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

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

故事要從明成化皇帝開始說起,成化皇帝朱見深是個孤苦無依的孩子,未滿兩歲父親被出征被俘,皇帝成了自己的叔叔。他在深宮之中無依無靠,危險無處不在,他的叔叔隨時會為了皇位而除掉他。從兩歲起,孤獨寂寞和恐懼就不斷得纏繞著這個孩子,對他而言,童年是灰色的。而在這灰暗的童年生活中,唯一可以給他帶來安慰的就是宮女萬氏。

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

宮女萬氏比他整整大了十七歲,正是這個像母親一樣的女子,一直陪伴著他,安慰他,照料他的生活,在他幼小的心靈中,這個日夜守護在他身邊的人,才是他可以信賴的依靠。當年朱見深太子之位被廢,樹倒猢猻散,身邊的人紛紛收拾行李離開,只有那位姓萬的宮女,自始至終守在他身邊。

正是這悲慘的童年經歷,讓朱見深對親情有著極深的渴望,他一生的摯愛正是那個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萬貞兒。而雞缸杯正是朱見深為了取悅年長他17歲的萬貴妃著意燒造的。據考證,雞缸杯的圖案來源於宋代的《子母雞圖》,表現了皇帝紀念年少時萬貴妃照撫他的歲月,寄望家庭和睦、宜子多壽的情懷。此間情誼萬千,足見皇帝對萬貴妃的重視。

成化鬥彩瓷造型典雅輕盈,繽紛的色彩裝點在明麗的青花基調上,瑰麗秀美,別具一格,形成了清新儒雅的瓷藝風格,給人以妙趣橫生、賞心悅目的藝術美感。人們最熟悉的雞「缸」杯就屬成化鬥彩瓷,其造型侈口卧足,杯形曲線柔韌,杯體精巧,輕薄通透,胎質潔白細膩,白釉純凈瑩潤。畫面以群雞和花石崗為元素,組成一幅初春的景象。畫面情趣盎然,色彩宜人,一展精雅靈巧清麗雋秀的庭院風韻。

官窯瓷器紋飾的設計一般出至宮廷畫師之手,並得到皇帝的首肯。成化憲宗皇帝朱見深繪畫造詣頗高,他熱衷於宋代書畫,在欣賞宋代畫作《子母雞圖》時,在畫上題了一首七言詩。雞「缸」杯紋飾的設計,也許就和這次賞畫題詩有關。

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

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

「鬥彩」雞「缸」杯的定名

「鬥彩」和「雞缸杯」的名稱,未見於明代的文獻中。記載明代瓷業信息的《博物要覽》、《敝帚軒剩語》、《長物志》《清秘藏》等文史都把成化「鬥彩」記載為「成化五彩」或「青花間裝五色」,更不見記載「雞缸杯」名稱的蹤影。

關於瓷器,世有「明看成化」之說,成化官窯的器形與紋飾豐富多彩,美輪美奐。器形有各式各樣,僅已發現的酒杯就有卧足雞缸杯、馬蹄型雞缸杯、高足雞缸酒杯、馬蹄型雞缸高足酒杯、盤口型雞缸高足酒杯等不下十餘種。已發現的紋飾也有數十種,有青花間裝五色的雲龍紋、龍鳳紋、仕女紋、嬰戲紋、葡萄紋、花卉紋、麒麟紋等,還有各種色釉、紋式的薄胎瓷器及供御用的晶瑩剔透內壁內繪精細紋飾的半脫胎瓷器、精巧細美的金彩間裝五色瓷、富貴奢華地用金彩施紋精繪在杯、盞、碟、盤、罐、瓶等各種器皿上的日常瓷器。成化瓷的各種色釉瓷也不勝枚舉。

由於成化御用及官窯瓷其精巧瑰麗的形態,別有一番高貴典雅的氣質。今人把明代文史記載中對成窯酒杯的溢美之詞,都放在雞缸(崗)杯身上,這也許是雞缸(崗)杯反映了民間生活的文化藝術及精巧的形態,贏得了後人的追崇與喜愛。

民間文博愛好者對「雞缸杯」的新奇見解

世稱雞「缸」杯,顧名思義,是雞紋、「缸」形杯。細細審視雞「缸」杯器形紋飾,其形態是坦口外撇卧足,這樣的器形稱為「缸形」,不夠貼切;紋飾用「雞紋」二字,卻遺漏了杯身顯著的花石崗紋飾。石崗是宋代園林和繪畫的主題之一,著名的「花石綱」就是迎合宋代皇帝喜好玲瓏石崗而設立的。憲宗皇帝喜好宋代繪畫,在官窯瓷器的紋飾設計上,出現憲宗喜愛的具有宋代畫風的花石崗,作為畫中的主題之一,在定名中表達,當在情理之中。

