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保護地球」是我從小到大聽過最大的騙局

「保護地球」是我從小到大聽過最大的騙局

今天哥看到一條新聞,說重慶市有個綠色志願者聯合會,起訴百度外賣、美團、餓了么三家外賣平台污染環境,請求判令三家企業改變浪費資源、危害生態環境的經營模式。

哥看了下網友的評論,大部分人也都表示出對外賣包裝污染環境的擔憂,但同時也表示生活已經離不開外賣,這個矛盾很難解決。

這件事讓哥想到之前一篇在朋友圈被瘋轉的文章《外賣,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文章大致意思是,中國外賣用戶規模將達到6個億,規模龐大;外賣服務會產生很多塑料垃圾,這些塑料包裝對環境的危害很大,可能會毀掉我們的下一代,所以得出結論——外賣可能會毀掉下一代。

猛地看上去,似乎挺有道理,但其實經不起推敲。

類似的觀點還有很多,比如「使用一次性筷子會破壞森林」、「使用紙袋比塑料袋環保」、「一起參與關燈一小時節能活動」等等。

其實都是假象。

哥引用一篇文章來跟大家說道說道。(作者的觀點跟哥非常相似,授權轉載)

作者:雷斯林

來源:為你寫一個故事(raistlin2017)

毀掉我們下一代的根本不是外賣

外賣用戶將達6億,不等於每天有6億人定外賣。

事實上,幾家外賣廠商每天訂單量加起來也不到2000萬。

拋開外賣人數概念,單就垃圾量而言,我國每天產生的外賣垃圾為350噸,一年就是12萬噸。(引用《中國環境報》數據)

確實是一個看起來很大的數字。用這些環保文章的話來說,就是「幾周堆滿故宮」,或者「幾天堆滿一個足球場」。

但就像香飄飄奶茶的「奶茶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一圈」一樣,這樣的提法普遍都是障眼法。真正實在的就是拿數據說話。

數據就是我國2016年的塑料製品產量為7500萬噸,其中塑料購物袋數量也才200萬噸,但食品包裝袋,農用薄膜卻達到了1300萬噸。——無論哪個,產生的塑料垃圾都完全不是外賣垃圾12萬噸可以比較的。

不是說外賣垃圾的問題就不重要,但很顯然外賣並不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我們研究一個問題的時候,不能只有定性的感性分析,還應該有定量的討論

畢竟外賣切實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便利,還帶動了就業,促進了經濟發展,總的來說怎麼都是利大於弊。

文章給出的解決方案里,「盡量不使用外賣」,有點因噎廢食了。

一次性筷子騙局

當然外賣確實影響了我們的環境,只是一個量的問題,但有關一次性筷子的環保說法,卻很大程度上是一場騙局。

可能你從小也聽過:

「使用一次性筷子,讓我們對森林濫砍濫伐,導致了水土流水,土地沙化。」

「一株生長了20年的大樹,僅能製成6000—8000雙筷子。」

「目前,我國一次性木筷子使用量在450億雙左右,消耗的木材為166萬立方米」。給大家的感覺就是,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木材幾乎會毀掉我們所有的森林。」

還有公益廣告上,一株株參天大樹被砍倒,變成一雙雙一次性筷子被送上餐桌,還有「日本的一次性筷子都是從中國進口的」的廣告...

我們從小聽到大的邏輯就是,使用一次性筷子會毀了我們的森林,給環境帶來巨大的負擔,但定量分析一下,就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事實上,沒有哪個廠商會用價值不菲的二十年森林去製造極為廉價的一次性筷子,那些木材可以被拿去做傢具,做地板,都能賣出遠超筷子的價格。

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基本上都取自速生樹種(速生楊樹或者樺木之類)。

一般來說,1棵生長5年的速生楊可以提供0.3立方米的木材。而一畝林地通常可以栽種30棵速生楊樹。所以平均來說,1畝林地1年可以提供約1.8立方米的木材。

這樣算起來,要提供166萬立方米的木材,大約需要92.22萬畝的土地。即使算上損耗或者因為管理不到位等等因素引起的減產,將種植面積翻番,也就需要184萬畝的林地。

