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與永恆——丁亞平攝影作品賞讀
丁亞平,一個乘著攝影翅膀飛翔的人。他的名字被更多的朋友所熟知。
他在縣法院工作。近幾年,他用手中的相機宣傳法院、宣傳法官、宣傳法律,在人民法院報、新華日報、鹽阜大眾報、阜寧日報等報紙上發表了大量的攝影作品。
如今,年屆半百的丁亞平,不論是法院內部組織的活動,還是阜寧社會各界舉辦的盛會,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
他被人們譽為是一位聚焦時代變遷的攝影師。
一股執著前行的精神和不怕吃苦的勁頭,伴著有現代元素的攝影技術,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優秀的攝影作品。
他把目光投在生他養他的這塊土地上,家鄉阜寧的變化和幸福的百姓生活,是他拍攝的重點視角。
從金沙湖的秀水到喻口古鎮的風采,從射陽河兩岸的夜景到城南新區的面貌,從馬家盪的自然風光到廟灣古城的人文軼事……都被定格在他的畫面里,成為一段歷史的永恆記憶。
充滿激情和鄉情的丁亞平,他用光線和投影交錯成一幅幅充滿生命活力的圖像。
這一幅幅鮮活的圖像,既有小城故事裡的凡人小事,也有自然風光里的人文文化。看上去普通無奇,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的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和阜寧人追夢的腳步。
《金沙湖之夏》、《馬家盪秋日》、《古鎮廟灣》、《喻口新韻》、《射河春曉》、《城南之春》……
他用獨特的攝影語言,為我們推介出一個魅力四射的全國百強縣——阜寧。
使我們在他的這份追求中,見到了一個騰飛的阜寧。
一草一木、一溝一壑、一橋一路,家鄉的每個自然的小景,都能被他用照片解構成一幅令人心動的圖畫,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個美麗阜寧的符號象徵。
綠色的阜寧,是我深愛的家鄉,光榮的老區,是我心靈棲息的精神家園。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解,丁亞平的攝影作品是一首禮讚阜寧的詩歌。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任選一幅,都能找到表達的主題。
這裡是金沙湖,濃濃的晨霧隱約可見的鳥島顯得有點神秘,迎著微風,他打開三角架,等待最佳瞬間的到來。
他已不止一次來到這裡,透過鏡頭在尋找湖光美景,每當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都會有一種按捺不住一股莫名的激動,萬千神姿的金沙湖,使他忘記了一切,一次次地零距離接觸,令他對家鄉阜寧更加地熱愛。美麗的金沙湖,我可愛的阜寧,她不僅留在底片上,更深深地印在老丁的心裡。
這裡是喻口,一個頗有江南風格的江北古鎮。為了拍好《喻口古鎮》,他突破傳統的簡單,局限的宣拍方式,運用寬泛的視角,將通向古鎮的迎燕橋作為近景,讓古鎮的建築在鏡頭的遠處生輝。這樣巧妙的構圖,不僅為喻口古鎮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而且也為讀者帶來探尋古鎮韻味的慾望。
這裡是七彩阜寧農業公園,是攝影家的藝術天堂。看不夠的美景和拍不完的景物在等待著丁亞平。
喀嚓!喀嚓!《瓜果飄香》、《石榴紅了》、《碩果累累》等一幅幅既真實又創意的攝影作品就這樣誕生了。
情透自然,醒目深邃的畫面,為你傳遞的不僅是一種農科的奧妙,更是一種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理念轉變的啟示。
也許,攝影家的初心是通過攝影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沒有更高的目的。但客觀上一幅優秀的作品會給讀者包括作者在內的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穫,那就是喚起人們對未來前景的嚮往。
現代攝影是時尚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攝影風格與時代息息相關。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詩情畫意成了當下攝影作品的流行風格。當你細心品味丁亞平的攝影作品時,你會發現,他的作品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具有清新淡雅的特點,顯現出他浪漫和自由的藝術價值觀。他擅長用個性的表達方式來實現一個多元時尚的目標追求。他的具象思維是新潮審美理念的表現,尤其在人物肖像的拍攝上較為突出。
如《棧橋倩影》、《旗袍素女》等作品,照片中的人物,曲線的身材,飄逸的秀髮,妝面素雅,簡潔大方,既有著古典的色彩,又具備時尚的氣息。是青春主題與畫意風格的完美統一,使讀者形象直觀地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國人裝束的豐富性,從而從側面折射出太平盛世的人民過著五彩斑斕的幸福生活。在丁亞平的作品中,還有一部分是直接表現阜寧地方民俗文化的寫真作品。這些作品接近百姓需求,它來源於民間,取材於百姓生活,有著濃郁的喜慶氣氛,是廣大人民群眾特質、精神文明的真實反映。如《喬遷》、《花好月圓》等作品,情境自然明快,人物造型真實大方,色彩豐富,搭配協調。既有思想性,又有趣味性,具有正能量的宣傳作用,深受大眾喜愛。
從丁亞平的攝影作品的整體來看,他的成功點在於理念與創意的時新。作品貫穿了個性和多元的融合,傳承和創新的結合,風格和潮流的融合藝術構想。在拍攝的技術上,形成了他自己的獨特風格,他不拘泥於單一的表現手法,根據新聞、紀實、寫真、風光、人文等不同的主題需要,靈活運用拍攝技巧,通過場景設計和光影條件,在照片的韻味上做文章,努力表現出最陽光的一面,以期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丁亞平今後的攝影作品,在現有水平上繼續走下去,緊隨著社會發展的步伐和滿足畫意時代的需要,會拍出更多充滿詩意的精品力作。讓每一個美麗的暖意在他的手裡都能成為永恆的歷史記憶!


TAG:江蘇菜鳥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