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和丘吉爾竟曾陰謀刺殺蔣介石 沒想到竟是日本人間接救了他
國家與國家之間永遠只有共同的利益,永遠都是利用與利用的關係。
在二戰期間,中國、美國、英國,甚至蘇聯都是反法西斯的同盟國,按理說應該是攜手並肩的兄弟關係,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竟然曾密謀派人刺殺當時的中國最高領袖蔣介石。
這並不是筆者危言聳聽,而是當時參與這次驚天刺殺計劃的成員,在二戰勝利幾十年後自己披露出來的。
正如一般的謀殺案一般,殺人犯都得有殺人動機。那麼羅斯福和丘吉爾有什麼動機要殺蔣介石呢?
首先咱們來看羅斯福的殺人動機:
羅斯福總統派往重慶的最高軍事代表叫史迪威,在開羅會議完畢後,他留在了埃及回報工作,開口就是滿口的牢騷:「總統閣下,你一定想不到蔣介石這人有多糟糕。他巴不得你調幾十萬美軍到中國戰場與日軍拼個你死我活,他好保持自己的軍力,用以對付中共及其武裝……兩個月前,我計劃率中國駐印陸軍4個師反攻緬甸,打過野人山。蔣介石卻拒絕讓全副美式裝備的13個嫡系師從滇西進入緬甸配合作戰。」
而且羅斯福還收到了在重慶的美國軍方代表的消息,稱蔣介石對抗日已經三心二意,美國方面還截獲了幾次重慶方面發往南京日軍總部的電報。
也就是說羅斯福的殺人動機就是覺得蔣介石抗日不夠堅決,還和日本眉來眼去,還重用親日派的何應欽等。
而丘吉爾的殺人動機則更多,這既有國家層面的,也有私人恩怨。
國家層面的是第一:當時的中國因為抗日,已經建立了一支堪稱在亞洲數一數二的陸軍力量,一旦日本被打敗,這將成為在亞洲有眾多殖民地的英國的嚴重威脅。
第二,早在滿清時期,英國就妄圖染指中國的西藏,一心想策動藏人獨立,擺脫國民黨中央政府,好從中牟利,這到了丘吉爾的任期,英國人一直對此不死心。
第三:蔣介石為了爭取更廣泛的抗日力量,所以一直支持印度的獨立自治力量,甚至多次公開的督促英國答應印度獨立的要求,這嚴重損害了英國的利益。
私人恩怨則很簡單,就在開羅會議召開的半年前,宋美齡曾成功的出訪了美國,卻以身體不適為借口,拒絕了丘吉爾的邀請,這也讓丘吉爾惱羞成怒。
羅斯福和丘吉爾一拍即合,隨即便命令兩國在重慶的力量密謀刺殺蔣介石的行動。美國方面的代表除了史迪威外,還有他的助手多恩,美軍14航空隊的情報處長莫瑞特上校和他的助手金斯利中尉。英國方面是英國駐華使館副武官查爾斯。
他們的計劃是這樣子的,多恩說出了這次刺殺計劃的大概計劃:「根據可靠情報,蔣介石夫婦已定於3月中旬應邀訪問印度。蔣介石還要去蘭姆加爾基地為衛立煌、孫立人等中國遠征軍將領授勛。我們動手的方案是當蔣介石的座機飛到喜馬拉雅山上空時,飛機發動機突然發生故障,機上所有乘客將不得不棄機跳傘,而所有的降落傘都將失靈,結果是機毀人亡,同歸西天。第二天各國的報紙都將刊登『蔣介石死於空難』的驚人消息。人們肯定不會懷疑是我們策劃的。因為我們美國一直支持蔣介石。人們倒會懷疑這是日本人乾的……」
當時重慶、成都、昆明、蘭姆加爾都有美國的飛行基地和雷達站,擁有好幾千地勤人員。蔣介石的座機也常請美國的機械師維修檢查,他們要動點手腳,完全是小菜一碟。
當然了,軍統的戴笠也不是吃素的,他的手下發掘了美國人和英國人的多次秘密接觸,便及時提醒蔣介石要小心,以防這些人有什麼陰謀。
可是蔣介石卻不相信美國人和英國人這倆反法西斯盟友會對他不利,沒有理會戴笠的提醒。
也是蔣介石當時命不該絕,蔣介石是打算出訪印度,可是這個時候豫湘桂大會戰正在緊要關頭,他一時脫不開身。後來,軍事重鎮衡陽失守,桂林、柳州又被日軍主力圍攻,戰事更加不利。蔣介石只好取消了出訪計劃,美國人的謀殺計劃自然也隨之流產。
也就是說豫湘桂大會戰的慘敗竟然救了蔣介石。
1944年史迪威被羅斯福解除了職務召回了美國,可是多恩卻在1949年蔣介石撤往台灣後成為了美國駐台灣的軍事顧問團長。他和蔣介石共事了十多年,一直相處融洽,蔣介石完全不知道這個多恩竟曾密謀刺殺他。直到多恩被召回國後,才在他的回憶錄《和史迪威從緬甸出走》一書中,將這驚人的刺殺計劃披露出來,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才被外界所熟知。


※台兒庄血戰前,張自忠為了什麼事情,把全軍將士的屁股都扒光了
※這裡不是京城皇宮 卻有兩位大清皇帝駕崩於此
※清朝宮廷劇常以流放寧古塔收尾,寧古塔何以成為最不吉祥的符咒
※邊區司令指使人槍殺副司令後成八路軍投日的最高將領,落網後被斃
※8341部隊的番號是驚人巧合還是天意?張耀祠的一句話點破真相
TAG:韓阿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