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完這17部國際大獎繪本,從此挑書不問人!建議收藏

讀完這17部國際大獎繪本,從此挑書不問人!建議收藏

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其實是一種故事性教學的模式,它十分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借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進行教學的方式,有利於吸引小學生易分散的注意力,激發和維持他們濃郁的學習興趣。為了弄明白有趣的故事情節,小學生會儘力地調動注意力做到認真地聆聽,從而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培養英語學習的語感。

小學英語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過程,都充滿著濃郁的情感因素。可以說,情感活動滲透在小學英語教學的方方面面,情感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徑。而繪本這個給學生帶來強烈美感體驗的藝術品,更是將豐富的情感渲染得濃郁醇厚。

英語情感教學是指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以情感學教育理論和教育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在充分考慮英語認知因素的同時,針對學生的情感心理發生特徵,著意突出語言特點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綜合融會教學流程各個構成要素,充分發揮情感的動力調節作用,激發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從而達到使學生知情並進,形成健康個性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

面對種類繁多的繪本,很多媽媽不知道如何挑選,選擇獲獎作品是一個快捷方法。在眾多與繪本有關的獎項中,凱迪卡大獎是含金量比較高的獎項之一。該獎著重作品的藝術價值、特殊創意,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另一種可能,至今已有七十餘年歷史。

今天搜集整理的是2000-2017年的凱迪克大獎金獲獎作品,並標註了適讀年齡,一起來看看您的寶貝讀過幾部吧。

《約瑟夫有件舊外套》(2000)

舊外套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變成精彩可愛的小東西,縫縫補補多次,可以變為領帶,也可以變為背心。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隨著衣服上的補洞越來越多,書頁上也出現越來越多的「洞」。 只要翻動一頁,就自然地意識到約瑟夫的外套又破了一個洞,透過這些洞與繪者充滿想像力、有趣的細節,交織成這本令人驚奇的繪本。

適讀年齡:3-6歲

《如果你想當總統……》(2001)

該作品將美國過往總統以各種各樣有趣的角度介紹給讀者。當總統有好處有壞處,總統都叫什麼名字,他們出生的房子、體型、身高、年齡、個性、外表、兄弟姐妹、血緣關係……林林種種,都是從普通人的角度來講總統的趣事逸聞,讀來親切幽默。

適讀年齡:3-10歲

《三隻小豬》(2002)

還是經典的三隻小豬的故事,這一次大灰狼吹房子的時候,不僅把房子吹倒了,還把小豬吹到了故事之外!三隻小豬經歷的每個故事都用了不同的字體和畫風,大衛·威斯納獨具匠心的設計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在此展露無遺!

適讀年齡:4-10歲

《我的兔子朋友》(2003)

我的兔子朋友很好,但無論他去哪裡、做什麼,肯定惹麻煩,不過他依然是我的好朋友……這是一個關於寬容的故事,在令人歡欣的圖畫背後,含蓄地表達了關於耐心和忠誠的主題思想。

適讀年齡:3-6歲

《高空走索人》(2004)

追求夢想與心靈自由的勇氣之書,同題材紀錄片《偷天鋼索人》榮獲奧斯卡獎。一個小時的高空走索,驚心動魄!

適讀年齡:7-14歲

《小貓咪追月亮》(2005)

一本好的圖畫書,即便是不識字的孩子也能夠順利地從插圖中讀懂故事。這本書就是這樣,不用理會文字,孩子通過圖畫和小貓的表情就能知道故事的發展。素色典雅的《小貓咪追月亮》被列入紐約公立圖書館「每個孩子必讀的100本圖畫書之一」。

適讀年齡:4-8歲

《神奇的窗子 》(2006)

這是一則關於祖孫之間深厚情感的圖畫書。故事中的女孩每次去探望爺爺奶奶時,會先在屋外窗旁做做鬼臉引起爺爺奶奶的注意。跟爺爺奶奶玩耍時,又會在爺爺奶奶家的廚房觀看窗外發生的事情,女孩要回家向爺爺奶奶道別時,又會停存屋外窗前依依小舍地道別……

適讀年齡:3-7歲

《海底的秘密 》(2007)

