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文字!不可或缺的「視覺語言」

文字!不可或缺的「視覺語言」

文/趙蔚 圖/baidu

平面設計中的圖形經常被稱為「視覺語言」,文字視覺語言也被稱為「文字圖形化的表現」,這是從信息傳達的功能角度對圖形的描述。在現代視覺傳達領域中,文字是構成信息的基本元素。而當文字由敘述向表現提升時,文字的力量在以視覺為導向的平面化版式設計中非但沒有減弱,而是空前加強並與版面中其他構成元素共建互動界面,成為傳達信息與深化概念不可或缺的視覺要素,在平面視覺語言的舞台上展現自己個性魅力。

文字視覺語言的表現形式

文字的造型,首先,文字視覺語言的個性化首先表現在造型創意的獨特性上。當今的文字大量應用於商業視覺傳達領域,所傳遞的信息需要清晰、直觀,這樣的環境更叫需作者:匯景印刷有限公司要新的創意思路,設計師必須在以字體為主要造型語言的基礎上,努力尋求適合輔助主題的各種表現契機,從而使文字獲得新穎的視覺表現力。

近年來,一些設計作品在文字的設計上注重形意結合,通過以「意」造型、以「形」表意之間的巧妙吻合,使文字完成由「意」到「形」的視覺轉換,進而形成文字視覺語言個性化的表現形式。在文字設計過程中,一個更為顯著的動向是文字的設計逐漸進入一種新的境界,即通過分解傳統設計中的文字排列結構、進行有趣味的編排、重組,增強了畫面的空間厚度,從而使版面具有更深的層次。推薦閱讀:中文字體設計技巧!「變形」大法

如:文字與文字之間的大小、間隔、比例、以及文字點、線、面間靈活有機的編排,都會產生多種可能的個性化表現形式。漢字具有非常豐富的表情變化,其體態動向、間架結構、橫豎撇捺的視覺流向等均可呈現出個性化、風格化的視覺語言形式,這些都有待我們不斷地深入研究探索。

文字的色彩,色彩是把握人生的視覺第一關鍵所在,也是一副設計作品表現形式重點所在,一副有個性的色彩,往往更能抓住消費者的視線,色彩通過結合具體的形象,運用不同的色調,讓觀眾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映和心理聯想,樹立牢固的商品形象,產生悅目的親切感,吸引與促進消費者的慾望。為此,設計者對色彩的運用可以說達到極致。

在文字視覺語言的運用過程中,色彩就佔有無可比擬的視覺優勢,從而更能體現出文字獨特、強烈的一面。在設計中的應用至少要:吸引人們對設計作品的注意力;完全真實地體現文字視覺語言的特殊性,從而使人產生美感;可以強調所要突出的主題,以及作者的主要意圖;這一切,都是以加強刺激、增強記憶為出發點的。

文字的編排,文字設計的成功與否,不僅在於字體自身的形態,同時也在於其運用地排列組合是否得當。一件作品中的文字排列不當,擁擠雜亂,缺乏視線流動的順序,不僅會影響字體本身的美感,也不利於觀眾進行有效的閱讀,則難以產生良好的視覺傳達效果。要取得良好的排列效果,關鍵在於找出不同字體之間的內在聯繫,對其不同的對立因素予以和諧的組合,在保持其各自的個性特徵的同時,又取得整體的協調感。

為了造成生動對比的視覺效果,可以從風格、大小、方向、明暗度等方面選擇對比的因素。但為了達到整體上組合的統一,又需要從風格、大小、方向、明暗度等方面選擇選擇協調相同的因素。將對比與協調的因素在服從於表達主題的需要下有分寸的運用,能造成既對比又協調的,具有視覺審美價值的文字組合效果。

設計中的文字視覺語言運用

在平面設計領域,文字設計不僅僅是對文字視覺形態的設計,而重要的是在於綜合的使用。依靠文字形態變化版面有組織的編排,從而達到信息傳達與視覺美感傳達的兼容並蓄是現代藝術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如何選擇切合主題的文字?文字間進行怎樣的編排能呈現個性化的視覺語言?怎樣才能達到較為合適的表現效果?這一切都包含在文字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圍繞著如何「用字」的問題,幾乎滲透到了平面設計領域的各個方面。在多種可能的文字表現形式中,有如下變換:

