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75代嫡長孫揭秘「南孔文化」:孔子是山東人,為何嫡系後裔在浙江衢州?

第75代嫡長孫揭秘「南孔文化」:孔子是山東人,為何嫡系後裔在浙江衢州?

要點 | 一分鐘速讀

★孔世宗子進行家祭的場所全國僅有兩處:北在山東曲阜,南在浙江衢州。不過,孔子不是山東人嗎?什麼時候在衢州安了家?原來,公元1282年,元世祖召孔子第52世嫡孫孔洙進京,想讓他繼承「衍聖公」爵位,但他以南宗歷代先祖的墳冢都在衢州為由拒絕了。

★孔子第75代嫡長孫孔祥楷曾熱衷宣傳毛澤東思想,後被衢州市政府請回闊別30多年的故鄉,以市長助理的身份,主抓以復建孔氏南宗家廟為核心的歷史文化名城建設。1994年,衢州市獲批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 在衢州,沒人願意把「南孔文化」搞得銅臭味十足。衢州很少能見到打著「南孔」招牌做生意的商鋪,近些年因「南孔」而新添的顯眼建築,似乎只有去年9月28日開館的中國儒學館——免費開放,進門沒有台階,就是想要告訴人們:儒家文化向全民敞開,沒有門檻。

首發:9月29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尹平平

祭孔現場集體誦讀。攝影:謝丹

又到一年的9月28日,孔子誕辰日。又到孔祥楷一年最忙的時候——著手準備祭孔典禮。

最近一段時間,即使是周末,這位年近80歲的老人也閑不下來。他穿梭於孔氏南宗家廟裡大成殿的東西兩廡,思魯閣、五王祠,六代公爵祠等處也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近十幾年來,每年9月28日,海峽兩岸3個地方會同時舉行盛大的祭孔典禮。眾所周知的是山東曲阜孔廟和台北孔廟,而位於浙江衢州的孔氏南宗家廟也漸漸有了名氣。

祭孔典禮的準備漫長又煩瑣,小到每位參祭人員胸前佩戴的黃絲帶,大到祭祀儀式的綵排、音響和場地布置,孔祥楷都要操心。因為他是孔子的第75代嫡長孫,而祭孔典禮則是整個衢州城最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

位於衢州的中國儒學館裡的論語牆 攝影:尹平平

深藏不露的「南宗奉祀官」

1953年,孔祥楷進入衢州新建中學(現衢州二中)讀高中,同學們來自衢州及附近各地,他從沒向同學們提起過自己的身份。以至於十幾年後,他高中時的好朋友汪祖模回衢州探親時,才第一次聽說孔祥楷是孔子的第75代嫡長孫

「曲阜有廟沒有人,台北有人沒有廟,衢州有廟又有人。」這是不少以孔氏南宗文化為自豪的衢州人,最喜歡向外人津津樂道的事之一。可是,孔子的第75代嫡長孫孔祥楷,卻並非從小就有著傳承孔氏南宗文化的自覺。

孔祥楷1938年生於衢州孔氏南宗家廟,並在這裡長大。雖然他小小年紀,就繼任為「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但家人彷彿對此不以為意。無論祖輩還是父輩,沒有哪個家長,逼著他從小讀背《論語》等儒家經典。而他所就讀的仲尼小學(現尼山小學),雖然頂著孔子的字型大小,卻與其他官辦學校一樣,只教國文、數學、美術、音樂……

那時重視孔祥楷身份的,似乎只有封授他的政府官員。1948年9月末,孔氏南宗家廟舉行祭孔典禮,參祭者的主體卻並非孔氏南宗後裔,而是當地軍政要員,由時任衢州綏靖公署主任的湯恩伯主祭。才滿10歲的孔祥楷,對這民國最後一次南孔祭典印象最深的,竟是湯恩伯戴的白手套。因為孔祥楷被要求站在湯恩伯身邊,而那雙戴著白手套的雙手,隨著這位主祭人的一舉一動,在他眼前上下紛飛。

孔氏南宗家廟裡吳道子繪製的孔子像(復刻版)攝影:尹平平

同學們因此知道了孔祥楷的身份,但並沒有感到他與大家有什麼不同。根據孔祥楷在仲尼小學的同班同學程祖德回憶:「小時候的孔祥楷留給我們的印象是樂於和同學相處,沒有勢利眼。他家境與身份雖然特殊,卻從沒在我們同學面前擺過少爺架子。」當了「南宗奉祀官」後,孔祥楷上學有人陪同,但他一有機會,照樣和小夥伴們一起踏水坑、捉蜜蜂。

