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腳趾疼痛,警惕痛風 腳部疼痛的13個疾病徵兆,一定要知道!

腳趾疼痛,警惕痛風 腳部疼痛的13個疾病徵兆,一定要知道!

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一根艾條可治療失眠,便秘,減肥,美容,暖宮,助孕,體虛體寒,腰頸肩腿,乳腺,消化不良等400種疾病,做艾灸為家人健康保駕護航,艾與不艾的區別堅持3個月就顯現出來。

長按指紋掃描處識別圖中二維碼點關注

人體是一個很奇妙的結構,每個部位就像是一個個精妙的儀器,同時承接運轉著,所以身體中有任何部位發生變化,都有可能預示著某種疾病的發生。小善發現,其實很多疾病到來之前都是有前兆的,如果能實時關注身體的各種細微變化,在危險來臨之前扼殺在搖籃中,就能更加健康快樂的生活了。

尤其是我們的手部和腳部,發生一些細微變化時常常難以察覺,但是一定不要小看這些變化,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發生的前兆,所以一定要重視,下面艾妹就來為大家揭秘腳部變化的危險信號!

一半以上人有腳病

數據顯示,人的雙腳一生平均要走12.5萬公里,每走一步要承受3~5倍的體重。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每兩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腳病,成年人患病比例更是高達75%。

我國腳病發病率高,臨床數據與調查數據基本吻合。

很多人不注重腳部的衛生與護理,不洗腳、一雙鞋襪穿好幾天也不換一次。

有的女士穿高跟鞋,腳在狹小而變形的空間中得不到應有的放鬆,導致足癬、過敏、高弓足、足底筋膜炎等表層疾病。

有些表面看似輕微的腳部疾病,背後隱藏著內在疾病,由於人們缺乏腳部保健意識,患者們並不知道。

13個腳部癥狀別忽視

人的腳有26塊骨頭、33個關節,100多條肌腱肌肉以及很多聯繫心臟、大腦、脊椎的神經和血管,其外在表現的不同尋常,都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

1、腳抽筋

脫水通常會導致肌肉痙攣,同時,缺乏鉀、鎂和鈣元素等營養元素也會導致痙攣。

2、大腳跟根部疼痛

大腳趾根部疼痛可能是足部關節炎的信號,這時一定要警惕痛風。痛風造成的疼痛非常劇烈,必須趕快就醫。而得了痛風的人要非常注意飲食,盡量別吃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動物內臟、海鮮。有飲酒習慣的,還必須戒酒。此外,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現風痛。

3、腳趾甲發黃

真菌感染容易導致腳趾甲變黃增厚;此外,患有呼吸道疾病、淋巴水腫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導致腳趾甲發黃。

4、腳踝腫脹

當心腎病。腎臟腎具有吸收、排泄營養物質、代謝產物作用。一旦工作失常,體液就難以及時排出體外,導致浮腫,腳部腫脹最為明顯。

5、腳上總是發涼

可能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素是調節新陳代謝的主力幹將,其分泌不足會導致新陳代謝和體溫調節出現異常,身體產生熱量的能力大受影響,致使手腳冰涼。

6、腳干

當心血液循環障礙。腳部皮膚乾燥的罪魁禍首不僅僅是腳癬或過敏,很可能是血液循環不暢所致,使腳部無法接收足夠的供血。

7、腳傷難愈

頑固的潰瘍是糖尿病的嚴重預警信號之一,其關鍵原因是血糖水平升高會導致神經受損,削弱出汗功能和癒合能力,導致「糖尿病足」,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感染甚至截肢。

8、麻木

麻木多與神經病變有關,如果你的腳時常出現麻木感,這可能是由於足部、腳踝或後背的神經萎縮所引起的。

短暫發麻可能是鞋子太緊造成的,不必擔心。

9、腳趾甲

觀察你的腳趾甲,有沒有白色的半月牙,如果每個腳趾甲都是粉嫩的顏色,趾甲底部有1/5的月牙,就是很健康的腳趾甲。

趾甲顏色發白:很可能是貧血、營養不良,需要增加營養。

趾甲上面有縱行的紋路:那就說明你的身體極度疲憊,機能及抵抗力已經降低,要注意休息。

10、腳部有黑痣

黑色素瘤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包括腳趾,所以檢查皮膚時不要漏過雙腳,一旦有不明原因的黑痣出現,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