字體本身結構的變化

現代文字表達形式帶有較強的「表現內涵」,可單獨成為設計的主體,在文字的個性處理上包含設計師對主體的理解,對設計法則的掌握,更為重要的是設計使自身的藝術素養、藝術品位。文字是畫面中的能動因素,是比圖案、色彩更為直接傳遞信息的手段,其應用在包裝裝潢、商業招貼等領域能更為突出體現其能動價值。在現代設計中,有很多的設計作品是通過打散字體結構來組合畫面的,這樣就給畫面一個很強的視覺衝擊力,也使字體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形式,新的組合就能夠給畫面營造出新的視覺感受。

多種字體的組合

在設計中相同的字體或不同字體組成行與落,處於畫面中不同的空間位置,與其他視覺元素之間產生大小不同的空間張力,那麼不同位置組合就會自然觸及人們的多種視覺聯想,而視覺傳達的標準就是作品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是否能在受眾的心理產生共鳴。如:通過文體在版面空間中不同位置的編排,為受眾提供多種動感的視覺聯想,滿足了受眾的視覺需求。

文字的圖形化

在設計作品中,設計師為了強調文字的圖形功能,除必須傳達信息文字外,削弱其他文字元素的閱讀功能,而以其造型美感取勝,在實際應用中,這是有意識地運用誇張手法處理的加強、減弱關係。現代設計大都注重文字閱讀功能的同時,也很注重文字的圖形功能,即「文字視覺化」。這樣既能夠傳達作者所要傳達給大眾的文字訊息,也能夠在直白表述的基礎上使文字更貼和主題,起到更加強調主題的作用。 推薦閱讀:文字圖形化的運用!以圖傳義

設計中文字應遵循的原則

文字的可讀性,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視覺傳達中向大眾傳達作者的意圖和各種信息,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考慮文字的整體訴求效果,給人以清晰的視覺印象。因此,設計中的文字應避免繁雜零亂,使人易認、易懂,切忌為了設計而設計,忘記了文字設計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更有效的傳達作者的意圖、表達設計的主題和構想意念。

設計中應賦予文字個性。文字的設計思想既高妙又單純,它實際上只以「點畫」兩種元素構架而成;所謂的「永字八法」中,不同的筆畫式樣均可看成點畫的不同位置與樣式。早在宋代,便有學者提出點也是一種畫的「一畫構成」理論。但文字的結構方式卻豐富無比、不可窮盡且有法度課尋。幾千年來文字發展選擇的歷史已證明了這一點。更為重要的是,文字的設計思想揭示了平面設計的邏輯本質,並將其邏輯方式發展到與人類活動能作最廣泛完美的聯絡。

其實,每一個文字都是這樣的「產品」,它們共同構築了中華文明,遷延並光大了中華文化。其實,最初的文字就直接稱之為「文」,中國文字統一後的第一部字典便稱為「說文」,在這部辭書經典中也明確地將漢字的結構規律與法則總結出來,並明確地指出「交畫為文」的道理。而「文明」「文化」這些辭彙,所總結的正是文字哪種「無物不明、無識不化」的特殊功能。在五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文字已成了最完善的「視覺平面信息記錄體系」。

在視覺上應給人以美感,在視覺傳達的過程中,文字作為畫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傳達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必須具有視覺上的美感,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受。字型設計良好,組合巧妙的文字能使人感到愉快,留下美好的印象,從而獲得良好的心理反應。反之,則使人看後心裡不愉快,視覺上難以產生美感,甚至會讓觀眾拒而不看,這樣必定難以傳達出設計師想表現出的意圖和構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智造 的精彩文章:

關於廣告科學性的思考!
PS教程/鼠繪電燈泡
耳目一新的創意腦洞!
解讀!色彩設計中的心理感應
設計也需要含蓄之美!

TAG:設計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