1953年,孔祥楷進入衢州新建中學(現衢州二中)讀高中時,新中國早已成立,國民政府的封授成為歷史。同學們來自衢州及附近各地,他從沒向同學們提起過自己的身份。以至於十幾年後,他高中時的好朋友汪祖模回衢州探親時,才第一次聽說孔祥楷是孔子的第75代嫡長孫,暗嘆老同學的「深藏不露」。

上高中時,劉炳枝坐在孔祥楷後面,他對孔祥楷最深的印象來自一次主題班會。那次班會上,同學們紛紛談理想講志願,恨不得人人都想走向遠方,而孔祥楷的理想卻聯繫著故鄉。「他說:『我高中畢業後一定要報考建築工程學院,把故鄉建設得更加美好。』」劉炳枝這樣回憶道。

孔祥楷真的如願考上了西安建築工程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並從此離開了故鄉衢州。

熱衷宣傳毛澤東思想的孔子嫡孫

時任金廠峪金礦團委書記的劉曉勇表示,「文革」期間,孔祥楷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教礦工們唱《大路歌》等革命歌曲

從二十多歲到五十多歲,人生最黃金的年華,孔祥楷並不是在衢州度過的。他人生最主要的精力,也並沒有用於繼承祖業,弘揚儒家文化。在特殊的年代,他甚至絕口不提家世。

孔祥楷在西安上大學時,恰逢反右,班上三個同學被打成右派,而檔案里背著地主烙印的孔祥楷,卻安然無恙。「我年齡小,又是文體積極分子,大家都把我當小弟弟看,沒人針對我。」他這樣解釋道。

上世紀60年代初,孔祥楷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河北唐山地區遷西縣金廠峪金礦。60年代的金廠峪金礦就是一條山溝,只有幾十戶村民。放眼望去,一片荒涼。礦山到縣城沒有公路,並且要橫跨兩條河。那時也沒橋,幾乎所有運到礦山的物資,都要上船擺渡過河,再運到礦山。

就在這麼個金廠峪金礦,孔祥楷一猛子扎了26年,從基建科的技術員干起,一直干到礦長,把他最旺盛的精力,都傾瀉在這個荒山的礦坑裡。上世紀80年代,孔祥楷任礦長時,金廠峪金礦有兩千餘名職工,很少有人知道他「孔子嫡長孫」的身份。

衢州實驗學校里,由同學們一人手抄一句組成的論語牆。攝影:尹平平

時任金廠峪金礦革委會辦公室秘書的呂文元,記得很清楚:一次市裡布置嚴打,一定要抄一批「地富反壞右」的家,革委會常委連夜開會擬定名單,其中就有孔祥楷。呂文元忍不住脫口而出:「孔祥楷我了解,從來沒有不滿的言論和行為,不應該抄他的家!」革委會的一位副主任隨聲附和了一句,這才將孔祥楷的名字刪除。

孔祥楷自己則補充說:「我會拉手風琴、會指揮,是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骨幹,他們弄倒我,沒人拉手風琴了,毛澤東思想怎麼宣傳?」

不光是指望著他拉手風琴,呂文元回憶道:「孔祥楷實際上相當於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導演,他當時所編排的節目很合潮流,除了在礦上演出,還經常到鄰近的縣城巡演,非常受群眾歡迎。」時任金廠峪金礦團委書記的劉曉勇也表示,「文革」期間,孔祥楷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教礦工們唱《大路歌》等革命歌曲。

衢州實驗學校里的孔子像。在衢州市,幾乎所有學校內,都佇立著一尊孔子像。 攝影:尹平平

急需孔氏後裔坐鎮的衢州

衢州市裡各部門領導多次開會商討決定:要想做大衢州的名氣,舉措之一,就是利用孔氏南宗家廟所在地的人文資源,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1989年,孔祥楷剛過天命之年,被調到了瀋陽黃金學院(現已併入東北大學)任副院長。他本該在這個位置上干到退休,與家人一起定居瀋陽頤養天年。沒想到,卻被一而再地請回了已闊別30多年的故鄉衢州。

上世紀80年代末,衢州從金華分離出來,升級為省轄地級市。至90年代初,全國改革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大,衢州的經濟卻仍面臨發展問題。按照2016年浙江省11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來排名,衢州只能排在第9名,比排第10名的舟山只多17億元,而比排第8名的湖州卻少近1000億元。