而我國楊樹總面積已達1010多萬公頃,也就是1.515億畝。那184萬畝不過是零頭中的零頭了。

而這些速生樹種本身就是經濟林材,種下去就是為了砍掉種下一批的

所以結論就是定量分析以後,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但不會影響環境,還能增加農民伯伯的收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日本從中國進口一次性筷子也不是因為日本想破壞中國環境,純粹是因為中國人工成本低,林地多,所以我們的一次性筷子便宜。

速生楊,種植第三年就可長到9-12米高

速生樹不但和沙塵暴毫無關係。

而且大大方便了廣大就餐者,減少了因為店家清洗筷子不到位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而且還減少了店家清洗筷子排入水中的清潔劑,消毒劑,其實是一個利大於弊的發明。

但因為定性不定量的分析,卻背負了很久的罵名。

環保其實是一件挺專業的事

其實類似的看似環保,實則作秀的迷思還有很多。

比如有的環保人士說塑料袋有1,2,3,4種不好,提倡大家多用紙袋,原因是紙袋比塑料袋更好降解。

這是事實,但其實造紙造成的污染卻遠比生產塑料來得高,而且有關塑料降解的問題這些年一直在研究並有了進展,但造紙造成的污染卻始終是個難題。

比如所謂的「地球關燈一小時」,其浪費掉的電力,對電網造成的負擔遠遠超過這一小時節約的電力,雖然有形式上的宣傳作用,但一個本質上有作秀嫌疑的活動造成的宣傳又真誠到哪去呢。

更別說還有不少人關了燈說要減排以後,點上了碳排放量更高的蠟燭....

實在不知道說啥好...

環保其實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環保的,其實一點都不環保。我們做的某些環保行為,其實經不起邏輯的推敲和定量的分析,只是感動了自己。而一些口口聲聲喊著環保的人,也並非不了解這點,他們只是把環保作為一種武器,攻擊自己的商業敵人,攻擊自己的政敵,或者攻擊其他國家。

一個事實是,我們人類進行現代生活的所有行為,都或多或少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從汽車到空調,從外賣到快遞,從計算機網路到電力,全都如此。

但這依然不能否認外賣,快遞,空調,電力,網路都是非常偉大的發明,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不能因噎廢食。

另一個事實是,環保是為了讓人類更好的生存,讓環境維持在我們適合生存的狀態下,「保護地球」只是我們最初提出來用以美化我們環保行為的一個概念,結果這個概念卻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不少人,讓他們真的以為環保是為了「保護地球」。

這本末倒置了,環保當然也是人類自私的行為之一。

因為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了,溫度比現在高十幾度的時候也有,比現在冷幾十度的時候也有,地球根本不在乎自己身上會多幾塊塑料或者少幾塊塑料,生物大滅絕的時候地球也活得好好的,根本輪不到我們保護。

比如說節約用石油是為了以後我們還用得起石油,節約用水是為了讓我們以後不必一萬美金一杯水,我們做的一切全都是為了我們人類自己,不需要用其他話語去掩飾,地球根本不在乎。

所以究竟哪些環保理念是有意義的,哪些是扯淡。

你們心裡還沒點數嗎?

(本文作者雷斯林,他之前有個同名公眾號被封了,歡迎關注他的新號「為你寫一個故事」。)

這雙眼看透太多

發這篇文章,是因為一些錯誤觀念的傳播,會讓大家莫名其妙的背負罪惡感,甚至因此接受不合理條約,比如一次性餐具收費增長,美其名曰環保壓力,實際上材料並沒有什麼改善。

當然,哥支持環保,支持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費。但是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大家不必因噎廢食。想吃外賣就點,掰一次性筷子也不用愧疚。要相信人類的智慧,不被環保激進分子帶節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聞哥 的精彩文章:

平胸妹子改編《勇氣》自黑:和男朋友洗澡像海爾兄弟
文案不看脫口秀大會,天天改稿改到跪
被大火選中的他,逝去那張所有人都喜愛的樣子,可也讓他變得更加倔強堅強。如他所說,心有陽光,何懼悲傷
男子撿他人手機向失主要求:讓媒體誇我再還你 奇葩!
男子上車就吹剛捅人5刀,結果拼車的是個警察,吹牛找對人了!

TAG:新聞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