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俄軍臂章文化
2008年開始,俄軍開始實行新的著裝條例。傳統的俄聯邦武裝力量臂章被盾型兵種臂章和部隊臂章代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雙臂章體系,同時伴隨著14條例的推行臂章更為多樣。
俄軍臂章設計獨具特色,可以通過臂章獲知部隊榮譽、近衛稱號等一系列信息,而兵種臂章則巧妙體現了兵種任務,既有傳統的雙頭鷹代表俄羅斯,其中也包含了蘇軍的很多影子。
話不多說,首先我們介紹兵種臂章。
1 兵種臂章篇
部分兵種禮服臂章一覽
自左向右,第一排,國防部、武裝力量、 總參謀部、總後勤部
第二排,陸軍、空軍航空兵、海軍
第三排,戰略火箭軍、空降兵、空天防衛軍
陸軍底色採用傳統禮服顏色波浪綠, 空軍天藍, 海軍黑。
注意臂章邊線顏色,以海軍為例,底色統一為黑色,白色邊線為艦艇勤務和航空勤務使用,岸上勤務使用紅色邊線。
臂章均為盾型臂章,通過底色進行大類劃分,頂部РОССИЯ意為俄羅斯,邊線體現兵種顏色(比如邊防軍一萬年不變的原諒色),中間以雙頭鷹表明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的身份,雙頭鷹爪中握住的物品表示具體兵種。
如陸軍以劍和炸彈作為標誌, 空降兵的炸彈帶有飛翼 ,空軍腳踩螺旋槳,戰略火箭軍手握長箭,海軍則以船錨作為背景,總參則帶有皇冠表示指揮機構身份。
兵種臂章實物
在這張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野戰保護色臂章(左側)。中部偏下的空降兵、空軍、空天防衛軍禮服臂章以及上方的陸軍部隊常服臂章。
這體現了從蘇聯開始的配飾慣例,野戰採用保護色配色,常服禮服採用彩色刺繡。
而空軍部隊非航空兵勤務則採用陸軍綠底色作為常服臂章顏色,以兵種色藍線作為邊線,依舊可以和空軍區分。
空降兵常服臂章
2 部隊臂章篇
在蘇聯時期是沒有部隊臂章存在的,即使是儀仗隊和克里姆林衛隊也只是使用刺繡的陸軍或克格勃臂章,辨識部隊要靠部隊的榮譽紅旗。
而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學習西方引入了部隊臂章文化 ,而將俄羅斯文化與蘇聯時期的部隊榮譽相結合,產生了獨具特色的俄羅斯臂章體系。
下面以一些具體案例來分析。
第二塔曼摩步師臂章
在1943年 該師獲頒塔曼師榮譽稱號,在臂章上部有 Таманская字樣,臂章周圍以聖喬治絲帶環繞, 表明其近衛部隊的身份 ,底部以三種勳章綬帶環繞,表示該師曾獲得的紅旗勳章 、十月革命勳章、蘇沃洛夫勳章,中部以樹枝環繞五星(即蘇聯摩托化步兵領花)表示其摩托化步兵師的身份,以雙劍為背景象徵武力。
SSO總參特戰中心臂章
這是14條例增補版的野戰方形臂章。SSO臂章以俄語字母C作為底襯,象徵特戰部隊的身份,以弓弦上的箭代表隨時準備行動,飛翅代表其多種綜合行動能力。
東部軍區憲兵
東部軍區憲兵的臂章以盾牌打底,象徵屏障,盾牌中內嵌升起的太陽象徵東部軍區——日出之地,以劍和束棒象徵武力與法律,體現其憲兵部隊的身份。
南部軍區憲兵
構圖要素是一致的,只不過和東部軍區憲兵相比將日出之地換做高加索服役勳章和雪山,象徵守衛高加索的南部軍區。
北方艦隊第61海軍步兵旅
第61海軍步兵旅隸屬北方艦隊,其綽號白熊。曾經參加第一次車臣戰爭,其曾榮獲部隊紅旗勳章,因此臂章上安置了Киркинесская字樣和紅旗勳章綬帶,以海錨作為打底體現海軍步兵身份。
東部軍區常服臂章
東部軍區下轄太平洋艦隊和航空兵部隊,因此在日出之地背景上安插了太平洋艦隊徽章。其曾榮獲列寧勳章和紅旗勳章,下方安置了兩種勳章綬帶,以紅色邊線作為陸軍兵種識別色。
近衛257庫班河哥薩克山地突擊團臂章
作為一隻哥薩克部隊,恰西克馬刀是他們最顯著的標誌。背景以降落傘和群山表示其山地空中突擊團的性質,周圍以喬治絲帶環繞證明其為近衛部隊,紅星勳章綬帶體現了其部隊所獲榮譽。
綜上:俄軍臂章具有顯著的部隊特色,充分體現了部隊所獲榮譽、部隊性質及部隊歷史,體現出了蘇聯對整個俄軍體系留下的深刻烙印,繼承了蘇俄制服文化的大量傳統。


※我是消防員,代碼119!——「我是消防員」體驗營第2季活動記
※Maxpedition AGR XBP水瓶附包
※神秘牧場Scree 32L 背包使用體驗
※Helikon赫利肯UTL 格子布戰術褲 MC色到貨
※二戰美軍憲兵銅哨
TAG:戰甲軍品資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