「名氣不大」,一度成為困擾衢州發展的因素。衢州一直以來的支柱企業,都是一個名為巨化集團公司的特大型化工企業。它的前身,是衢州化學工業公司。據說,公司之所以在1993年把「衢化」改名為「巨化」,原因之一,就是即使在浙江省內,也有不少人不認識這個「衢」字。

為落實儒家學說中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衢州市實驗學校的校名也每個學期由不同的同學用毛筆書寫。攝影:尹平平

據媒體報道,時任衢州市委書記兼市長的郭學煥,1992年帶隊到深圳舉辦招商會時,賓館指示牌寫著「衡州招商會用餐處」,當地媒體的新聞稿也錯寫成「浙江省衡州市」。還有人,會把浙江的衢州與江蘇的徐州搞混。

此後,市裡各部門領導多次開會商討決定:要想做大衢州的名氣,舉措之一,就是利用孔氏南宗家廟所在地的人文資源,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如此,儘快尋訪孔氏南宗後裔中的合適人士來管理家廟事務,成為當務之急。已故的時任衢州市委副書記童效武曾撰寫回憶文章記錄到:他們「幾經打聽,發現曾在民國期間繼承孔氏『南宗奉祀官』的孔子第75代嫡長孫孔祥楷,不僅健在,還好端端地活躍在我國的冶金行業。」市委領導一致決定,要趕緊想辦法把他請回來。

隨後,衢州市政府於是聯合中國孔學基金會、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等機構,在衢州召開了「儒學及浙江文化研討會」,特邀時任瀋陽黃金學院副院長的孔祥楷參加。會議期間,郭學煥等市委領導單獨宴請孔祥楷。席間,郭學煥對孔祥楷說:「衢州歡迎你回老家來工作!你是孔子第75代嫡長孫,在衢州,你能起到任何人都起不到的作用。

1993年仲春,經過衢州市委與原冶金工業部等單位多次協商,55歲的孔祥楷終於調回家鄉衢州。市委明確了孔祥楷的分工:暫以市長助理的身份,主抓以復建孔氏南宗家廟為核心的歷史文化名城建設。1994年,衢州市獲批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郭學煥等不少市委領導們都認為:申報過程中,孔氏南宗家廟是最重要的內容。

位於衢州的中國儒學館內,為了便於青少年接觸了解儒家文化,設置的儒家文化知識互動答題角。 攝影:尹平平

平民化的南宗祭孔

「我回到衢州老家,不管擔任什麼職務,有一點是絕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弘揚儒家文化,傳播孔子思想」

孔祥楷剛回衢州時,正值衢州在深圳開展一年一度的招商活動。市裡安排孔祥楷也隨團參加招商,同時宣傳孔氏南宗文化。在深圳招商會上,郭學煥隆重地向與會媒體介紹孔祥楷,說他是孔子第75代嫡長孫。沒想到,會後竟有一個記者悄悄問郭:「是真的嗎?他會不會是假冒的呀?」

郭學煥這才意識到,不光衢州的知名度不高,孔氏南宗家廟更「鮮為人知」。回到衢州,他立刻組織市裡檔案局、文化局、報社、高校等機構的相關人員,搜集資料搞研究,出版記載孔氏南宗家廟歷史的書,成立孔子學說研究會等研究機構,作為理論依據。

孔祥楷對於先祖思想的研究,也是從這時才開始。抓了二三十年的生產和選礦,到五十多歲又開始重讀聖賢書,孔祥楷一點都不發怵。他對記者說:「我管過大企業,兩千多人的金礦;管過大學,有上千萬經費可以使。回到衢州,管個孔廟,算什麼?」

衢州市水亭門歷史文化街上的卡通孔子形象。攝影:尹平平

回衢州之後,他先後當過市長助理、市委統戰部長和市政協副主席等職務,工作內容不少,核心始終圍繞文化建設。孔祥楷和同僚們說過:「我回到衢州老家,不管擔任什麼職務,有一點是絕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弘揚儒家文化,傳播孔子思想。我肯定要效法我的列祖列宗,研究孔子思想,宣傳孔子思想,為創建歷史文化名城做貢獻。」