男孩在沙灘上撿拾到一架被海浪衝上岸的照相機,他將相機中的底片拿去沖洗後,看到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畫面,這個驚人的發現,讓男孩下定決心,他也要做之前每個小孩都會做的事。

適讀年齡:3-10歲

《造夢的雨果》(2008)

《造夢的雨果》融合了電影和繪本的雙重特性,近兩百頁的連續插圖,電影鏡頭般移動的方式,讓圖像在翻頁中如電影播放般有了故事的鮮活和緊湊,讓圖片和文字交相輝映,像是部小型的紙上電影。作者採用底片般的黑色外框,配上黑白的鉛筆素描,恰當地製造著光影效果,勾勒出人物韻細膩動態和微妙的內心變化。

適讀年齡:5-15歲

《夜色下的小屋》(2009)

「這是小屋的鑰匙/ 小屋裡亮著一盞燈/ 燈光下放著一張床/ 床上躺著一本書/ 書里飛著一隻鳥兒/鳥兒嘴裡哼著一首歌……」

被古老童謠激發出靈感,斯萬森編織出這首舒緩、優美的小詩。

適讀年齡:4-12歲

《獅子和老鼠》(2010)

一個關於友誼、平等、強弱、快樂、互助的故事,通過故事告訴我們友誼的真諦:真正的朋友,就是要互相幫助,彼此分享,一起創造快樂。真正的朋友,是平等的。

適讀年齡:3-6歲

《阿莫的生病日》(2011)

一部老少咸宜的繪本,適合親子共讀。安靜淡雅的文本配以安靜淡雅的畫面,傳達淡淡的情感,引發暖暖的感動;在平實的語言和故事裡,隱藏著深沉的愛的主題。

適讀年齡:3-6歲

《戴西的球》(2012)

該繪本創作靈感來源於作者拉西卡的兒子。他兒子4歲時,曾擁有一個心愛的球,但是被狗狗不小心給弄壞了,兒子非常傷心和沮喪,這也許是他第一次經歷失去某件深愛之物的情感——失去了,而且再也找不回來了。

適讀年齡:3-6歲

《這不是我的帽子》(2013)

一條小魚戴著一頂圓圓的藍色帽子游進我們的視野,它一邊往前游,一邊自言自語:「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偷來的。帽子的主人可能不會發現,因為它睡著了。就算髮現了,也不會知道是我偷的;就算知道是我偷的,它也不會找到我……」它戴著帽子一路潛逃,可是就在它渾然不覺的時候,帽子的主人,一條很大很大的大魚已經睜開了眼睛,悄悄地尾隨其後……

適讀年齡:3-6歲

《火車頭》(2014)

《火車頭》以小見大,準確地捕捉歷史時刻的動人細節,以豐富絕妙的畫面語言,浪漫抒情的童年敘事,細緻傳神地描繪出乘客的旅行體驗。如果細心讀圖,會發現在文字之外,隱藏著無數細節。

適讀年齡:3-12歲

《小白找朋友》(2015)

故事發生在一個遙遠的島上,幻想朋友——小白就出生在那裡。他耐心地等待著能有一個真實的小孩想像到他。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後,他決定出發去尋找。這個故事詮釋了關於友誼、想像力的真諦,鼓勵孩子們勇敢地去尋找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

適讀年齡:3-6歲

《尋找維尼熊》(2016)

主角哈利在前往歐洲參加一戰途中,用20美元從獵人手裡買下了一頭失去父母的小熊,並給這頭小熊起名叫「維尼(winnie)」。他與維尼形影不離,彼此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戰爭一觸即發,他不得不將維尼送去倫敦動物園照管。分別之際,他告訴維尼:儘管他們即將分離,但重要的是他永遠愛它,而它永遠是自己的維尼。

《發光的孩子》(2017)

《發光的孩子》是一部傳記式繪本。讓·米切爾·巴斯奎特是一位美國藝術家,20世紀70年代末,他先是以紐約塗鴉藝術家的身份獲得大眾認識,後來成為一位成功的80年代表現主義藝術家。

適讀年齡:5-12歲

歡迎關注公眾號英語教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語教學 的精彩文章:

TAG:英語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