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淞滬會戰中陣亡的最高將領 卻被當局誣陷為「投敵」 含冤幾十年

他是淞滬會戰中陣亡的最高將領 卻被當局誣陷為「投敵」 含冤幾十年

軍官團系國內軍事歷史名家、青年學者集群,以普及中國近代史知識為己任。

淞滬會戰態勢圖

國軍損失奇重,急調67軍入滬

9月上旬日機連日轟炸滬杭路,第三戰區當即判斷日軍有在杭州灣或浦東地區登陸的可能,於是下令第八集團軍加強防禦工事。其中尤以淞滬正面戰鬥激烈,增援日軍已於八月下旬自川沙口一帶地區登陸,9、10月逐漸將後續部隊在該方面投入。國軍增援部隊亦均向該方面增加,雙方均以主力在該革命進行決戰。

1937年10月下旬,上海告急,顧祝同密電蔣介石,稱連日受到日軍在蘊藻浜南岸陣地的猛撲,損失奇重。郭汝棟部僅剩團長二人、戰鬥兵百餘名。韋雲淞軍傷亡旅長四、團長十員。因此時駐河南新鄉的67軍,接到第一戰區轉發的南京軍委會命令,要求立馬南調上海,參加淞滬會戰。10月30日全軍從新鄉起程運送,直達安亭下車。在此期間,從南京到上海的鐵路線已被日空軍轟炸和擾亂,軍隊運輸受到影響,完全利用夜暗的短時間加速運行,白天則疏散隱蔽。以京滬線這樣短的距離,足足耗費了三天多時間,才基本上集中完畢。先是歸中央軍朱紹良總司令指揮,後來接到淞滬前線總司令陳誠電令,67軍劃歸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指揮。自金山衛登陸的日軍人數繼續增加,國軍第三七三團節節敗退。第二十六師即開嘉興集結待命第三戰區為加強松江戰役指揮力量,委派右翼軍副司令黃琪翔到松江前線主持軍務,他向松江專員、地方保安司令王公嶼面交了蔣介石的手諭:「著該保安司令協同43軍郭軍長如棟、67軍吳軍長克仁,堅守松江三日,違即軍法嚴懲。」

蔣介石欲將日軍的攻擊重點從華北平原吸引至上海水網地帶

1937年11月5日,由杭州灣北岸登陸上海的日軍增援部隊

11月6日郭汝棟軍殘部百餘人從前線撤至松江,67軍軍部和108師也分別從白鶴港、安亭抵達松江。軍長令107師在松江以南,沿黃浦江北岸布防,令108師進駐松江附件,以一旅支援金師,以一旅為軍預備隊。當面之敵是日軍第6、第18、第144師團。當天,107師到達松江以南,沿黃浦江北岸布防,向金鶴浜、米市渡、得勝港一線展開,並與渡河的約500名日軍激戰到晚上,將佔領金鶴浜、夏興浜、張家村的日軍擊退。吳克仁軍長及108師也在當天晚上趕到了松江。在此之前,保衛松江的部隊只剩下王公嶼的保安部隊和郭汝棟打得只剩下幾百人的43軍,因此裝備更為優良、建制相對完整且士氣高昂的東北軍的到來,可謂是很鼓舞士氣的。而保衛松江的任務也主要由67軍承擔。

東北軍遠比其他部隊更具有抗戰的決心和勇氣

此時,國民黨主力部隊也開始大規模撤退。晚上8點,戰區各部隊奉到轉移命令,當即開始行動。右翼作戰軍在日軍飛機轟炸掃射下繼續西撤,沿途附近村落橋樑大部被破壞,各部隊傷亡慘重。行進途中有線電通信失效,導致各級指揮官不能掌握所屬部隊,以致秩序極為紊亂,右翼作戰軍司令部於9日晚移駐崑山。其第三、第十一兩師團各以一部繼續向西進攻。

命懸一線,吳克仁部主動反擊

11月7日午後,108師到達松江城北約八里的張家橋,322旅647團最先到達李塔匯,與四五百日軍遭遇,激戰三小時將日軍擊退,因此7日的上午情勢較為緩和。但到了午後,戰情又顯然對國民黨不利,據當時軍事委員會獲取的情報稱:「敵機多架今日大舉轟炸松江,有敵艦二十餘艘在金山衛掩護登陸,因乘我松江駐軍換防而接防軍隊尚未開到,故向松江急進雲。」日軍憑著炮火優勢以及登陸並攻佔金山衛等地後乘勝進軍的士氣,攻勢非常兇猛。67軍與保安隊和43軍四面與敵廝殺。西門外陣地一度吃緊,108師被包圍,張文清師長僅以身免,於是決定暫向後撤退。這時吳軍長趕去督戰,並親率官兵反攻,打退了西門的日軍。這邊67軍等部隊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而浴血奮戰,但時間卻被指揮當局白白浪費。