孔祥楷先是主持孔氏南宗家廟的復建和保護工程,憑少時的回憶和有限的考古發掘,一步一步地把孔氏南宗家廟的建築和園林,復建得精緻又考究。基本完成硬體建設後,他又傾力抓軟體:藉助社會力量,成立孔府文學社、孔府書畫社、孔府印社、孔府詩社、孔府攝影社、孔府藝術團等文藝機構,在孔廟裡開展各類文藝活動,使這裡不僅成為衢州的文化名片,還成為一個文化交流平台。

1999年,已過耳順之年的孔祥楷,全身心投入到孔氏南宗家廟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中來。應衢州各界要求,他開始籌劃新中國成立後孔氏南宗家廟最盛大的活動——祭孔。各界商議決定,在2004年,也就是孔子誕辰2555周年時,恢復衢州的南宗祭孔典禮。

山東曲阜的祭孔典禮,自1984年恢復以來,典禮的主要程序、重要禮制、祭品祭器、樂舞祝文等,都參照宋、明等歷代祭孔的古法來設計。台北祭孔典禮,則依「三獻古禮」,包括啟扉、瘞毛血、迎神、進饌、上香等37道儀式程序,並在現場演奏傳自宋朝的《大成樂章》。演出明朝李之藻的《頖宮禮樂疏》佾舞。並不是為了刻意與這兩地的祭孔有所區別,但孔祥楷並沒有將之作為參考。

中國儒學館免費開放,館內面向青少年的圍棋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相關課程也全都免費開放。攝影:尹平平

在商討如何籌辦南宗祭孔典禮時,孔祥楷反覆強調一個問題:「誰來祭孔?我們!我們是誰?當代人!清朝人肯定不會用明朝人的方式祭孔。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祭祀的方式。」

在孔祥楷的主持下,幾經籌劃,2004年9月28日重啟的南宗祭孔典禮,將祭祀儀式中的歌舞演出部分剝離,獨立為祭孔典禮前一天的紀念晚會。其餘部分則簡化為「禮啟、祭禮、頌禮、禮成」四個篇章,整個禮程不到40分鐘。參與南宗祭典的人員,一律穿現代人的服裝,行現代人的禮儀。

形式看似簡練,細節卻處處精心。比如,他們將獻牛、羊、豬「三牲」太牢禮,改為獻粟、豆、麻、麥、稻等「五穀」和文房四寶;用在家廟裡採摘的古銀杏葉和古柏樹葉系以黃絲帶,取代貴賓胸簽上的鮮花;以鋼琴伴奏《大同頌》,而不是吹奏古樂舊器;將傳統祭孔要進行華麗盛大的佾舞,改為各界代表朗誦《論語》章句,其中甚至不乏外國學人。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州立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安娜費伊拉姆達納韋誦讀《論語》章句攝影:謝丹

自此,每年的9月28日,孔氏南宗家廟都會舉辦這種獨具特色的祭孔典禮,並致力於平民化祭孔,參祭的主體,不只是公務員,而是根據每年的主題,面向各個不同群體:鄉村教師、白衣天使、殘障學生、環衛工人……今年參祭的主要群體,則是衢州市評選出的最美家庭。

如履薄冰的「老爺子」

「我現在不歸誰管,也沒人對我有任何要求,但是我不敢出錯,一點錯也不敢出」

經過中央電視台的幾次直播,衢州的南宗祭孔,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每年孔子誕辰日的南宗祭孔典禮,更成了衢州的一張閃亮名片。

孔祥楷的回歸,對衢州來說,確實「起到了任何人都起不到的作用」。雖然現在已沒有官職,但「老爺子」對衢州各界都相當有影響力,管他叫什麼的都有:孔部長、孔主席、孔老爺子、孔爺……其中叫得最響的,就是「老爺子」。

任誰在「老爺子」面前都不敢造次,他為人處世也有自己的一套規矩。最為知名的,是他孔府里的酒桌文化。無論來者何人,第一瓶酒過後,再喝多少,都要自己掏錢買,沒帶錢的則需打欠條。彼此敬酒時,要喊「某大人請!」或「謝某大人!」而凳子移動、筷子沒放齊、蹺二郎腿、打嗝、伸蘭花指等,都要罰酒。

即將年滿80歲的「老爺子」顯得隨心所欲,但卻從來不逾矩。他告訴記者,不僅是祭孔典禮的大小事宜,平常政府各部門安排他出席的各種活動以及宣傳任務,他雖然彷彿處之泰然,但卻始終如履薄冰。「我現在不歸誰管,也沒人對我有任何要求,但是我不敢出錯,一點錯也不敢出。」

