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生兒若出現以下問題,請儘快聯繫醫生

新生兒若出現以下問題,請儘快聯繫醫生

某些疾病對於剛出生幾周的孩子來說很常見。如果你發現孩子出現了以下一些問題,請諮詢醫生:

腹 脹

大多數嬰兒的小肚肚是圓溜溜膨出的,尤其是在飽餐一頓之後。然而,在兩次餵奶的間期,他們的肚子摸起來應該相當柔軟。如果你摸到孩子的肚子又脹又硬,或者他已經一兩天沒排便,或孩子出現了嘔吐,應立即去看兒科醫生。這種情況很有可能由脹氣或便秘造成的,也有可能因為發生了嚴重的腸道疾病。

產 傷

新生兒在出生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受傷,特別是當產程持續時間長或比較困難,以及胎兒比較大的時候。雖然新生兒的產傷一般都可以很快康復,但也有部分新生兒的傷勢會持續較長時間。常見的產傷為鎖骨骨折。鎖骨骨折時,只要在複位後,患側上肢盡量保持不運動,很快就可以癒合。有時候,受傷部位會出現一個個小小的腫塊,不要太緊張,這個是新骨正在形成,傷處正在癒合的良好徵象。

肌無力是另一種常見的產傷,是由於母親陣痛過程中嬰兒支配相應肌肉的神經被壓迫或過度牽拉而造成的。受損肌肉常見於面部、肩膀或上肢的某一側,一般幾周之後都會自行恢復正常。同時,你可以諮詢兒科醫生,看看如何護理加快嬰兒的康復。

皮膚髮青

小嬰兒的雙手和雙腳可能微微有些發青,這不足以讓人擔心。因為一般在寒冷狀態下,嬰兒的手腳容易發青,而一旦暖和起來,就會恢復正常的粉紅色。僅少數情況下,當嬰兒哭鬧得太厲害時,臉部、舌頭以及臀部都有可能出現青紫,但當他們停止哭鬧,安靜下來時,身體上發青的部位也會逐漸恢復正常。然而,長期的皮膚青紫,特別是還伴有呼吸困難和餵養困難的情況,往往意味著心肺功能異常,導致嬰兒在血液中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這時候,必須立即就醫。

嗆 咳

當嬰兒喝水喝得太快或第一次嘗試喝水時,就有可能出現嗆咳。但是這種嗆咳一般不會持續太久,一旦他調整好,形成熟悉的餵養習慣,這種嗆咳就會停止。當然,這種嗆咳也和母親噴乳的速度與強度有關。如果嬰兒持續嗆咳,而且每次餵奶時都會吐奶,就需要諮詢兒科醫生了。這些癥狀可能提示肺部或消化道存在問題。

過度哭鬧

所有新生兒都愛哭,而且沒有明顯的原因。如果你確定已經給嬰兒餵過奶了,也拍過嗝了,同時,他的尿布也是乾乾爽爽的,可能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抱著他,跟他說說話,為他唱唱兒歌,直到他停止哭鬧。在嬰兒這麼小的時候,你對他的再多關注也不會"寵壞"他。如果上述努力都無效,用一條嬰兒抱毯把他暖暖和和地包起來。(公眾號回復「哭鬧」查看更多關於寶寶哭鬧的原因及應對方法。)你會逐漸習慣嬰兒正常哭鬧的方式。如果嬰兒出現了奇怪的哭聲(例如聽起來像是源於疼痛的尖叫)或者哭鬧的時間超出正常,就有可能提示嬰兒生病了。這時候,你需要諮詢兒科醫生的意見。

產鉗留下的印跡

如果分娩過程中使用了產鉗,金屬產鉗壓迫到的皮膚(通常在嬰兒的畫部和頭部)部位就有可能留下紅色的印跡,有時候召至是表皮的擦傷。這種印跡往往在幾天內就會消失。有時候,當產鉗傷到了皮下的結締組織,嬰兒的受傷部位就有可能出現凸出體表的、扁平而堅硬的包塊,但這種包塊通常會在2個月內消失。

黃 疸

很多正常、健康的新生兒皮膚會出現黃染,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新生兒黃疸」。這是由於嬰兒血液中一種叫作"膽紅素"的化學物質積累而引起的。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於嬰兒的肝臟發育還不夠成熟,不足以完成清除血液中膽紅素的功能(膽紅素來自於代謝時血液中紅細胞的正常破壞)雖然嬰兒出現輕微的黃疸不會有太大的危害,但如果膽紅素超出醫生認為的安全上限,就會成為一種嚴重的疾病。

雖然黃疸是一種完全可以治癒的疾病,但是如果沒有及時發現,膽紅素水平過高且沒有及時獲得治療的話,就有可能造成神經系統或大腦損傷。這就是為什麼黃疸需要及時檢查併合理治療的原因。黃疸更容易發生在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身上,而且大多數是由於沒有正確地餵養。母乳餵養的媽媽們應該注意,每天都應該給嬰兒喂8-12次奶,這樣不但可以保證每次都有足夠的產奶量,還能將嬰兒體內的膽紅素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黃疸最初表現在面部,然後是胸部和腹部,最終可能表現在四肢。同時,眼白部分也會變黃。兒科醫生會為嬰兒檢查是否有黃疸,如果他通過嬰兒皮膚髮黃的程度,同時依據嬰兒的年齡及其他因素判斷認為可能存在黃疸,他就會為嬰兒進行皮膚檢查或抽血化驗,從而診斷是否真的存在黃疸。