日軍金山衛登陸行動異常順利

8日,顧祝同給蔣介石密電彙報部隊撤退情況:「各部隊雖遵令移動,時以天雨泥濘及敵機轟炸,行動甚為遲緩,而敵之後續部隊源源登陸,其6D主力沿滬杭路前進,一部直撲松江,企圖攻擊我蘇州南岸守軍之背後,松江、楓涇於十一月九日同時失於敵手。」因為不能組織有序撤退,實際上形成了大潰退的局面。蘇州河木橋被日機炸毀,使幾十萬潰兵束手無策,為了爭先逃出危險地區,爭先搶渡而被淹死的人,真是無法估計。各式輕重武器被拋棄到河中,火炮堵塞在公路上,一動也不動,這種無計劃的大潰退,實為古今戰史上所罕見。為了完成「死守三日」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任務,三支阻擊部隊是以生命來換取時間。分分秒秒,都在付出血和肉的代價!至八日夜,守城部隊已幾乎拼光。

到了夜半,67軍等守城的任務圓滿達成,隨後吳軍長等人著手部署突圍。吳軍長在突圍命令下達之後,讓郭汝棟帶著43軍先行撤退。此時日軍已圍住了松江城東門、西門和南門,為了不使指揮部隊被敵人包圍在城裡,吳克仁、郭汝棟、王公嶼三人研究決定:城內殘餘部隊從北門突圍。

雖然撤出了松江城,但被日機盯住的吳克仁軍長的隊伍不斷遭到敵機的跟蹤掃射,在吳軍長指揮撤退部隊渡蘇州河時,日機又對部隊進行轟炸、掃射,很快日軍追兵(另說是日本便衣)又趕到。彈雨中,吳克仁軍長中彈犧牲,據稱是「頭一陣的槍聲中,吳軍長便倒下去。」時年43歲。

紀念吳克仁軍長

人神共憤:抗日英雄被抹黑成「率部叛變」

可以說,為了給主力部隊爭取更多的撤退時間,東北軍第67軍付出了十分慘重的代價,經淞滬一戰,67軍老本差不多全搭進去了。此役107師三一九旅吳騫旅長負重傷,三二一旅朱之榮旅長陣亡,其餘團營長當時尚未查清。107師損耗殆盡,108師傷亡慘重,43軍和地方保安隊也傷亡過半。將級軍官犧牲五人(吳軍長是淞滬會戰殉國者中軍階最高的)。松江戰役,保留下來的主要是因病未參加死守松江戰役的副軍長賀奎及一同留下的67軍部。他們以後撤往安徽婺源,到12月收到殘部等3000餘人。

由於松江之戰是國軍大撤退之前的最後一幕,又是在上海城區外圍作戰(與在租界前面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相比),所以並未引起當時新聞媒體的重視。甚至國民黨軍政當局為了掩飾自己在淞滬會戰中的(特別是最後階段未能組織有序撤退)的指揮失誤,對孤軍奮戰的67軍官兵非但不加以褒揚,誣陷卻步步升級,主要罪名是「遽爾潰退,使全軍蒙受重大損失。」到1938年,67軍倖存的高級將領張文清向軍政部申請撫恤在松江戰役犧牲的將士時,竟遭到無情地拒絕。軍長吳克仁更是遭到惡毒詆毀,吳克仁等人因掩護主力部隊撤退而壯烈犧牲的英勇事迹被醜化為「率部叛變投降日軍,此次侵佔南昌,即是吳克仁親自指揮所部,為日寇前導。」國民黨當局還指示武漢各大報紙,一齊登載這一虛構的假情報。同時,第67軍也遭到「肢解」,淞滬戰役後67軍番號被取消,原67軍殘部縮編為第108師,由張文清繼任師長,劃入25軍王敬久部。

一直到了1980年,當時與67軍一起並肩戰鬥的保安司令王公嶼撰文為吳克仁辯護,他再三申明松江縣城能遵令死守三日,達成掩護主戰場大軍退卻的任務,該完全歸功於吳軍長克仁。經其他松江之役親歷者的證明和力爭,加上著名報人田雨時和吳克仁女婿馬樹禮的抗爭,直到1982年3月,經台灣國民黨當局查證,終於追認吳克仁為抗日烈士,並批准入祀台北圓山忠烈祠。為了褒獎吳克仁將軍的英勇戰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於1987年2月,追認吳克仁將軍為革命烈士,並向其子女頒發了烈士證書。自此,一代英烈終於恢復了應有的名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沙俄和日本在中國東北開戰,中國皇帝聖諭里是什麼態度?獨家照片揭秘日俄戰爭秘辛
八路軍竟把地道挖到了日軍指揮部,日軍師團長嚇得大叫危險!
淞滬會戰國民黨王牌精銳德械師為何消耗如此巨大?是否淪為耗材?
光緒諭旨中說了什麼讓康有為終身困惑不已?
日本人是如何描繪旅順大屠殺的?獨家照片揭露日本百年侵華秘聞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