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磅!北京新總規發布 廊坊位置顯要 雄安新區屢次提及

重磅!北京新總規發布 廊坊位置顯要 雄安新區屢次提及

GIF/184K

(龍河在線:廊坊龍河兩岸社區都在關注。)

劃重點:

1、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將建設「首都功能核心區」。

2、中心城區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嚴禁在三環路內新建和擴建物流倉儲設施,嚴禁新建和擴建各類區域性批發市場;嚴禁高等院校擴大佔地規模。

3、2020年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左右,2035年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2050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完善購租並舉的住房體系:未來五年新供應各類住房150萬套以上。其中,產權類住房約佔70%,租賃類約30%。

5、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務水平:做到各區都有高等院校和三甲醫院。

6、全力支持央屬高校、醫院向雄安新區疏解;支持部分在京行政事業單位、總部企業、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等向雄安新區有序轉移。在雄安新區合作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

9月29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發布,要點如下:

一、建設什麼樣的首都

1、 戰略定位: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2、發展目標: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3、城市規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並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到2020年減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減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間結構: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區

一主——中心城區,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丰台區、石景山區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規劃建設區

兩軸——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

多點——5個位於平原地區新城,包括順義、大興、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區——生態涵養區,包括門頭溝、平谷、懷柔、密雲、延慶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區。

二、怎樣建設首都

核心區「兩減一增一控」

5、核心區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設密度,增加綠地和水域,加強建築高度控制。

中心城區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騰退區域性商品交易市場。嚴禁在三環路內新建和擴建物流倉儲設施,嚴禁新建和擴建各類區域性批發市場。

7、疏解大型醫療機構,鼓勵五環路內現有綜合性醫療機構向外遷建或疏解。

8、嚴禁高等院校擴大佔地規模,嚴控新增建築規模、辦學規模。

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

9、構建「一帶、一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

10、建設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

11、堅持建管並舉,努力使未來北京城市副中心成為沒有「城市病」的城區

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

12、高水平建設三城一區,聚焦中關村科學城,突破懷柔科學城,搞活未來科學城,加強原始創新和重大技術創新。

13、重點實施新能源智能汽車、集成電路、智能製造系統和服務、自主可控信息系統、雲計算和大數據、新一代移動互聯網、新一代健康診療與服務、通用航空與衛星應用等新產業,全力打造北京創造品牌。

全域空間管制

14、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和生態控制線,將市域空間劃分為集中建設區、限制建設區和生態控制區,實現兩線三區的全域空間管制。

15、永久性城市開發邊界範圍原則上不超過市域面積的20%。

16、生態空間只增不減、土地開發強度只降不升。

17、加強城鄉統籌,把握好新市鎮、特色小鎮、小城鎮三種形態的新型城鎮建設。

緩解交通擁堵

18、打造一小時交通圈,到2020年軌道交通里程達到1000公里左右,到2035年不低於2500公里。

19、大幅增加城際鐵路和區域快線(含市郊鐵路)里程。

20、從源頭調控小客車出行需求,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

21、建立停車資源登記制度和信息更新機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停車位使用效率。

22、積極引導共享自行車、網約車、分時租賃等新興交通模式健康發展。

提升環境品質

23、構建「一屏、三環、五河、九楔」的市域綠色空間結構。

24、到2020年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5平方米,到2035年提高到17平方米。到2020年建成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5%,到2035年達到95%。

25、中心城區建設兩道一網(綠道系統、通風廊道系統、藍網系統)。

26、2020年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左右,2035年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2050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完善購租並舉的住房體系

27、增加共有產權住房與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

28、研究擴大租賃住房賦權,公共租賃住房向非京籍人口放開。

29、未來五年新供應各類住房150萬套以上。其中,產權類住房約佔70%,租賃類約30%。產權類住房中,商品住房約佔70%,保障性住房約佔30%。商品住房中,共有產權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約佔70%。共有產權住房中,70%面向本市戶籍人口,30%面向非京籍人口。

30、到2020年全市城鄉職住用地比例由2015年的1:1.3調整為1:1.5以上,到2035年調整為1:2以上。

31、優化就業崗位分布,縮短通勤時間,創新職住對接機制,推進職住平衡發展。

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務水平

32、深入推進學區制改革和九年一貫制辦學。

33、做到各區都有高等院校和三甲醫院

34、一刻鐘社區服務圈2020年基本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2035年基本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

35、2020年城區家庭寬頻接入能力普遍達到1千兆比特/秒(Gbps),移動通信實現4g網路全覆蓋,成為5G首批試點商用城市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36、加強老城和三山五園地區兩大重點區域的整體保護。

37、推進三條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整體保護利用。

38、老城原則上不再拓寬道路,不再拆除衚衕四合院

39、保護和傳承傳統地名、戲曲、音樂、書畫、服飾、技藝、醫藥、飲食、廟會等老字號文化資源。

40、構建看城市、看山水、看歷史、看風景的城市景觀眺望系統。

41、加強建築高度、城市天際線、城市第五立面與城市色彩管控

42、建築設計要把控基調,體現多樣性。建立責任規劃師和責任建築師制度。

43、建立街巷長制

京津冀協同發展

44、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實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翼」比翼齊飛。

45、全力支持央屬高校、醫院向雄安新區疏解支持市屬學校、醫院到雄安新區合作辦學、辦醫聯體

46、支持部分在京行政事業單位、總部企業、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等向雄安新區有序轉移。在雄安新區合作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

47、藉助籌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契機,共建京張文化體育旅遊帶。

48、加強交界地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防止城鎮連片開發。

規劃實施保障

49、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常態化機制,對總體規划進行實時監測、定期評估、動態維護。

50、建立規劃實施的監督考核問責制度,對違反規劃和落實規劃不力的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編輯:王坎 王威)(人民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河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龍河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