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愛吃螃蟹的人,都愛吃蟹粉

不愛吃螃蟹的人,都愛吃蟹粉

GIF/255K

大抵懶人是做不了成功的吃貨。飛躍幾個時差只為一碗馬賽魚湯,跨過赤道顛倒冬夏捉一隻澳龍,等待第一聲春雷後的竹筍,橡樹林里尋找地底的松露……是美食家畢生的追求。

GIF/1277K

圖片來自網路

而「人生尤恨鰣魚多刺」的我們,總是偏愛咀嚼都不用的魚滑。所以,雖已到了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的季節,吃蟹的心還是敗給了懶惰的手

?

圖片來自網路

明朝時江南的吃貨為吃蟹製作了一套精巧的工具,錘、鐓、鉗、鏟、匙、叉、刮、針8種(稱為「蟹八件」),就是把螃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圓頭的剪刀截下鰲和腳,再用腰圓錘對準蟹殼輕輕敲打一圈,長柄斧劈開背殼和肚臍,最後拿鑷子、長柄叉、刮片和針,或剔或挑或叉或刮,取出金黃油亮的蟹黃、乳白膠黏的蟹膏、雪白甜嫩的蟹肉,優雅地掏空一隻螃蟹的身體。

GIF/1541K

清朝人吃蟹已登峰造極?

相傳鼎盛時期最隆重的一套吃蟹工具能多達六十四件。聽起來就不是我們這種懶人可以駕馭的精巧。總想著最好是能把這些累人的前序工作轉移出去,張嘴就是滿滿一口的膏鮮肉甜。

圖片來自網路

蟹粉的出現可謂是吃螃蟹界的福音。螃蟹蒸熟、拆出蟹肉、蟹黃、蟹膏混合,佐以配料煮成,蟹粉小籠、蟹粉豆腐、蟹粉蛋、蟹粉扒時蔬……蟹粉能做的美味可以說不勝枚舉。

早在東漢末年(約公元200年)人們就已經開始食用「蟹粉」,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天官-庖人》做註:「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蟹胥」。意思是說周代人在祭祀時,會以「蟹胥」作為祭品。而蟹胥,就是螃蟹做成的醬,類似蟹粉或禿黃油

圖片來自網路

螃蟹現蒸現拆,只取蟹膏、蟹黃,用豬油低溫翻炒,加入薑末和紫蘇末爆香,再加黃酒燜透,高湯調味就是「禿黃油」。「禿」字蘇州話里的「忒」,特別純粹的意思,大意是說純粹的蟹膏與蟹黃。

圖片來自網路

吃的時候來一碗米飯,舀一勺顏色金黃的禿黃油,攪一攪整碗飯都是油汪汪黃燦燦的。講究的吃法,還會用白菊花水泡米,在米飯將熟時倒入小朵黃菊的溫水,配飯旁再放一點紫蘇和泡姜,一為風雅二為解膩

或者是一碗細細的陽春麵煮熟,加一勺禿黃油,再配一點點蝦子醬油,再平常的面都能變成絕頂的美味。

圖片來自微博

最初蟹粉是「存蟹防飢」之法,以便讓人們在當季過後仍能享用到反季節的蟹味,豬油則能起到一定的隔絕和密閉的作用。而只取蟹膏、蟹黃的禿黃油,已稱得上奢侈——「3斤螃蟹拆不出1兩,1噸螃蟹最後拆出來的膏和黃也就100斤,還得是強壯的螃蟹才有健康的膏、黃。」

圖片來自網路

關於禿黃油為何這麼金貴還有一個說法,古時青樓女子為留住恩客,不光要艷絕天下、精通詩歌曲賦,還得做一手好菜。姑娘們為表心意就做出了這道蟹肉都不要,只用蟹膏和蟹黃的「禿黃油」。果然剝螃蟹、炒蟹粉才是「愛」意最真誠的表達吧!

圖片來自網路

於是夜深人靜、獨自憑欄的時分,總會哀嘆自問:「此生當真找不到一個為我炒蟹粉之人?

答曰:「找不找得到你自己心裡沒點數么?

……

還是自己來炒吧。

GIF/1304K

能給你剔蟹肉、炒蟹粉的不會是帥哥

禿黃油

圖片來自網路

?熬蟹油

1.取一鍋,倒入食用油燒熱,放入蟹碎殼、蟹腳

2.開小火熬0.5小時~1小時,將蟹的鮮味用油熬制出來

3.關火放置一晚,次日過渣即可

?煎豬油

1.取適量肥肉,小火慢熬

2.待肥肉明顯變小變干,撈出油渣

3.放入蔥姜炸香後過渣

? 熬禿黃油

1.取一鍋倒入豬油,開小火油溫加熱至有五成熱,放入薑片炸香後撈出

2.放入拆好的蟹黃(也有比例為膏四黃六,口感略不同)

3.輕輕攪動,不要搗碎蟹黃

4.開小火熬6分鐘左右,將蟹油分三次倒入

5.沿鍋邊倒入料酒、加一點點鹽

6.蟹黃香味一出,關火

7.放置室溫,用密封罐保存

?拌飯吃的時候,加一點香醋、薑絲、胡椒粉,會更美味哦~

不要忘記我們的徵集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鸚鵡廚房 的精彩文章:

馬來西亞大廚首秀,用七年堅持沉澱出娘惹雞卷佐土豆泥空心菜
10道特色魯菜,只有到了超級大的飯店才能看到!
喜聞樂見的秋季必備小零食!
轉發這條錦鯉,所有你想吃的魚明天就能吃到
Rapper們平時吃得究竟有多不健康?

TAG:鸚鵡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