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7歲開始創業,26歲就成億萬富豪,這個無名小販震驚了整個東南亞!

17歲開始創業,26歲就成億萬富豪,這個無名小販震驚了整個東南亞!

他17歲白手起家,26歲成億萬富翁;他還是慷慨的慈善家,迄今為止,他在中國境內的慈善捐款近3億元人民幣;他亦是誠摯的愛國者,雖然出生在國外,但時刻關注祖國的變化,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他更是一個懷揣夢想、堅持夢想、實現夢想的人。

他就是著名的愛國華商領袖——陳江和

01

17歲輟學,白手起家開始創業

1949年,陳江和出生在印尼的棉蘭市,父親陳金榮是從福建莆田到印尼打工的華僑,在當地經營一家小店鋪,靠賣零配件和汽油為生。陳江和是家中的長子,在他下面還有8個弟弟妹妹。因為孩子太多,家裡日子就一個字:窮。

就在陳江和17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徹底打破了陳江和一家平靜的生活,體弱多病的父親由於長期操勞過度終於倒下了。作為長子的陳江和別無選擇,不得不從華僑中學退學,放棄上大學做一名醫生的夢想,出來做工,肩負起養家的重任。

由於父親曾合股做過零部件生意,陳江和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租了一間十三四平米的小店面,開了個機車鋪,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陳江和開始是做零件供應商,給石油公司供應機車的零件。

一年後的一天,有一個人走進店來,拿著一張紙,詢問了很多機件的價格。本著薄利多銷的原則,陳江和報了很低的價格。沒想到,陳江和的超低價博得了對方的信任,他順利成為這家石油公司的零件供應商,給石油公司供應機車零件。

陳江和很努力也很好學,在他的經營下,小店的業務擴展到了經銷發電機、煉油廠設備、維修機電、機械等等,有時候還承包一些石油公司的項目做,他的商業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

1967年,18歲的陳江和成立了金鷹公司,主要經營的業務轉向承包石油工程。

踏實、真誠、能吃苦、好學習,這是陳江和打響創業第一炮的關鍵。

1972年,盛產石油的中東國家面對世界石油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大幅提高原油價格,從而引發了第一次全球性石油危機。

但這場席捲全球的資源災難卻給陳江和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當時,全球石油公司的業務都在不斷飆升,正處於蘇哈托總統大力開發石油資源戰略背景下的印尼就更是如此,突然間石油兩塊多美金漲到12塊,石油公司迫切地要求增加產量、大規模擴建,陳江和的設備和工程生意也隨著水漲船高。

對於這來之不易的發展機遇,陳江和不想錯過,20歲出頭的他一個星期工作七天,一天工作14個小時。

辛苦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回報,幾年不到,陳江和就把公司做到了幾十萬美元的資本。

02

第一家工廠誕生,26歲成億萬富翁

他是個有危機意識的人,當別人及時行樂的時候,他考慮的是石油生意還能做多久。在反覆思量之後,他強烈地意識到:走多元化的道路才是通向未來的路。

而恰恰在這時,一個偶然的發現將陳江和的事業引向了新的高峰。

當時印尼在搞原木出口,不少原木賣到發達國家,加工成夾板後再返銷給印尼,這中間利潤相當可觀。

關鍵是現在印尼沒有加工夾板的工廠,如果自己能夠開一個,那麼在印尼就是獨一份。

創業是勇敢者的遊戲,而陳江和異常勇敢。

上世紀70年代中期,陳江和開始籌建自己的第一間工廠——三夾板廠。在當時的印尼,直接出口原木收益快,錢非常好賺,而建工廠、做產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麻煩是肯定的,回報率如何還未可知。在印尼做夾板生意?很多人並不理解他的想法。

但陳江和還是下定了決心。他找到了當時的印尼產業部長申請夾板生產准許證,但這位中將對他當時既可以提升利潤,有促進就業的想法並不認同。畢竟有太多人失敗了……

陳江和信誓旦旦地表示:「建一個夾板廠一般需要兩年,我大概14個月就能建成。」果真,陳江和僅用了13個月就建好了一個投資千萬美金、用工2000人的廠子。

當他向部長報告進度時,半信半疑的部長特地讓人去調查了一番,結果和陳江和所說一致。部長讚許道:「我要向總統報告,讓他來剪綵。」

1975年8月7日,這是一場隆重的慶典,印尼總統率領7位部長來為陳江和的新廠剪綵。

當他們拿起剪刀剪綵的那一瞬間,26歲的陳江和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家工廠終於誕生

不到一年,工廠就擁有2000多名員工。夾板生意為陳江和在印尼商界贏得了尊重,他不僅改變了印尼單純出口原材料木材的局面,還為印尼開發了一個可以帶來附加值的加工業。

彼時26歲的陳江和,已成了億萬富翁。但他並沒有停下自己創業的腳步。

對他來說,不斷追求新的夢想,人生才有意義。陳江和說:「人生做事業,沒有一個盡頭。今天完成了這個目標,明天接著完成另外一個目標,無時無刻不在追求更高、更有挑戰的目標,這就是人生的一個過程。」他要把自己手下的資源變的多元化。

