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一位平民登上偉人走過的台階,這位漂亮女兵來這裡,是邂逅,還是約會?

第一位平民登上偉人走過的台階,這位漂亮女兵來這裡,是邂逅,還是約會?

天安門位於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宏大。明清時,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建國後,經歷幾十年的變遷,天安門城樓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隔長安街相望,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國家盛大慶典在這裡舉行而為世人矚目。

在六七十年代的天安門廣場上,解放軍戰士手拿小紅旗,是在準備迎接外賓,還是參加重大主題慶祝活動?

1957年國慶節,首都文藝團體的雜技演員,一邊表演一邊通過天安門廣場,觀者如潮,遊人如織。

1958年國慶節,天安門廣場上的舞龍隊伍。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到處是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景象。

老師帶著少先隊員經過天安門廣場。

遠道而來的紅衛兵,在天安門廣場列隊。從衣著上看,他們可能來自偏遠的農村地區。

一位女兵和一位穿著鋥亮皮鞋的幹部模樣的青年,來到天安門城樓前,他們是老同學、老熟人在這裡邂逅相遇,還是一對戀人來到這裡約會?

1988年1月1日,天安門城樓正式向中國平民百姓、向世界的廣大人民開放。各大通訊社都播發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消息。

1988年1月1日,早晨7點多,天安門登樓售票處前,75歲的商場退休老會計高錫武,第一個站在了售票窗口前。9點整,歷史上第一張天安門城樓參觀券售出,票價10元。 2008年,高錫武(右二)和第一位以普通遊客身份登上天安門城樓的外國人卡特(右三)再次相聚在天安門城樓上。

我的老父親和老母親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

我和單位的同事在天安門廣場留影。

如今,天安門城樓每天的參觀遊客依然絡繹不絕。包括天安門廣場的一切,國家的盛典,人民的榮耀,時代的更新,社會的嬗變,隨著整個國家的脈搏起伏跳蕩。斗轉星移之間,無聲地見證了國家的開放和進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足音也漸行漸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也論今 的精彩文章:

紅樓難得好男人,行俠仗義,以德報怨,尤三姐為他香消玉殞值不值?
元迎探惜,賈府四大小姐中,哪一位戳一針也不知道喊聲疼?
他是開國中將中最早升任大軍區司令員的,見了毛主席都敢說段子
大會宣布閉幕,毛主席腿疾站不起來,代表們不走,周總理說了一句話
毛主席親自挂帥起草憲法,還請了語文顧問,有人建議命名為「毛澤東憲法」

TAG:談古也論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