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一猛帝:倒曳九牛撫梁易柱力大項羽若似白起狠史上無西周

第一猛帝:倒曳九牛撫梁易柱力大項羽若似白起狠史上無西周

武王伐紂,西周滅商,已經是人所共知之歷史。而紂王殘暴,也已成為盡人皆知之歷史。但事實並非如此,紂王並非叫紂王,他的真實名字叫「辛」,商人尊其為「帝辛」,他是一位倍受商人擁戴的明君,是周朝把他黑了三千年,讓他戴上了永遠摘不掉的暴君帽子。

現代出土方物和春秋竹簡證明,帝辛並非荒淫無度、殘暴兇狠之君。他是中華第一猛將,開疆拓土,統一神州第一帝。帝辛力大無比,有「倒曳九牛」之威,「撫梁易柱」之力。這是多大的力氣,倒拉九頭牛,撫起房梁換柱子,力氣比項羽都大無數倍。正因如此,帝辛深得其父帝乙歡心。帝辛繼位後,親率兵馬擴張領土 ,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把中國疆域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國土則擴大到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實現了神州統一。郭*若贊其為「神州統一肇此人」。

帝辛執政時期,一生都在征戰,但他並不殘暴,而是非常仁慈。只是因為長年戰爭,至使國內空虛,而且積壓了多達40萬戰俘奴隸。後來商朝出了微子、箕子、比干、膠鬲等內奸,跑到西周告了密,西周知道商朝內部空虛,資財耗盡,於是乘虛而入,結果把帝辛打敗了。

關於帝辛之敗,毛*東這樣評價:「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帝辛戰敗的原因,不是其殘暴失去民心,而是40萬戰俘倒戈所致。當時武王伐商,總兵力約5萬。帝辛為了儘快平息叛亂,舉全國之兵70萬,其中包括40萬戰俘。而這些戰俘都來自東夷,一直對商心存不滿,早想暴動只是沒有機會,武王伐商是他們暴動的一次大好機會,在兩軍交兵之時,戰俘倒戈,使戰局迅速逆轉,變成了西周45萬軍對商朝30萬軍,而在戰俘倒戈之時,商軍在不備之時被戰俘襲殺過半,如此一來,帝辛就徹底敗了。

如果帝辛真的像周人所說那樣殘暴,也象後世的白起一樣狠,坑殺戰俘40萬,以絕後患。牧野之戰時,帝辛以30萬商軍對5萬西周聯軍,真打實殺,全軍覆沒的定是西周。這樣一來,歷史上就不會存在西周了。

周人黑帝辛,有如清朝黑明朝一樣。正所謂勝者王侯敗者賊,想怎麼黑就怎麼黑。「紂」並非帝辛之名,周人稱「紂」大有污辱之意。而商人尊稱「辛」為帝辛,是對帝辛的崇敬,周人稱其為「紂王」,是對其的貶損。

但歷史畢竟是歷史,隨著春秋竹簡的出土,中華第一猛將,神州第一猛帝,帝辛本來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一個勇猛無比,力大絕人,倒曳九牛,撫梁易柱的千古帝王,統一神州的第一帝王,征戰一生,功高蓋世,只因心慈手軟,未殺40萬戰俘,導致戰俘倒戈,使商王朝大廈傾倒,最後千古猛帝以自焚了卻一生,而後被周人黑了三千年,可謂史上第一冤屈帝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品味西周玉器之鳳鳥紋
判斷高古玉的真偽,還得看刀法!
秦国始封君本是屌丝命,哪里知逆转乾坤
西周時期,周天子
看《大秦帝國》,發現很多人對這段歷史不了解——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周

TAG: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