於是,陳江和開始了多元化發展的另外一個夢想——打造漿紙王國,建造科林奇工廠。

03

打造漿紙王國,成印尼首富

1982年,在一次赴芬蘭的考察中,陳江和發現,芬蘭氣侯惡劣,需要從其它地方進口樹木進行生產,卻擁有世界上頂級的漿紙技術。印尼的自然條件和資源條件比芬蘭好得多,只要學習芬蘭的漿紙技術,利用印尼有利的地理、氣候環境來建漿紙廠,應該大有前途。回到印尼後,陳江和即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漿紙王國。

經過一次次實踐和市場考察之後,陳江和設計出了一個嶄新的一體化產業模式——「林漿紙一體化」,立足資源,高效整合資源,將企業做大、做強,並在這條路上勇敢前行。

陳江和選中了一個叫做科林奇的小地方作為漿紙廠基地。科林奇是一個異常偏僻的地方,全都是荒山野地,常住人口不足5萬人,不通電,也不通自來水。

去這樣的地方建廠?!陳江和的想法再次遭到質疑,但敢為人之不敢為就是陳江和的優勢。

短短10年時間,陳江和將漿紙廠附近發展成世界最大的人工速生林基地,還建起了8萬人的社區,從此,那個從前深藏在大山中的不毛之地,成了亞太資源集團的根據地。

1996年,亞太資源集團在紐約上市,籌集到7億美元新資金,集團另向銀行融資13億美元,第一期的擴展計劃即告啟動。

然而世事難料,就在這時候,一場席捲整個亞洲的災難降臨了。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外國銀行以國家信貸評級有問題為由,不再貸款給印尼。陳江和與他的科林奇工廠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

危機面前,陳江和沒有選擇逃避,在家人和員工的全力支持下,陳江和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陳江和出售了他在中國常熟的工廠,籌集約6.5億美元,再把公司儲蓄的約2億多美元,全部投入印尼的科林奇工廠建設,科林奇工廠終於在2001年建成。

亞洲金融危機也讓他汲取了一個經驗,就是天有不測風雲,所以凡事須做最壞打算,以及自問能否承受得起風險,然後就是分散風險。

2006年,陳江和以28億美元的身家首次成為了印尼首富。

如今,這家家無名小店,在陳江和的打造下成為了一家資產達80億美元,全球員工超過5萬名的綜合性跨國工業集團,業務已經擴大到了林漿紙、粘膠纖維製品、棕櫚油加工、能源開發、工程設計、物流、服務業等領域。

04

不忘本,向中國捐贈超3億元人民幣

陳江和的創業之路,遇到的危機不少,但是總能化險為夷。他說,他不怕危機,他覺得有危機才有機遇。

第一次石油危機,他得了第一桶金。

第二次金融危機,他學會了分散風險。

陳江和堅信,只要掌握了資源,就能掌控產業的發展。

他一直致力於林木種植、採伐以及能源資源的開發,掌握最前沿的技術,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有些人認為有了技術就有了一切,陳江和卻覺得,除了技術,還得有能夠將技術商業化能力。只有這樣,才會有投資人給你投資。

2000年左右,他就跑中國市場,當時空氣質量糟透了,他覺得中國不能一直靠燒煤發電,發展經濟一定要顧全環境。

打開金鷹集團的官網不難發現,公司秉承「利民、利國、利環境、利業」的原則發展。

陳江和的辦公室擺著俄羅斯套娃,而套娃的本質就是一個套一個。

就像是他的公司與整個行業的發展一樣,要想賺取利潤,就要懂得與政府、自然和諧相處。

陳江和一直堅信,搞明白這關係,才能搞好企業。

他熱心慈善,5.12汶川地震,陳江和捐出1568萬元;2013年雅安地震,陳江和向災區捐出2000萬元。

歷年來他一共為祖國捐了超過3億人民幣,他雖然出生在印尼,但根在中國,他曾經這樣說:「中國是我的『生父』,血脈相連,源遠流長;居住的印尼是我的『養父』,幫助自己成長,沒齒難忘。

此外,他還成立了陳江和基金會,幫助教育、扶貧、醫療等方面的發展。

陳江和說:「一個人成功需要一定的機遇。世界上聰明人很多,但是沒有機遇他們也難以成功。所以成功以後,我們應該把一部分錢拿出來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回饋和報答社會。

陳江和是個能在危機面前冷靜思考的人,他敢冒險,卻顧全大局。

當記者問道他對年輕創業者的忠告時,他說:

萬事起頭難,不過總要勇敢跨出第一步,腳踏實地、量力而為和不恥下問。遇到風險時要冷靜以對、全面思考,分析風險的本質和根源,加以控制和解決。做事不能等到萬事具備才行動,有機會就要爭取,在適當時不妨冒點風險,否則往往會坐失良機。

註:本文內容整理自騰訊財經、創業邦、新浪博客、創業報、中國青年網、焦點信息網等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告知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何說說 的精彩文章:

16歲白手起家,18歲掙2千萬,25歲成億萬富翁,創業神童的節奏你能跟上嗎?
王健林要帶著800億撤離旅遊業,翻臉比翻書都快的旅遊泡沫,太可怕了!

TAG:小何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