如果在嬰兒出生後24小時之內發生了黃疸,一定要立刻抽血進行更為精確的膽紅素定量檢査,嬰兒3-5天的時候也必須由醫生或護士來檢查是否患有黃疸,因為這個階段往往是膽紅素水平最高的時候。如果一個嬰兒在出生後不到72小時就出院,那就需要在出院後2天內再去拜訪一次兒科醫生。

某些新生兒基至需要更早去見醫生,比如:

出院前膽紅素水平就比較高的嬰兒;

提前出生的嬰兒(比預產期提前2周);

出生後24小時(及以內)出現黃疸的嬰兒;

母乳餵養進行得不理想的嬰兒;

生產分娩過程中出現頭皮下血腫或瘀傷的嬰兒;

父母或兄弟姐妹曾經出現過高膽紅素血症並接受過治療的嬰兒;

當醫生為嬰兒下了黃疸的診斷,並認為他應該接受治療的時候,就會為他提供一種特殊的治療方式為嬰兒脫光衣服,並將他抱到一個具有特殊光線的箱子里照射——這種照射在家和在醫院都可以進行。在光照治療的過程中,嬰兒的眼睛需要覆蓋保護起來。這種光照治療可以有效降低黃疸對嬰兒的負面影響。母乳餵養的嬰兒,黃疽可能持續2~3周配方奶餵養的嬰兒,可能只需要2周,黃疸就可以徹底消失。

嗜 睡

新生兒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只要嬰兒平均每睡幾個小時就會醒來,好好地大吃一頓,看起來非常有滿足感,這就是完全正常的——哪怕他一天中其他時間都在睡。但如果他很少保持清醒狀態,或者不會因為自己餓了而醒過來,或者看起來非常疲憊且對進食毫無興趣,你就應該諮詢兒科醫生了。這種嗜睡,特別是當突然變成這樣時,可能意味著嬰兒患了嚴重的疾病。

呼吸窘迫

嬰兒出生幾個小時後才能形成正常的呼吸節律,之後,他就不應該存在呼吸方面的困難了。如果看起來嬰兒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呼吸,很可能因為存在呼吸道堵塞。糾正這個問題,可以先用鹽水滴鼻液滴鼻,然後再用沖洗球清洗鼻腔。這些都屬於非處方藥物,可以在藥店買到。

然而,如果嬰兒出現了下述任何一種值得注意的體征,就應該立即通知兒科醫生。

呼吸頻率加快(每分鐘超過60次)。

雖然嬰兒正常呼吸頻率大於成年人,但是異常的呼吸加快也值得注意。

凹陷(每次呼吸的時候肋間肌向內凹陷,從而出現肋骨凸出)。

醫學上的「三凹症」是指胸骨上窩、鎖骨上窩及肋間隙在每次呼吸時向內凹陷。

鼻翼扇動;

呼吸時有咕嚕聲;

持續的體表皮膚髮青;

臍 帶

你需要保持嬰兒剪掉臍帶後的殘端乾淨清爽,直到它自行萎縮脫落。為了保持臍帶乾爽,給嬰兒洗澡時,盡量用海綿擦洗,而不要把他整個泡入浴盆。另外,給嬰兒穿紙尿褲時,一定要確保紙尿褲低於肚臍,以防止尿濕的紙尿褲浸沒臍帶殘端。當臍帶殘端脫落時,你可能注意到紙尿褲上出現幾滴鮮血,這是正常的,但如果臍帶殘端出血不止,應立即就醫。如果臍帶殘端發生感染,則需要藥物治療。

雖然感染的發生率很低,但如果出現下面這些體征,就應該聯繫醫生了。

臍帶處出現黃色帶有異味的分泌物。

臍帶基底處的皮膚髮紅。

碰到嬰兒臍帶或周圍皮膚時,嬰兒開始哭鬧。

一般在嬰兒長到I-2周的時候,臍帶殘端就會萎縮脫落。如果超過這個時間臍帶還沒有脫落,則可能存在其他問題。如果嬰兒3周大時臍帶還沒有脫落,請聯繫醫生。

臍帶肉芽腫

有時候,孩子的臍帶並沒有完全自行乾燥萎縮,而是脫落後在孩子的肚臍上形成了肉芽腫或一小塊紅色的痂塊。這種肉芽腫還有可能流出淡黃色的液體。這種情況一般持續1周後消失,如果沒有癒合的話,兒科醫生可能幫孩子燒掉(灼燒並消毒)這部分肉芽組織。

臍 疝

如果孩子在哭鬧的時候,肚子上看起來有東西膨出,則可能患了臍疝。——這是因為孩子腹壁肌肉上存在一個小洞(裂隙),當腹內壓增加時(例如哭鬧時),腹腔內部組織就有可能經這個小洞而往外凸出。這並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往往在孩子12~18個月時就能自愈(對於非裔美國孩子來說,完全癒合的時間可能遲一些,但原因目前尚不得而知)。在少數病例中,這個裂隙沒有自愈而需要通過外科手段縫合。如果對這個凸出的部位施壓,或者綁一枚硬幣堵在肚臍上,可能非常有害。

——— THE END ———

在育兒的道路上你並不孤單,

因為還有一群寶媽奶爸陪你一路前行。

海龜小妮育兒日記---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海龜小妮 育兒園--- 我們的育兒交流群

海龜小妮 --- 接地氣的海歸麻麻

Welcome To Join Us

寶媽必學:家庭保險配置原則;

Q & A on immunization and vaccine safety;

應對寶寶腸絞痛,不再手忙腳亂;

寶寶大腦的早期發育 Early Brain Development;

配方奶粉選購全攻略;

父母疑慮:寶寶哭鬧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ref: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龜小妮育兒日記 的精彩文章:

TAG:海龜小妮育兒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