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這是一個極度考驗家長、又無法在書上找到答案的育兒難題,如何正確使用微信家長群?

幼兒園開學前,老師家訪,把我拉進了一個叫做家長群的神秘組織,一開始我是有點激動的,畢竟身份升級了:咱也是能開家長會的人了!

當時我還沒意識到……

一朝入群深似海,群里全部是戲精。

1

最近網上有個吐槽家長群里戲精的熱帖,源於生活、真實再現了大多數家長群的生態。

看了覺得膝蓋中箭。

開學當天,家長們就在群里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作文大賽,針對圍繞「開學見聞」和「感恩老師」兩大主題各抒己見。

文如泉涌,詩如尿崩。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不會寫詩的,拼字數!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這位家長,湊夠800字真的不返還學費)

還有主動給自己家小孩加戲的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奶奶戲精退散,英語戲精來了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逃過了開學攻擊波,沒兩天又迎來了教師節刷屏風暴。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一點原創精神都沒有!每個家長都排隊發,內心戲大概是:我不發會被老師記本子的!敢問老師被刷屏一上午真的愉快嗎?讓不讓人過節了。

2

刷屏風暴出現在教師節、中秋節、春節(包括但不僅限於各類節假日)也就算了,它甚至每天都會出現!

我的家長群就是這樣。

剛開學的幼兒園小班,老師體諒大家擔心不安的情緒,每天會拍一段小視頻發到家長群里。

這樣的視頻我特別珍惜,每天都會瞪大眼睛找自己的娃,30個孩子的班級,有時候被老師拍到的可能就只是個後腦勺,可是看個後腦勺也安心啊!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然後,家長群就會瞬間被以下評論淹沒:老師辛苦啦、活動好棒啊、寶貝真開心啊、怎麼沒看見我家寶寶啊、我家寶寶好像熱了老師幫忙脫外套啊、我家寶寶冷了老師幫忙穿外套啊、我家寶寶怎麼沒參與是不是不高興了啊……循環滾動播放。

為了不錯過老師的通知和視頻,每次都要刷半天消息才能翻到也就算了,最怕的,是家長群里的撕逼。

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同學小米有四個群:有老師的家長群、沒老師的家長群、有老師的家委會群、沒老師的家委會群,「前兩天討論給老師送禮發錯群,拚命撤回,緊張得我啊!」小米說,心累!

有一天終於出事了。

A家長和B家長開始在群里討論起寶寶不適應、上學哭鬧的情況,有C家長跳出來表示「支持老師、理解老師、不要傳播負面情緒」,然後家長們就開始戰隊,一邊說A和B負面,一邊說C馬屁精……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聽說這架從線上吵到了線下。

老師: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3

所以,我們需要從根源上正確認識家長群。

雖然它叫家長群,但是請不要誤會,它並不是一個讓家長交流的地方。在家長群里當網紅也好、拉幫結派也好,有意義嗎?沒有。

不要自戀,不要自嗨,不要在家長群里滿足社交需求,以及不要把家長群當成曬娃朋友圈。在孩子上學期間,你真正需要幫助他維護的是師生關係,所以使用家長群真正的重點只有四個字:配合老師。

有經驗的老師會提前聲明自己對家長群的管理風格,跟隨老師起舞就好,不要給自己加戲。

你在家長群里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我的幼兒園老師在第一天家長會就非常嚴肅提醒:有問題私下反饋,有時候家長沒搞清狀況就發到群里,家長一討論事情就發酵了,影響非常不好。

感覺老師是吃過苦頭的,所以家長群管理要開頭就「立規矩」。

一般來說,家長群的主要功能是布置作業、發通知、發照片,如果不是老師要求收到請回復,真的沒必要刷屏。

其實,老師並不需要一個氛圍活躍、動不動就討論得熱火朝天的家長群。

最近看熊太行的關係攻略課程,裡面有個對家長和老師關係的總結,深以為然,和大家分享。

大部分老師對家長的要求只有三句話:

  • 我說的話一定要記得;

  • 孩子有什麼問題一定要先跟我溝通;

  • 一定別給我製造麻煩。

做到這些,比送什麼禮物效果都好。

如果你覺得我這點淺薄經驗不靠譜的話,重量級的專家觀點來了。我和擁有眾多家長群、長期戰鬥在幼兒園管理工作一線的,金牌園長曹宇進行了一次隔空對話。

園長說

這位家長,你說的幾點我認同。

(嗯,也很欣賞你的幽默感)

確實,家長群的社交功能是需要弱化的,畢竟老師沒有時間一直看手機、回信息,而且很多幼兒園是明令禁止教師當班時間攜帶手機進入教室的。

老師給家長群立規矩,的確是出於實際工作和管理經驗。

舉個例子吧:有一次,孩子回家說了句「老師按我頭了」,家長們就開始在群里討論得群情激奮、說老師體罰孩子,群里短短兩小時的發酵,打了各種投訴電話,還有從事新聞工作的家長揚言要曝光——等老師忙完看手機,才發現事情已經「搞大了」。

其實真相是什麼呢?只是老師獎勵每個寶寶小貼畫,讓寶寶自己選擇貼在哪裡,那個寶寶想貼在腦門上……如果那個家長能先跟老師直接溝通,完全可以避免後面那一整齣戲。

我想跟家長們分享的是,不管加入了多少個群,要記得出發點是為了寶寶的發展、做對寶寶有意義的事情,有效利用家長群中的信息,讓我們一起共同促進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