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寧夏這項古代工程厲害了 有望成為世界遺產

寧夏這項古代工程厲害了 有望成為世界遺產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銅峽。寧夏灌區是獨得黃河水的膏腴之地,有「黃河百害,為富一套」一說,而「為富一套」指的就是寧夏平原發達的水利灌溉工程。

青銅峽市處於寧夏平原精華地帶,黃河穿境北流62.8公里,賀蘭、牛首兩山隔河相望形成峽谷,因兩岸山石顏色類似青銅,故得名青銅峽。青銅峽以黃河而得名,靠黃河而興盛。

01

青銅峽引黃灌溉渠系最多

在寧夏,青銅峽引黃灌溉渠系最多,青銅峽也是秦渠、漢渠、唐徠渠等引黃灌溉古渠系的發源地,為「九渠之首」。這裡的每一條渠、每一處閘、每一座壩,都是穿越了千百年的厚重的歷史遺迹。不僅如此,在寧夏引黃古灌區14條古渠中,青銅峽分布有12條古渠,發端於青銅峽的有10條。

02

青銅峽引黃灌溉歷史悠久

青銅峽108塔

青銅峽有著兩千多年源遠流長的引黃灌溉歷史和底蘊和豐富的水利遺產及文化內涵。在歷史時期形成了完善的無壩引水、激河浚渠、埽工護岸等獨特的工程技術,以及在持續運行中衍生了獨特的祭祀文化和灌溉文化。

「自秦漢起,先民們就在青銅峽谷開渠引水。自青銅峽108塔下引水的唐徠渠,在無壩引水時代,是寧夏灌區最大的一條渠道。」 青銅峽市負責人說,「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因此,青銅峽也堪稱「塞上江南」的發源地。

03

青銅峽古渠保護和利用措施最完備

青銅峽市每年安排資金對引黃灌溉工程遺產進行除險加固、適度修復、分類保護。並計劃依託古秦渠、漢渠、河西總乾渠,西乾渠、惠農渠、漢延渠進水閘,唐正閘、潛壩等水利工程設施,以及悠久厚重的引黃灌溉歷史文化,爭取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將唐正閘至水博館一線打造成集節水展示、水利文化、人文景觀、休閑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水文化主題公園。

04

積極助力申遺

「拜水青銅峽,感恩母親河"活動

青銅峽市委、政府主動與水利廳對接,積極舉辦寧夏引黃灌溉申遺萬人簽名暨黃河拜水盛典實景演出活動,突出「拜水青銅峽,感恩母親河」宣傳主題,通過全民助力申遺,打造黃河文化高地,助推黃河文化與全域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吸引了2萬多群眾參與其中,三十餘家媒體持續跟進宣傳報道,為申遺贏得了廣泛關注和社會輿論支持。

稿件來源:中共青銅峽市委宣傳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川晚報 的精彩文章:

TAG:銀川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