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內向的孩子沒毛病,請不要強迫他們變開朗

內向的孩子沒毛病,請不要強迫他們變開朗

內向的孩子沒毛病,請不要強迫他們變開朗

文/舟舟

— 1 —

早上,我在幼兒園門口接待小朋友入園。

「可可,早上好!」我熱情地跟可可打招呼。

「早上好!」可可有些靦腆,低著頭,聲音很小。

「你要說大點聲音,你說這麼小,老師怎麼會聽到?」

可可媽媽轉過頭來跟我說,老師我家孩子太內向了,不愛說話,要是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活潑開朗就好了。

最近,經常有家長跟我說,老師,我家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你多引導引導他,讓他性格變得外向些。

我們班上有個叫樂樂的外向孩子,特別招人喜歡。

每次遠遠地看到熟人,都會揮起小手,特別大聲地打招呼。大家都說,她臉上洋溢的笑容,會感染每一個人。

教師節那天,她親手做了小禮物送給幼兒園裡每一位老師,她說這是她對老師的愛。

請小朋友上台表演的時候,她總是第一個舉手。其實她唱歌經常走調,但她絲毫不在意,落落大方的樣子特別吸引人。

她應該是大多數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出門見到陌生人可以甜甜地跟他們打招呼;在不熟悉的場合,也能侃侃而談,從不怯場。

內向的孩子沒毛病,請不要強迫他們變開朗

— 2 —

內向≠不會交際

可很多孩子跟樂樂相反,他們的性格很內向。

很多人覺得內向就是性格孤僻,不好相處,一個人獨來獨往,身邊沒有朋友。

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

外向者有外向的好處,但內向的人,也有許多長處。

外向者喜歡與人交往,能夠侃侃而談;但內向者善於傾聽,他們大多是優秀的觀察者,可以從對方的言語中,了解關鍵信息,從而得知對方的真正想法。

說內向者不會交際,這其實是個天大的錯誤。

內向≠沒出息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

外向的人,覺得外向是一種性格;

內向的人,覺得外向是一種優勢

大家對內向普遍存在著偏見,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外向才會受歡迎,內向的孩子走入社會,會被排斥甚至淘汰。

美國心理學家做過調查,40%的美國公司高管都是性格內向的人,並且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有很多足以撼動世界的名人都是內向性格。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

美國社交軟體「臉譜「創始人扎克伯格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

蘇珊·凱恩認為:雖然外向者通常會在公共領域獲得領導權,但內向者則會在理論和美學領域獲得話語權……

領導力並不只誕生於社交情景中,同樣會產生於更多的孤獨情景中,比如在發展新技術、創造新哲學、撰寫深刻的書籍以及在科學領域有所突破。

心理學把人的氣質類型分為四種,分別是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

通常我們所說的外向型,是指多血質和膽汁質。這兩種氣質類型的人通常有朝氣、熱情、活潑,喜歡與人交往,但是注意力容易轉移,情緒有時會衝動。

內向型的孩子通常是粘液質和抑鬱質。他們表情靦腆,多愁善感,缺乏熱情,但是善於克制忍讓,注意力不易轉移,思想透徹。

這四種氣質類型沒有好壞之分,各有優點與缺點。在社會中,無論是哪種氣質類型的人,都是可以被認可與接納的,他們也都能找到適合各自的職業。

內向的孩子沒毛病,請不要強迫他們變開朗

— 3 —

我們不能強求蘋果樹上結出梨子,而是應該讓蘋果樹結出的蘋果更甜更脆。

教育也是一樣,我們必須尊重孩子的秉性,並加以引導。強行改變一個人的天性,讓內向的孩子向外,是非常殘忍的一件事情。

當家長逼著孩子跟不認識的人打招呼、當眾表揚才藝,看到孩子臉上無措甚至痛苦的表情,我都覺得特別心疼。

在家長眼中,這是一件特別小的事情,但是對於內向的孩子而言,卻特別難做到。他們的心情不被家長接納,甚至還要被貼上「孤僻」、「不禮貌」的標籤。

班上有幾個內向的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看到我都是淺淺地笑一笑,特別害羞。

我並不強迫她們,也沒有催促,每次我都會熱情地和她們打招呼,給她們做示範,同時也建議父母在家裡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禮儀。

現在,她們入園一年多了,依舊很文靜。她們會跟幼兒園的老師微笑問好,聲音小小地,有時候還會低著頭不好意思看你。這是她們的特點,我們需要順應著去養育。

內向的孩子在社交上更弱一些,我們應該給他們足夠多的時間來適應環境,以身作則地影響孩子。

如果,你也有個內向的孩子,請接納他的性格,最大化地發揮他的優勢。

世界需要內向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