衢州二中學生宿舍樓前面的論語牆。攝影:尹平平

《衢州時報》原副總編輯庄江月記得,老孔曾推心置腹地同他講過一句話:「共產黨出錢讓我光宗耀祖,我若不好好乾,就對不起列祖列宗,就對不起共產黨。」

孔祥楷是以孔子第75代嫡孫的身份,被請回衢州的,但他從來沒把孔氏南宗家廟的事,當成自己的「家事」辦。「孔夫子不是我個人的,也不是衢州的,他是社會的、人民的。」

因此,「老爺子」認為,弘揚儒家文化不能只停留在把家廟修得漂漂亮亮,或者把祭孔典禮辦得轟轟烈烈。他希望孔子思想所代表的傳統文化,能浸潤到這個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校園當中。他去各個學校辦講座,當顧問,牽頭組織小學生講《論語》故事,中學生搞《論語》辯論賽,大學生開設《儒家人生哲學與南孔文化》課程,排練「大宗南渡」「孔洙讓爵」等舞台劇。

衢州二中師生 頌《偉大的孔夫子》攝影:謝丹

何謂孔子思想的生命力

「孔子思想的生命力體現在哪兒?我覺得很簡單,就是告訴你,該怎麼做人」

現在的衢州城內,無論小學、中學還是大學,幾乎所有學校,都有孔子像。在衢州市實驗學校,有同學們一人一句,用毛筆謄寫的《論語》牆;全校同學都會唱的歌,除了國歌、校歌,就是孔祥楷作曲的《大同頌》。

在孔祥楷的母校衢州二中,教學樓的樓名「博文、篤志、思齊」,都出自《論語》。每逢重要考試前,總有同學會在孔子像前擺上牛奶、蘋果等零食等作為獻禮,為自己祈福。

無論是孔祥楷還是當地官員,都不否認,對外宣傳南孔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凸顯衢州的歷史文化品位,提高衢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推動衢州經濟社會的發展。但是沒人願意把它搞得銅臭味十足。

走在衢州街上,很少能見到打著「南孔」招牌做生意的商鋪。近些年因「南孔」而新添的顯眼建築,似乎只有去年9月28日開館的中國儒學館。中國儒學館館長助理胡建峰介紹說,儒學館免費開放,館內進門沒有台階,就是想要告訴人們:儒家文化向全民敞開,沒有門檻。

中國儒學館內的孔子像。攝影:尹平平

在各種場合,孔祥楷都強調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在當代的現實意義。「孔子思想的生命力體現在哪兒?我覺得很簡單,就是告訴你,該怎麼做人。」所以,他力主把孔氏南宗家廟中,孔子牌位上寫的「大成至聖先師之神位」的「神」字刪掉,改成了「大成至聖先師之位」。「因為孔子他是人,不是神。」孔祥楷反覆對記者說。

孔氏南宗家廟中的孔子像。孔祥楷力主,將原來牌位上的「大成至聖先師之神位」的「神位」去掉,以強調出孔子是人不是神。攝影:尹平平

暮年回到家鄉所做的這20多年努力,對衢州人的精神風貌,到底有什麼具體的改變,孔祥楷說他也看不出來。「我們堅持做這件事,經濟的變化很顯著,但意識形態的變化,是潛移默化的,誰說得清楚?這又不能靠大數據!」

卻總有蛛絲馬跡,能透露出這座城市裡人們的變化。比如,當時在衢州二中讀高三的女生姚靖雯,在聽了學校歷史老師作的一場名為《走下神壇的孔子》的講座之後,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73年的生命,對於孔子來說,是坎坷,是挑戰,是一次次苦難後的重生。今天,當我們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以『人』的眼光去審視另一個普通生命的時候,發現孔子真的是一個『人』,與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的責任,經歷著自己的苦難。那時的人不知道,這樣的一個普通人,會跨越千年。而我們知道,那些掙扎是一種思想的萌動。不是孔子一個人成就了儒學,而是一個時代,一種時間和空間的延續,讓儒學輝煌千年。

敬獻花籃攝影:謝丹

解碼「孔氏南宗」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尹平平

根據中國孔廟保護協會理事張曉旭在《中國孔廟研究專輯》中的統計,目前我國現存保護完好,或有遺址、遺迹可尋的孔廟,有近200處。不僅數量眾多,名稱也不盡相同,有的叫文廟,有的叫夫子廟,還有的叫至聖廟、文宣王廟等。不過根據性質大體可以分為三種:國廟、學廟和家廟。

國廟,顧名思義,是帝王將相祭祀孔子的場所;學廟,則主要是各地學人祭祀孔子和其他儒家代表人物的場所;而家廟,則被一些學者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說,應該是孔世宗子進行家祭的場所,所以,全國僅有兩處:北在山東曲阜,南在浙江衢州。

浙江衢州的南孔祭典,儘管從2004年起就已恢復,並早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在第一次聽說時提出同樣的問題:孔子不是山東人嗎?什麼時候在衢州安了家?

