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美觀——古建屋脊上的小獸們
當你在古建築景區遊玩時,
面對著屋脊上大大小小的神獸
是不是傻傻分不清?
提到脊獸,首先離不開廡wǔ殿頂。
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宮殿殿頂多為廡殿頂,其屋頂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前後兩坡相交成為正脊,左右兩坡與前後兩坡相交形成四垂脊,統稱五脊。
重檐廡殿頂,是在廡殿頂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條短垂脊,共九脊。
脊獸是中國古代建築屋脊上所安放的獸件。脊獸按類別分為跑獸、垂獸、「仙人」及鴟chī吻。其中,正脊上安放吻獸或望獸,垂脊上安放垂獸,戧qiàng脊上安放戧獸,另在屋脊邊緣處安放仙人走獸。
古代建築多為木質結構,易燃,
建造者常在檐角放置一些小動物。
既可增添美感,也使之充滿藝術魅力。
這些小動物被叫做仙人走獸、垂脊吻等,
行內也稱為小跑、「走投無路」。
屋脊上位於最前端的是仙人,即騎鳳仙人,又名仙人騎鳳。後面是走獸,通常數量為奇數(單數),9為最高。據《大清會典》記載,這些小獸依次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Suān ní)、狎(xiá)魚、獬豸(xiè zhì) 、鬥牛、行什(háng shí )。
騎鳳仙人
相傳,戰國時期齊國國君齊緡王敗北後被追兵緊逼,逃到江邊,危急中,遇一大鳥。於是,緡王騎上大鳥,渡江而去,化險為夷。
古建上將騎鳳仙人安排在首位,表示騰空飛翔並有祈願吉祥意。其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的第一塊瓦件。
另一種傳說是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關係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但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因此對他說:「你的官已升到頂了,如果再往上爬就會摔下來。」
古代的漢族建築師們根據這個傳說,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會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跑獸
1、龍:代表至高無上的尊貴。龍的角似鹿、鱗似魚、爪似鷹。唐宋兩朝視為祥瑞的象徵,明清將之象徵帝王,同時具有攜水鎮火之意。
2、鳳:雄為鳳,雌稱凰,通稱為鳳凰,是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在舊時還比喻有聖德的人。
3、獅子:獅子作吼,群獸懾服,乃鎮山之王,寓意勇猛威嚴,在寺院中又有護法意,寓示佛法威力無窮。
4、天馬:「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將其形象用於殿脊之上,有種傲視群雄,開拓疆土的氣勢。
5、海馬:海馬亦稱落龍子,象徵忠勇吉祥,智慧與威德通天入海,暢達四方。
6、狻猊(suān ní):能食虎豹,亦是威武百獸的率從。傳說它日行五百里,性好焰火,故香爐上面的龍首形裝飾為狻猊,有護佑平安意。
7、狎魚:是海中的異獸,說它能噴出水柱,寓其興風作雨,滅火防火。
8、獬豸(xiè zhì):俗稱獨角獸。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因善於辨別是非曲直,力大無比,古時的法官曾戴獬豸冠,象徵公正無私,又有壓邪之意。
9、鬥牛:鬥牛為傳說中的虯龍,一說其為鎮水獸,古時曾在發生水患之地。多以牛鎮之,立於殿脊之上意有鎮邪、護宅之功用。
10、行什:在垂脊上是壓尾獸,因排行第十,故得此名。行什是一種帶翅膀猴,背生雙翼,手持金剛寶杵,傳說寶杵具有降魔的功效。頗像傳說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徵。
鴟 (chī )吻
最後一個在脊上的是鴟吻,它是明清時期建築的正脊兩頭安放面朝里的龍首形瓦件,又稱「正吻」。
傳說此獸好吞,故在正脊兩端作張嘴吞脊狀,又稱「吞脊獸」。所謂的「吞脊獸」,便是那有名的「龍之九子」中的「鴟吻」。
根據建築規模和等級不同,仙人之後的神獸的數目有所不同,多為一、三、五、七、九等單數。數目越多,表示級別越高。
故宮太和殿用了十個,天下無二;乾清宮地位僅次於太和殿,用九個;坤寧宮原是皇后的寢宮,用七個;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用五個;某些配殿,用三個甚至一個。
太和殿用了十個,最後一個是行什。除了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外,也意味著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


※星系碰撞後產生的迷人眼睛
※月球為何如此詭異:揭秘月球背負的9大謎團
※為什麼我們的眼睛會有不同的顏色
※人類真的具有超能力感應嗎?
※玩手機=喝咖啡?讓你總也睡不著的藍光
TAG:十萬個你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