍,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3歲。如同一顆種子回歸大地。




「不希望是真的!」鍾揚教授突然逝世的消息一傳開,無數人為他流淚,並回憶與他相識交往、受他指點感染的點點滴滴。心愛的老師突然離去,眾多學生不忍相信,前往他的辦公室緬懷,很多人哭出了聲音。整個高教圈流傳開紀念他的文章,人們轉發著他生前的拍攝的視頻,一片哀思!




這位老師究竟有怎樣的人生履歷。為什麼他的離去,讓無數學生與同仁如此悲痛?讓無數人為他落淚?


 


身為同行,老師們,我們可以向他學習些什麼?


 

中教君帶著滿心的悲痛,為您講述。




讓我們先從這段5分鐘的短視頻,了解他的執著—— 




 

《播種未來》(強烈推薦)



(2013年拍攝的鐘揚教授事迹微電影《播種未來》)


 


本可以安逸地生活,


他為什麼要去援藏?


 

鍾揚是位履歷不凡的老師:


 


15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曾經留學日本、任職中科院、到美國高校開展合作研究,2000年加盟復旦大學……


 


本可以安逸的生活,但他卻對地球

「第三極」產生了濃厚興趣。2001年起,他只身前往青藏高原,尋訪植物標本,探尋生物進化的軌跡,從此與西藏結下不解之緣。




本來可以安逸地生活,為什麼要去援藏?





因為,援藏不僅是奉獻,也是學習!


 


去西藏,與其說是支援,不如說是學習。

因為對研究生物學的人來說,西藏就是世界的第三極,是我們最重要的財富。」鍾揚說。


 


他每年待在西藏超過

150天,除去參加學術交流等活動,鍾揚把大多數的時間都奉獻給了這片土地。


 


鍾揚待在西藏,並不僅僅是奉獻自我,

他還認真去學習藏語、了解藏族的文化。

他曾說,

「很多人30多歲就不學習了,反而逼著自己的孩子學這學那。

我要一直保持熱愛學習狀態

,沒人規定援藏幹部要學藏語,但是可以用藏語是表達尊重的最好方式。現在我已經能聽懂四分之一了!」






 



因為,西藏不僅需要自然學家,還需要教育工作者!


 


「在漫長的科考途中,我深深地覺得,這片神奇的土地,

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位生物學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

」鍾揚教授說,如果想可持續地促進西藏地區的生物學發展,就

一定需要培養人才,為西藏打造一支科研「地方隊」


 


鍾揚教授曾說:

「我想帶出一批博士生團隊,探索一種高端人才培養的支教模式,幫助西藏形成人才培養的造血機制。100年後我肯定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但我的學生們還在,他們早晚有一天會發現那顆改變我們國家命運的種子。」


 


對鍾揚來說,

進藏不僅是

「人在」,更是「心在」。

「剛到西藏的時候,我用了整整5年來克服高原反應。後來體檢時發現高原環境還是對心肺功能造成了損傷。」他曾說。


 


但是,不管身體有怎樣的不適,他都不會退縮,因為他深信,

「科學研究本身就是對人類的挑戰。」


 


「援藏,不僅是奉獻,更是與當地師生一起,探尋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鍾揚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作為老師,


為什麼

能得到每一位學生的真心?


鍾揚常說,

「教師是我最在意的身份」

,他把自己的每個學生都看成一顆寶貴的種子。




中教君聽說,鍾揚老師是一個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不僅是富有敬業精神,而且對學生、對同事都懷著赤誠的愛。


 



因為,他愛著每一個孩子,甚至每個學生都吃過他做的飯!


 


十幾年來,鍾揚堅持身體力行帶學生到野外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在阿里地區的一次野外考察中,一名學生因缺氧昏倒,鍾揚協助為他吸氧。半夜裡,連續幾天極度勞累的鐘揚也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


 


學生掙扎著拔掉氧氣管,往他鼻孔里插,鍾揚一把抓住學生的手,笑著說:

「別動,都這麼大的人了,怎麼這麼不講衛生,快點插回去!」鍾揚以自己的幽默方式照顧自己的學生。在高原反應下,只為讓自己的學生可以更舒服一些。


 


那一夜,沒有人知道鍾老師是怎麼熬過去的,但是等到朝陽升起,他又有說有笑地與學生們踏上了征程。


 


所有的學生都吃過他做的飯,一半以上的學生在他宿舍里住過。

多少個野外考察的清晨,都是鍾老師凍得嘴唇發紫、忍著身體不適,趕早起來為大家生火做飯。


 


曾經,他將一名患肌無力的學生毅然收為自己的博士生。這名學生在畢業論文答辯完成後說:

「我今天很激動,特別要對鍾老師說一聲謝謝!他的胸懷,像青藏高原一樣遼闊,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堅強與拼搏,看到了對生活和事業的摯愛。我期望有一天,也能到青藏高原去!」





 



因為,寧可自己工作累一點,他也要儘可能方便學生!


