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一個小時,近萬人都在學習的「蒙特梭利育兒知識」!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9月28日晚上8:00-9:00,在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工作委員會的「生活課程化」大講堂中,香港跨世紀國際教育集團講師劉曉華老師帶來的「蒙特梭利理念下的生活教育」課程得到了全國各地老師和家長的集體點贊。一個小時,近10000人共學習,創造了學前工委和跨世紀學習課堂的新高峰。我們深深的被大家的學習熱情所感動,為跨世紀蒙氏教育自豪。今後幾天,小編將為大家陸續分享此課程的內容。希望對沒有聽到課程的您,有所幫助。
今天我們先說說「蒙特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緣由」。
蒙特梭利博士是偶然發現了日常生活教育的重要性的。1907年,蒙特梭利在義大利聖羅倫斯開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兒童之家的孩子均是本小區2-6歲、父母在外務工、無人照看的兒童,當這些孩子來到兒童之家的那天,蒙特梭利發現這些孩子普遍衣衫不整,面部污垢,頭髮凌亂、目光獃滯,他們沒有基本的自理能力。
蒙特梭利指出:誰若不能獨立,誰就無法擁有自由。一個生活不能獨立、不能照顧自己的孩子,無法獲得行為的自由和心靈自由,也將嚴重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無法獨立的孩子將只能在依賴於成人的環境中成長,他只能依照成人的指揮和思想去做事,不能遵從自己的內心。這非常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慾望及智力的發展。而一旦孩子擁有了獨立能力,他將不再依賴成人的思想,而是遵循自己的能力和心靈去獨立生活,獨自挑戰,獨立解決問題。我們看到的將不是獃滯的孩子,而是充滿靈氣的孩子。
於是蒙特梭利在教室中設立日常生活領域,並投放與生活相關的材料讓孩子自己去操作。比如蒙特梭利為孩子示範正確的洗手方法,並在生活領域投放洗手的工作材料。她發現孩子們即便手很乾凈,也會不斷地選擇並練習洗手。觀察一段時間後,她就安排了更多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練習,給孩子去模仿大人的機會,讓孩子像大人一樣去做事,孩子對此非常感興趣。蒙特梭利發現比起玩具和想像中的事物,現實中的活動更能強烈的吸引孩子。
這就是蒙特梭利教室進行日常生活練習的原因。這些活動與生活密切相關、充滿趣味,讓孩子著迷,能夠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在做這些活動的同時,孩子也能感覺自己歸屬於集體。
例如:這幾張圖片中的孩子,他們專註於操作日常生活中的材料,有的在縫扣子、有的在織毛衣、有的在繞線、有的在練習擠水、有的在練習切水果。無論他們手中在做什麼,他們的神情都是如此專註。透過他們的專註神情,我們彷彿能看到孩子平靜的內心:他們在平靜中思考,在思考中動手,在動手中提升智慧。蒙特梭利提出:「提升孩子智力的前提是讓孩子的『手』得到充分發展,即動手操作,是更好開發孩子智力的必由之路。」手是孩子智力發展的核心,透過日常生活教育讓孩子在不斷自我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獨立、喜悅、責任和成就感,增加孩子的自信,從而達到獨立生活的目的。所以,日常生活是孩子進入智性學習的基礎。
蒙特梭利教育的科學性來自於觀察、實踐、總結,日常生活教育正是蒙特梭利博士從觀察孩子的能力與需求的背景下,將日常生活真正運用在教育實踐中,進而讓生活與孩子發生關係的典範。她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成長、在生活中挑戰、在生活中收穫獨立的人格,在做事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習慣和專註做事的態度。因此日常生活教育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第一領域也是最重要的領域。
………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方法適合所有的孩子。做一名合格的蒙氏老師、蒙氏爸爸媽媽不容易,需要我們不斷在學習和實踐中總結真正適合孩子的方法。跨世紀教育全心全意為提高民族基礎素質盡心竭力,殷勤教育我們無怨無悔一直在努力,為跨世紀人自豪,以跨世紀教育為傲!跨世紀願與您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孩子的快樂從這裡獲得,孩子的成長從這裡起步!


※戀愛指南+新父母育兒指南+為人處世全部指南,這部劇回歸啦!
※孩子發高燒,絕不能吃的3種食物!多吃一口都會加重病情!
※1歲寶媽分享用國學經典育兒前、與後的想法及規劃以及學國學經典的前後變化
※班主任提醒: 這8種學生永遠拿不到高分!早看早受益!
※批評孩子,千萬別挑這3個時間,再氣也得忍著。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