11、腳趾無毛

腳趾上的毛髮突然變禿,很可能是外周動脈疾病(肢體末梢沒有獲得充足的血液)所致。

外周動脈疾病是心臟病或中風的重要警示信號,因為腿部動脈堵塞通常與身體其他部位的血管堵塞有關。

12、腳趾又圓又扁

謹防心內膜炎。這是小血栓破壞腳趾甲下,小心肺癌或心臟病。肺纖維化和肺癌等肺病會導致血液流向腳趾甲小血管,引起組織膨脹,從而導致腳趾更圓更扁(臨床上叫杵狀趾)。

而心臟病、肝病和消化系統疾病以及某些感染也會導致腳趾變形。

13、腳趾甲下出現紅線

謹防心內膜炎。這是小血栓破壞腳趾甲下毛細血管後導致血管破裂的結果,心內膜炎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

秋季艾灸腳上開關,一年少生病!

人體各器官在足底的定位,就是這些器官在足底的反射區。在反射區出現的生理變化和病理變化的陽性反應物,就是治癒疾病的特效治療點,也叫作足底的生命密碼。

1

湧泉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足趾屈曲,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湧泉穴的主治疾病為: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症、腎臟病等。

2

太沖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此穴。

太沖穴的主治病症為:肝臟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生殖系統疾病。

3

行間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行間穴位於足背側,大拇趾、二趾合縫後方赤白肉分界處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邊緣。

行間穴的主治病徵為:宿醉不適、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臟疾病、腹氣上逆、肋間神經痛、月經過多、粘膜炎等。

4

太白穴

取穴時,可採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勢,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為:胃痛、腹脹、吐瀉、痢疾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5

崑崙穴

崑崙穴位於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或足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崑崙穴的主治疾病為:頭痛、腰痛、高血壓、眼疾、怕冷症、腹氣上逆、腸結石、下痢等。

6

太溪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勢,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為:腎臟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濕痛等。

7

內庭穴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在足背第2、3趾的趾蹼緣略後一些(約半橫指)的地方,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本穴。

內庭穴的主治癥狀為: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齒齦炎、扁桃體炎、跖趾關節痛等。配合谷主治牙齦腫痛;配太沖、曲池、大椎等主治熱病。

灸一灸腳就能治幾種病

從經絡學的觀看點,人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腳部不僅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的終止處。這六條經脈之根都分別在腳上的6個穴位中。僅足踝以下就有33個穴位,雙腳穴位達66個,佔全身穴位的十分之一。

足底上面的湧泉穴,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有補益腎氣、引火歸元的作用。艾灸湧泉穴後效果最明顯的就是改善失眠與調節高血壓,同時對中風病人的恢復也有良好的作用。

1、防治神經衰弱和失眠。

2、防治高血壓: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通絡活血,調節內分泌系統,清除血管壁上的血脂,排除血管垃圾,增強血管彈性,促使血流通暢,從而使血壓平穩。

3、防治風濕關節炎:能促進血液循環,通絡活血,祛寒消炎,長期堅持溫灸對風濕性關節炎有很好的理療效果。

4、防治腿麻木:疏通腿部經絡,消除腿腳麻木。

5、防治糖尿病:堅持使用腳灸儀可調節內分泌,使胰島細胞康復,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6、防止腳氣、痛風等症。

7、防止各類婦科疾病:如宮寒、月經不調等症。

足底"艾灸+按摩"消除疲勞,刺激腳底穴位,達到有病治病,沒病保健養生,按摩+灸腳後使人感到身心愉快;

請看王醫生為大家示範的腳底艾灸;

國慶雙節期間贈送15根艾條+1個盤子+2個滅火帽+全息圖

如果需要產品詳細情況:

1、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2、取穴方法和保健知識

3、艾灸知識和禁忌知識

4、退換貨服務

5、產品售後服務

很多艾友會遇到各類問題:

艾灸如何操作,怎麼取穴,怎麼注意,灸前灸後,飯前灸好,還是飯後灸,一天到底可以艾灸幾次,我肚子痛,怎麼灸,我眼睛痛怎麼灸,我膝蓋痛怎麼灸,......別著急

快來找小善(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添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風 的精彩文章:

搞定痛風,就用九招
不開刀也能消除痛風石,真的那麼神奇嗎
痛風患者的用藥指南
尿酸高,危害不只痛風!這些方法快速降尿酸,醫生都說好!
痛風?該注意了,不要讓它影響了你的生活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