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國盛:科學不僅是「用」的,更是一種追求理性的精神

吳國盛:科學不僅是「用」的,更是一種追求理性的精神

前不久,清華大學人文學院設立科學史系、籌備建設清華科學博物館,一時間吸引了學界和媒體的目光。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成立大會現場)

與此同時,社會上各種好奇和疑問也紛紛而來:什麼是科學史?科學史究竟屬於自然科學還是哲學社會科學?科學史專業可以培養什麼人才?什麼是科學博物館,它與科技館有什麼區別?等等。

為解各位學者、科學發燒友之渴,思享者近日邀請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史系首任系主任、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建設主要負責人吳國盛教授與大家詳談科學史與科學博物館。

人 物:吳國盛,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科學史系創系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科技史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科技史學會科技史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著有《什麼是科學》《希臘空間概念》《技術哲學講演錄》《時間的觀念》《吳國盛科學人文系列》等作品。

(吳國盛教授)

思享者:什麼是科學史專業?

吳國盛:科學史是一個文理綜合專業。就其研究內容而言,屬於自然科學;就其學科性質而言,屬於歷史學。出於學術管理的方便,有的國家將之歸入理科,有的歸入文科。總的來講,歸入史學的居多。在我國學科目錄里,科學技術史屬於理學一級學科。科學史與傳統史學相比,除了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比較特殊外,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並無根本不同。

科學技術史是在科學技術本身有了一定發展水平,需要開展自我反思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學界一般把美國科學史家喬治·薩頓看成是科學史學科之父。他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創辦了科學史雜誌《愛西斯》和科學史學會,在哈佛大學持續開課40年,培養了許多科學史後備人才。

科學史學科在近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科學的實證史、思想史、社會史三大主要研究方向。實證史主要關注硬事實的積累以及年代排列,更多像大事年表。思想史關注科學概念的內在演變,有相當的哲學史味道。社會史是20世紀的新潮,研究科學共同體、科學與社會的相互關聯和互動,一時成為顯學。

思享者:一些人認為,科學的東西不同於文物、古董,當然是越新越好。既然這樣,我們只需掌握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就好,為何還要了解科學史?

吳國盛:作為東西當然是越新越好用,但是,科學又不是單純拿來「用」的,其本身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左右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因此,對它的理解、反思就成了人類自我確認、自我反思的主題之一,而理解和反思的一個主要形式就是研究歷史。在這方面,科學史和其它任何類型的歷史一樣。歷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歷史的東西從來就是現實的東西,也是未來的東西。

科學史就其實用功能而言,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為科學前沿服務、為科學教育服務、為制定科技政策服務等。當然,最重要的是,它有助於提升一個民族對科學的理解水平。目前,我國社會還存在著一些對科學的誤解和誤讀。比如,簡單地將科學與技術等同,認為科學僅僅是工具,而沒有將科學理解為一種文化,一種追求理性的精神。這與我們的科學史研究相對落後有關。而這種誤解誤讀,將會制約我們科學技術的發展,妨礙我國科學發展由跟跑者向領跑者的角色轉換。

思享者:當今自然科學專業分化細之又細,跨專業研究正在成為主流,不同專業教育都致力於培養出尖端人才,請問科學史專業致力於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吳國盛:專業精英人才不能僅僅通過專業教育獲得。科學史作為一個專業,它當然也有自己的專業門檻和專業技能,以及專業人才。但是,作為一門文理交叉學科,科學史比其它專業更依賴跨專業的知識背景。19世紀是科學分科化、職業化、技術化、力量化的世紀,科學的分科化帶來了強大的力量,也帶來了較為嚴重的知識分裂。克服這種愈演愈烈的知識分科化傾向,是科學史學科早期研究者的基本哲學動機,他們試圖通過科學史研究在科學與人文之間架設橋樑。作為獨立學科的科學史,首先應該是通史而不是專科史,唯有「科學通史」才有可能達成橋樑的功能。可以說,科學史從一開始就扮演著推動通識教育的角色,因此,科學史所要培養的當然也是通識性人才。

思享者: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很可能成為我國第一家科學博物館,目前有哪些建設計劃?

吳國盛: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計劃於2021年建成開放,作為清華建校110周年的獻禮項目。目前,基礎建設和內容建設正在齊頭並進地開展,我們科學史系是內容建設的負責方。目前,大家熟悉的科技館,總的來說屬於國際上所謂的「科學中心」模式,不是「科學博物館」模式,因為缺乏科技遺產的收藏。我們的科學博物館將進行大規模的科學技術遺產收藏,並且在收藏品基礎上進行布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也可以說是國內第一家綜合類的科學博物館。

思享者:許多著名博物館能夠吸引世界各地參觀者,主要是因為其彰顯著該地區深厚的文化積澱。請問我國建設科學博物館,應著重展現怎樣的文化?這種文化又將表現出怎樣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吳國盛:一方面,當然要著重展示科學所具有的超越國界的科學文化,比如理性求真的精神;另一方面,則要展示科學在我國的發展歷程。近代以來,我國學習引進西方科學技術的過程,可以說也是救亡圖存的過程。中華民族歷來不缺乏聰慧的大腦,我國早期從事科研事業的學者,許多人都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希望藉助科學技術幫助國家和民族走出貧困落後、被動挨打的局面。他們常常在實驗儀器陳舊、經費短缺的條件下,甚至是在戰火中堅持科學研究,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科研成果。我想,這種將聰明才智融入家國情懷,不畏艱苦搞科研的擔當精神,也是我國科學博物館應著力弘揚的。(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享者工作室 趙淵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的精彩文章:

時尚雄安,描畫城市未來的模樣
秋色亦可勝春光
第二屆敦煌文博會上,外賓發言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能與中國做鄰居是我們的福氣」
「一帶一路」跨境聯合採訪,外媒大呼「超贊!」

TAG: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