雞「缸」杯的紋飾有三種主要元素,一是雞紋,二是石崗紋,三是花草,三者佔據整個畫面的位置。根據窯釉、紋飾和器形定名規律,準確叫法應為「明代成化青花五色雞崗杯」。這種「雞崗」紋飾是成化鬥彩中一種普遍而典型的圖案,較多的應用於其它器形上,包括其它不是「缸」形的器皿,此種紋飾出現在其它器形上時,坊間稱謂「雞缸罐、雞缸瓶、雞缸壺、雞缸盤」等等。

「鬥彩雞缸杯」的定名是在明代萬曆年以後所命,經過了幾朝幾代,人們口口相傳,把雞崗杯的「崗」字借代為「缸」,並一直沿用下來。準確的定名,應該稱為「雞崗杯」,「雞崗」紋是概括主要紋飾內容,「杯」指器形和用途,這樣定名方為合理貼切。

明代成化青花五色雞缸杯歷史上的價格

查閱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24,有「城隍廟開市在貫城以西,每月亦三日,陳設甚多……。至於窯器最貴成化,次則宣德。杯盞之屬,初不過數金,余兒時尚不知珍重。頃來京師,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予為吐舌不能下」的記載。這段話告訴我們這樣幾個信息:一是成化、宣德的官窯器在廟會集市上公開交易。二是沈德符生於萬曆六年,10歲左右是他的少年時代,也就是萬曆十六年左右,酒杯茶盞之類的官窯器只要幾兩銀子。三是從萬曆十六年到四十八年,30年的時間,酒杯茶盞從幾兩銀子漲到了100兩銀子一對。當時交易官窯瓷器,得之者定會視為珍寶精心呵護,瓷器不腐不爛,只要收藏得當可以永久保存,也許這就是民間收藏成化、宣德官窯瓷器的源頭。

在《神宗實錄》中,有「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雙,值錢十萬」的記載。「錢十萬」在萬曆年間兌換多少銀子呢?《明會典》卷三二中規定:「六年覆准將嘉靖、隆慶、萬曆制錢,遵照前奉欽依,每金皆八文准銀一分。」即一分銀子換八文錢,白銀十分等於一錢,十錢等於一兩,即在萬曆朝一兩銀子兌換800錢,「十萬錢」折銀125兩。也就是說「成杯一雙」價值125兩銀子。

明代成化青花五色雞缸杯的用途

雞缸杯的用途史書上沒有準確的記載,現代收藏界有說是酒杯的,也有說是茶杯的。

中國宋代以前有大碗喝酒的習慣,飲用的是度數較低的釀製酒,酒碗酒具都偏大,直到蒸餾酒出現並普及後,酒杯趨於小巧精緻。蒸餾酒作為明朝人飲用的主流酒類,雞缸杯的形態和大小,作為飲用蒸餾酒的酒具很合適。

再看明代的茶具,明代是我國茶文化產生重大變革的歷史時期,原因是條形散茶在全國興起,飲茶改為直接用沸水沖泡。隨著散茶沖泡飲法的興起,繼而出現了茶盞、茶壺等新式飲茶器具。作為茶飲主要工具的茶盞,明代也出現了重大的改進,就是在盞上加蓋,茶盞和茶壺相配,精巧的茶具組合應運而生。雞缸杯無蓋,直接沖泡茶葉,杯子太小不合適,又無同類的茶壺與其相配,因此,雞缸杯作為高檔茶具的可能性很小。

綜上所述,雞缸杯應該是皇室膳食和筵宴用的酒具。

雞缸杯的等級

據《中國全史》記載,朱元璋在開國初期就強調禮制。他制定了嚴格的禮法等級制度,各等級標準之間有一條重要原則,就是「上可以兼下,下不可以僭上」。

等級制度也反映在官窯瓷器上,民間收藏的成化雞缸杯,單獨看個個精美,但放在一處比較,還是能區分出品質等級來。皇家御用的頂級品,造型準確精緻平滑,胎質細膩純凈通透,白釉如脂寶光灼爍,彩釉質純艷麗明快,紋飾精細填彩準確。皇家宮用等級的雞缸杯與皇家御用等級相比,其造型、胎質、底釉、彩釉和紋飾都要略遜,其製作工藝和所用材料亦有差別。官富用等級與皇家宮用等級相比,品質就更遜一籌。民間用等級(或後朝寄託款)比官富用等級就更次一等,四種雞缸杯放在一起比較,可以明顯的分出等級高低來。現代所仿充其量只能達到官富用等級的品質。

瓷器器皿等級高低是受民族人文歷史影響所體現的自然規律,這不受人的意志為轉移,歷代社會各階層都會以身份等級不同來打造自身的生活品質,這與當今社會人們對生活品質的各種追求別無二致。

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

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

聯繫人:熊小姐 13728320999

郵箱:sjrwzz@163.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紀人物雜誌 的精彩文章:

孫宏斌:成功的並不是最聰明的人
偉光集團2018FIFA世界盃新品發布會今日在莞舉行
曹禺印象記
Keep王寧:做像耐克一樣偉大的品牌
姬十三和他的果殼網科普公益

TAG:世紀人物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