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比下圍棋更複雜的萬億醫療市場,AI 距離落地有多遠?

比下圍棋更複雜的萬億醫療市場,AI 距離落地有多遠?

比下圍棋更複雜的萬億醫療市場,AI 距離落地有多遠?


摘要:AI 醫療尚處發展早期,每一個投身其中者,都還有機會。

AI(人工智慧)很火。

2016 年,Google AlphaGo 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後不久,依圖科技創始人朱瓏在一次演講中開玩笑:

「AlphaGo 之後,我們從 3 月份開始融資,4 月份(估值)可以加一億美金,5 月份可以再加一億美金,6 月份可以再加一億美金上去。」

朱瓏和好友林晨曦 2012 年創立依圖科技,從事 AI 創新性研究。依圖科技的 A、B、C 三輪融資依次發生於 2015~2017 年,後兩輪融資額水漲船高,是業界對 AI 熱情高漲的映射。

在 AI 創業的眾多領域中,AI 醫療有著巨大的市場想像空間。有預測稱,到 2025 年,AI 應用市場總值將達 1270 億美元,其中 AI 醫療占 1/5。但 AI 醫療尚處發展早期,市場上沒有成熟先例可循,將要或已經進入 AI 醫療領域的人,都有許多疑問和困惑。

今年 5 月,依圖科技宣布完成 3.8 億人民幣 C 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醫療領域 AI 核心技術的研發、醫療行業臨床應用的拓展,以及人工智慧醫療團隊的建設。依圖加快步伐進軍 AI 醫療。

9 月 25 日,依圖醫療在浙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發布了一款兒童骨齡智能診斷產品。會後,依圖醫療負責人和極客公園記者對談,通過依圖醫療,我們或許能部分了解 AI 醫療的現狀與困惑,以及可能的發展路徑。

比下圍棋更複雜的萬億醫療市場,AI 距離落地有多遠?


AI 醫療落地,不是技術問題?

一種觀點認為,AI 醫療要落地,主要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怎麼說服醫院,讓它把 AI 產品嵌入臨床診療流程。

倪浩,依圖醫療總裁,原阿里雲計算技術專家,認為這個觀點已經過時。

他稱,AI 醫療的發展階段早已過了僅靠一個 Demo 說服醫院的階段,醫院看重的是產品在實際工作流中的表現。醫院會判斷,這家公司是否只是在炒概念。如果得不到醫院認可,也就走不到嵌入臨床流程這一步了。

依圖醫療的兒童骨齡智能診斷產品,基於醫療影像材料,通過對現有資料庫的深度學習,讓系統做出快速診斷供醫生參考。此前醫生的人工閱片,一次要耗時 10~15 分鐘,這款產品將此過程縮短為數秒,診斷結果和醫生人工計算的骨齡值相比,誤差小於半年。

這種表現得到了浙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的認可,院長舒強稱這種 AI 和醫療實踐的結合,能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帶來臨床實在的價值。

但這種認可得來不易。依圖醫療在研發骨齡診斷產品時,方案先後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探討、院領導研究、醫院技術科數據脫敏(保護患者隱私),是一個長時間的溝通流程。產品成型後,還需經過醫院試用檢驗。

在 9 月 25 日的產品發布會上,醫院副院長傅君芬還特意強調,他們和依圖醫療的合作是一個很正規的流程。

比下圍棋更複雜的萬億醫療市場,AI 距離落地有多遠?

比下圍棋更複雜的萬億醫療市場,AI 距離落地有多遠?

(依圖醫療兒童骨齡智能診斷產品示意圖)


憑什麼讓醫院開放數據?

這是做 AI 醫療的人常被問及的另一個問題:如果醫院看不到明顯好處,憑什麼要把數據開放給你?沒有這些數據,AI 醫療的深度學習也就無從說起。

倪浩認為,如果 AI 醫療公司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已經有一些落地項目的先例,並且能找到醫院的痛點,便有可能說服醫院。他不認為醫生們都是保守的,「越是頂級的醫生,越歡迎(AI)這樣的東西。」

在和浙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合作前,依圖醫療已經推出了胸部 CT 智能輔助診斷、小兒常見病智能輔助診斷等產品,並被業內很多人知曉。

不過,要找到醫院的痛點就不容易了。這需要 AI 醫療企業全面了解醫療體系,深入臨床診療流程,發現醫院急需解決的問題。合理的團隊組成也許是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之一。骨齡產品負責人林強在加入依圖醫療前,是一名醫生。

當然,在中國使用醫療數據,還會有其他一些困擾。比如,中國醫療行業信息化程度偏低,造成數據不全、割裂,給對數據的利用造成諸多不便。

但糾結於這一點沒有意義,這是現狀,也是在 AI 醫療公司必須解決的問題。硬幣有兩面,反過來看,倪浩倒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能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也是公司的競爭力之一。

一個好消息是,國家對醫療數據應用的態度並不保守。在 2016 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堅持開放融合、共建共享」是一個基本原則。

比下圍棋更複雜的萬億醫療市場,AI 距離落地有多遠?


競爭剛開始,都還有機會

關於 AI 醫療,我們還有其他疑問。

比如倫理。AI 和醫生的關係怎麼界定?醫生會被 AI 取代嗎?

對於這點,倪浩的態度很堅定。他認為 AI 離不開人,取代不了醫生,取代的只是現在醫生做的一些工作。未來的醫生需要往更高層次去進化,去駕馭手邊的那些 AI。

再比如商業模式。這是國內外都關心,而目前沒有成功實例解答過的問題。

對此,依圖醫療也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倪浩稱向醫院收取軟體和服務費用不會是他們未來的主要商業模式,一門心思想從現有醫療收費體系中「分羹」也是錯誤的想法。


那什麼是對的?

「我們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我們今天沒有完整的答案,我要套用一句互聯網領域常說的』羊毛出在豬身上』,但豬在哪裡,羊毛在哪裡,現在還不知道。只要 AI 對醫療真的有幫助,是一定能賺到錢的。」這是倪浩的回答。

在倪浩的闡述中,他們不滿足於做單個產品,他們有更大的野心。比如,骨齡診斷的本質是兒童發育問題,照此延伸,他們還要往內分泌方向上去做。從篩查診斷到治療,他們要做一個科室里的完整鏈路,進入兒童發育的巨大市場。

AI 醫療,這是一個充滿想像的領域,大家都剛入場,每個人都覺得自己還有機會「長大」。

部分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統一推送聯盟」對國內安卓生態有多重要?
雖然比亞迪2005年就布局無線充電,但可能第一家使用的卻是寶馬
小米 Note3 體驗:不僅僅是一個「大號」小米 6
亞馬遜發布一系列新硬體產品:智能音箱、Fire TV、車載語音助手 ;樂視網更名「新樂視」,進一步「去賈躍亭化」| 極客早知道
打臉卡蘭尼克,Uber 新 CEO 關閉租車業務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