其實,在衢州安家的,並非孔子,而是他的後人。

南宋淳照二年(1175年),當時著名的理學大師朱熹和呂祖賢舉行了三次盛會,進行了三次辯論,主要討論對四書五經的認識,這三次盛會奠定了理學的理論基礎,在南宋理學的發展史上,乃至中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據《朱熹年譜長編》記載,其中第三次盛會,是在今衢州市開化縣北,汪觀國、汪杞兄弟的聽雨軒內。攝影:尹平平

漢高祖時,孔子第8代孫孔騰,被封為「奉祀君」,孔子嫡系長孫從此便有了世襲爵位。此後,封號屢經變化,到了宋至和二年(1055年),改封為「衍聖公」。「奉祀君」和「衍聖公」們世代居住在曲阜,直到兩宋之交。

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大舉南下,宋高宗趙構南逃,孔子第48代嫡孫孔端友應詔,背負著孔子弟子子貢雕刻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等傳家珍寶,率領部分近支族人隨駕南渡。次年,宋高宗因孔端友等人扈蹕有功,賜家衢州。從此,孔氏宗子就在衢州安家落戶。孔端友成為孔氏南宗始祖。算上孔端友,南宋朝廷共先後封了5位南宗「衍聖公」。

與此同時,金政權為統一思想,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冊封孔端友同父異母的弟弟孔端操,襲封「衍聖公」,以主持曲阜孔廟祭祀。而後,蒙古軍佔領曲阜,又立孔之全為「衍聖公」。蒙古、金、南宋三個政權並立之時,一度出現同時有3個「衍聖公」的局面。

滅南宋後,元世祖忽必烈想要結束這種混亂,查問到底應由誰來襲封聖爵,有人推薦了南宗「衍聖公」孔洙。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召洙至,欲令襲爵」。不曾想,孔洙雖奉詔上京,卻拒絕了爵位。據《明武宗實錄》記載,孔洙以南宗歷代先祖的墳冢都在衢州,難以離棄,「況曲阜子孫守護先塋,有功於祖」,表示自己願意讓出「衍聖公」爵位。

這就是造成孔氏南宗重大轉折的「孔洙讓爵」。儘管,孔洙因此獲得元世祖「寧違榮而不違親,真聖人後」的盛讚,但從此以後,「曲阜之後世襲為公,而嫡派之在衢州者遂無祿」,孔氏南宗走向衰落,平凡度日兩百餘年,「子孫益多,廟乏主祀,衣冠祭儀,混同流俗」。

直到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由於衢州知府沈傑的奏請,南宗復爵。明正德元年(1506年),明武宗封孔氏南宗孔彥繩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但爵位低於「衍聖公」,秩正八品,相當於「衍聖公」次子。自此,孔氏南宗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至民國時期的孔慶儀,共計15世。此後,改稱「孔氏南宗奉祀官」。

到民國年間,已沒有「王」,又何來「公」?於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將孔子第77代嫡孫、「衍聖公」孔德成改封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同時,把「孔氏南宗奉祀官」改封為「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

1949年春,孔德成被國民黨政府跟故宮國寶一起,帶往台灣。在那裡,他最主要的精力,是以學者的身份在台灣大學的中文系和人類學系授課,直至2008年逝世。

而在1947年,自己還不到10歲時,就繼任「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的孔子第75代嫡孫孔祥楷,至今仍生活在浙江衢州,主持南孔祭典,弘揚儒家文化。

看完今天的文章,

快按以下規則參與互動

贏取粉絲福利大獎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一名腦癌患者的向死而生:「我能做的就是把每天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清末女馬雲,慈禧乾女兒……真實的周瑩,比孫儷演的更傳奇!
雙魚座李白:有趣的靈魂萬一挑一
詩詞里的最美秋色:晴空一鶴排雲上,留得枯荷聽雨聲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