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不只是個字

佛,不只是個字

朋友送我一幅字,很是喜愛。請人用傳統的捲軸裝裱,供在書房,每天都要觀賞。一個佛字,但不是簡簡單單的方塊字,而是象形字。與其說是字,更像是畫。「亻」為一低頭的僧人,「弗」則是端坐的佛像。我站在它跟前,總會思緒翩翩。

佛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無論何時,只要遇到解決不了的麻煩或者心中有了疑惑,總會去拜拜佛,以求得到指點。去寺廟,常能看到善男信女,虔誠地跪在佛前,雙手合十念念有詞。有求佛祖保佑升官發財的,有求佛祖保佑考試順利通過的,有求佛祖保佑找到心儀對象的,總之,都有求於佛,似乎在人們看來佛是萬能的。

佛教徒有很多,可真正了解佛教教義和內涵的恐怕只有那些僧人、研究者吧。更多的人則從世俗的角度理解佛。我身邊就有不少信佛的朋友,小劉就是其中一個,他雖說是居士,可所作所為卻不像是佛弟子,平時把佛都掛在嘴上,一旦遇事就把戒律忘到九霄雲外。他好勝心強,喜歡攀比,不管哪方面只要比他強,心裡便忿忿不平非要爭個高下。喜歡上某物,想盡辦法都要得到,得不到就怒不可遏,一不小心貪嗔痴都犯了。我總笑他嘴上念佛,心裡卻無佛。

文友阿忠則屬於執著型,無論對什麼都過於執著。愛一個姑娘被拒,失戀痛苦讓他很長時間走不出來,多年保持單身,朋友們都替他著急,幫其張羅介紹對象,他一一婉拒,理由就一個:放不下那個女孩。他對佛教感興趣,沒事就去寺廟燒香拜佛,之後開始持戒,不但自己守戒,還要求身邊朋友守。可朋友們都是凡夫,七情六慾未曾除,剛開始還能配合他,時間長了都對他敬而遠之,他感到更加孤獨,最後乾脆剃髮出家。他之所以有這個結局,還是因為他的執著。執著本沒錯,用對地方能夠幫人獲得成功,可用錯了地方就事與願違。阿忠執著的是形式,卻未真正理解佛的思想內涵,佛家有一條就是破執,他卻偏偏放不下。

阿忠令我想起一宗佛門公案,明末張獻忠攻打渝城,在城外的廟裡駐紮,強迫裡面的和尚吃肉,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只要你攻城後不屠城,我就吃肉。張獻忠答應了他。於是破山和尚一邊吃,一邊說出:「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為了救全寺的僧人,破山破了戒。試想,倘若是阿忠面臨那種形勢,恐怕會堅持守戒,而將百姓和僧眾的生命都置於對方刀下。

人常說修佛,我以為佛,不只是個字。修佛者,修心也。佛的智慧乃是怎樣管住自己的心,善於反思、內省,使自己做到心無掛礙。朋友所送的佛字,就體現出出家人反躬自省、一心拜佛的情景。生活中時時秉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面對誘惑、迷茫、無助時,自我反省,驅除雜念,讓心保持清凈,自然就會領悟般若智慧,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摘自《禪露》禪悅篇)

GIF/53K

歡迎關注,阿彌陀佛!

少林寺官網

少林寺《禪露

《禪露》公眾號需要各位善知識的護持與鼓勵。請在文章下方給我們留言,讓我們聽到您的聲音。無論您想訂閱雜誌,或是發表自己的見解,或者有好的建議,都可以留言告訴我們。編輯部會定期選擇部分留言的朋友,贈送禮品一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識活佛智慧 的精彩文章:

傳記 憨山北游
禪宗師父如此對待弟子
寫在出家的第十三個年頭上的感言
多識活佛:轉世十二因緣是怎麼回事?
您有多大的福報,才能看到此文!

TAG:多識活佛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