 


作為研究生院的院長,他推動設立了研究生服務中心,全天服務

12小時,一年365天無休,最大限度地方便研究生辦事。他還推動創立了研究生論文指導中心、研究生FIST課程等重要項目,想方設法滿足研究生的學術發展需求。


 


「寧可我們工作累一點,也要儘力方便學生」,鍾揚說。


 


鍾揚的同事和學生給他總結了兩個特點

——「快速切換」和「斷點續傳」。鍾揚說自己的睡眠很好,在計程車上5分鐘就可以睡一覺,他睡眠效率之高有個小故事:有一次他批評研究生做的論文,那個學生就一直低著頭,鍾老師講了5分鐘突然沒聲音了,學生一抬頭才驚訝地發現老師已經站著睡著了。


 


他的心裡始終將學生放在第一位。身兼復旦大學、西藏大學兩校博士生導師的他,指導了藏族第一位植物學博士和哈薩克族第一位植物學博士。


 


他認為,西藏的學生熟悉當地生物分布,如果受到良好科研訓練,完全能做出成果。





上千種植物、4000萬顆種子,


他究竟想給未來留下什麼? 



上千種植物、4000萬顆種子,為什麼他要收集這些種子?




因為「國家需要、人類需要」,因為他要送給未來一份禮物。


 


保護和研究西藏地區的植物資源,盤點

「家底」是基礎性工作,這不僅需要野外考察,還必須收集種子。






 



因為,

保護和研究植物資源,盤點「家底」是基礎性工作


 


保護和研究西藏地區的植物資源,盤點

「家底」是基礎性工作,這不僅需要野外考察,還必須收集種子。




每個樣本都要收集

5000顆種子,因此僅是野外考察,要收集一個樣本就要在高原上至少走50公里路。然而鍾揚樂在其中,不辭辛勞。


 


十幾年來,從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從阿里無人區到滾滾流淌的雅魯藏布江邊,到處都留下了鍾揚忙碌的身影。

在艱險的盤山路上,他多次看到過往的車輛衝出路基,掉下懸崖;沒有水,就不洗臉;沒有旅店,就裹著大衣睡在車上;大雨、冰雹從天而降,就躲在山窩子里

……

藏族同事給他起了個特別的名字:鍾大膽。


 


一次,鍾揚發現了一種和平原上的毛桃完全不同的西藏毛桃。為了收集樣本,他在高原上想辦法釆摘了兩麻袋毛桃。把桃核剝出來是件麻煩事,如果用機器軋,會損壞毛桃種子的完好度。鍾揚發動課題組人員到他的辦公室,動用牙齒的力量,花了

3天時間,終於把5000顆酸澀而堅硬的毛桃啃成了核。


 



因為,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2010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的種子殿堂令人震撼不已,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其中40%的種子都是鍾揚提供的。鍾揚和他的團隊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很多被存放在國家和上海種質庫的冰庫里,可以存放100至400年不等。


 


鍾揚說:

「這些種子可能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後才能發揮作用、造福人類。生物學就是這樣一門學科,我們所做的可能是一天到晚採種子,眼前沒有任何經濟效益。但因為國家需要、人類需要這些種子,

我們這些做基礎性研究的人,心裡想的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鍾揚樂觀和認真的態度,讓每個人都為之動容。但是,高原生活遇到的種種困難只有鍾揚自己知曉。十幾年不知多少次進出青藏高原,在海拔數千米的高山上連續奔波探查,長期的高原生活和過高的工作強度,使個子高大的鐘揚心臟肥大、血管脆弱,每分鐘心跳次數只有

44下。


 


任何生命都有其結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懼,因為我的學生會將科學探索之路延續,而我們採集的種子,也許會在幾百年後的某一天生根發芽,到那時,不知會完成多少人的夢想。」

這是鍾揚生前的告白。他把一生獻給教育事業和科學事業,在祖國大地燃燒出生命的亮度與熱度


 


他雖然不在了,但

他留下的那些種子,終將會孕育出無數新的生命。




向鍾揚老師致敬!




向每一個為夢想而活的人致敬!







本文編輯

| 郭可暢


參考文章

|


中國教育報《留下

4000萬顆造福蒼生的種子——著名植物學家、復旦大學教授鍾揚生命回放》


復旦大學《他如同一顆種子回歸大地,踏遍的山野叢林濕地雪域將長出廣袤無際的新綠


復旦雜誌《【我們身邊的共產黨員】世界屋脊的

「青松」——記生命科學院鍾揚教授與西藏的不解情緣》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就給小編點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聰明的父母,寧願相信孩子大器晚成 | 育兒
厲害了!教育部曬出5年教育成績單!快看哪個數字,和你息息相關 | 特別關注
72歲老人自學高數,蹲守高校食堂求教大學生!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 深呼吸
小長假要到了,為了孩子的安全,這件事家長千萬要注意!否則追悔莫及!| 特別關注
權威!統編語文教材怎麼教?這裡有一份最詳盡的說明! | 特別關注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