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每隔12萬年就要開天闢地輪迴一次?為何會有如此奇葩的設定?
在《西遊記》的諸多設定中,開篇有關天地萬物生滅的設定最為奇特。
原文說:「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繒而萬物否矣。」
《西遊記》的宇宙觀非常奇特。它認為,宇宙是在不斷的毀滅與重生中反覆運轉。就如一天有十二個時辰一般。每天的亥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亥時過去,就是子時,子時開始有了陽氣,萬物有了生機,之後天色越來越亮,日出,日中,日落,最終恢復到黑暗。每天周而復始。
同樣,西遊世界每隔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也要經歷一次由黑暗到光明,由生到滅,由滅到生的轉換。
當宇宙運行到十二萬年左右時,就彷彿是一天中的亥時。那時候萬物毀滅,天地歸於混沌,只有極少數天尊以上的高手才能存活——像玉皇大帝就經歷了一千七百五十次天地生滅大劫。
在經歷了混沌時期後,有大神會開天闢地,世界重新煥發生機。在最初的一萬八百年,形成了天。過一萬八百年,形成了地。再過一萬八百年,出現了人類以及各種生靈。
西遊取經故事所處的時代,只是天地運行諸多紀元中的一個。
在本次紀元中,「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是盤古大神開闢了天地,並且出現了三皇五帝,有了夏商周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等等文明。
原作者為何要給西遊世界做出這樣一個設定呢?
首先,是受佛道,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影響。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骨子裡是一個典型的儒生,不過,《西遊記》中也出現了大量的道派與佛派人物。加上老子的《道德經》在中國流傳甚廣,宋明理學也大量的融入了道家與佛家的思想。由此,西遊中體現一些道家、佛家的宇宙觀,就可以理解了。
《道德經》中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與道家追求現世不同,佛家講究因果,注重來世,輪迴觀點是其重要思想。
西遊世界的宇宙觀恰恰融合了以上觀點。
其次,萬物有生就有滅,有盛就有衰。
西遊中常說一位仙人「壽與天齊」,那麼,問題來了,天的壽命是多少呢?
很早之前,道家就對於所謂長生有著獨特的理解。就如《莊子》雲,上古有大椿樹,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一般來說,樹的生命都很長,許多樹都可以活個三五百年。這大椿樹的壽元則更長。它活一年,相當於我們這個世界運行兩萬四千年。在人類看來,這大椿樹自然是長生不老,壽與天齊了。可是,在大椿樹自己看來,或者在比大椿樹更高級的生命看來,十萬年,數十萬年,甚至百萬、千萬年,也不過是等閑而已。
因此,就算是在凡人看來亘古不變的上天,壽元其實也是有盡頭的。只是它的壽元,在人類看來是無限長而已。
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天地萬物生滅的這個觀點,可以更好的解釋西遊世界中的許多謎團。
比如,書中說盤古開天闢地,卻又說老君是開天闢地之祖。若按照傳統宇宙觀,那開天闢地的只能有一人,非此即彼。可結合天地生滅的觀點看,問題就不存在了。
最佳理解是老君是這個宇宙最初的開天闢地者,盤古則是取經故事發生的這個紀元的開闢者。
比如,書中說「天上一日,下界一年」。不少作家都結合孫悟空上天庭的種種情節,證明所謂「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是個謊言。畢竟天界時間流速是人間的三百六十五倍。孫悟空經常在天上一呆就是許久。即便只是五分鐘,按倍率換算,人間早過去一天了。
在我看來,判斷一個設定有沒有錯,關鍵看它能否為整部書服務。「天上一日,下界一年」的觀念,不禁符合千百年來民眾對於仙界不同凡俗的認識,同時又符合西遊原著中體現的生存規則。
因此,在此前的文章中,我提出,西遊世界中大天尊設定天上一日,下界一年,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滅仙!
仙人修仙是為了獲得長生,可是長生就要佔據、耗費大量資源。一旦高等級仙人多了,那麼資源就會加速損耗,戰爭與毀滅也就在所難免。
天地每隔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就毀滅重生一次,其目的也是如此。
每隔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三十三重天各大界面的生靈必然達到一個巔峰,若無限制的孕育生長,資源就會被徹底耗盡。於是,將一大波生靈毀滅,甚至草木山川重整,使得原來世界的生靈、草木都變成新世界的資源。如此一來,世界的徹底滅亡將可以大大延緩。
深入閱讀「——天上一日,下界一年」,隱藏著何等恐怖的真相?已發微信公眾號:葉之秋讀書


※西遊霸氣如來佛一生最憋屈的是啥事?為何要認仇人孔雀做母親?
※西遊如來佛如何擊敗燃燈成為新任佛祖?玉帝為何要宣召如來降妖?
※封神唯一號稱千戰千勝的姜文煥,為何始終打不下遊魂關?
※西遊無底洞老鼠精本是佛派有編製仙人,地位比十八羅漢還要高?
※西遊老鼠精擁有什麼奇特天賦,讓佛派四位天尊高手爭搶?
TAG:葉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