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泛生子說,不只是測試,基因科技能做的還有很多

泛生子說,不只是測試,基因科技能做的還有很多

2016年9月,虎嗅曾經簡單地接觸過基因科技公司「泛生子」的CEO王思振,彼時泛生子剛剛宣布了來自中源協和等資本的B輪融資。

一年過去,我們有機會與王思振聊一些更寬泛的問題。關於國內,乃至世界範圍內基因科技的發展,許多消費者乃至媒體人的理解,甚至達不到形成「誤解」的程度。

由於國內已經出現了to C的、普通消費者可負擔的基因檢測產品,且這些產品不僅針對病人,普通人也可以找機構預約過一把「檢測癮」,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些年來,基因檢測的技術成熟起來,成本大幅下降,效率也直線上升。

這可能是普通消費者能感受到的最直接的變化。2010年左右,身患胰腺癌的喬布斯就花費重金尋求基因層面的突破,麻省理工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兩個研究組對喬布斯的腫瘤進行了基因檢測,泛生子CTO焦宇辰當時便身在其列。

先不提「重金」障礙,多數人即便再有錢也難以找到兩個知名大學的研究組為自己進行測序。不過,時至今日,類似檢測的價格已經降低到了數萬乃至數千元人民幣,而且許多民營的基因科技公司也可勝任。

王思振說,這主要得益於多年研究的數據積累。從另一個角度說,基因科技也已邁過了幾乎停留在純科研領域的階段,越來越多地對商業社會展示出其魅力和價值。不過,王思振也表示,大規模商業化或許仍然為時較早,研究仍在繼續,數據仍需積累,技術仍有進步空間。

「這個行業還是需要細分的,」王思振指出了一個可能存在的誤會,「癌症的種類很多,每一個團隊、每一家企業能專門研究、積累的癌症種類有限。另一方面,把基因用於癌症醫療,涵蓋的環節包括風險預測、早期篩查、分子分型、用藥指導、耐葯及預後監測,每一個環節的側重點及研究方法均有所不同。」泛生子雖然在癌症醫療的全周期都建立了產品線並有相應積累,但現階段還是會將重點放在腫瘤的預測、早篩和分子分型方面,並圍繞腦腫瘤、肺癌及結腸癌、直腸癌等自身優勢明顯的癌症類型,與三甲醫院相關科室及各大腫瘤醫院合作,進一步積累數據、貼合需求,逐漸打造拳頭產品。

具體到腦部腫瘤,泛生子的首席科學家閻海教授可以說是世界範圍內的頂級專家。閻海教授於2008年發現了腦膠質瘤關鍵基因IDH1,奠定了他在腦部惡性腫瘤研究領域的地位。在當年研究的基礎上,閻海教授及其團隊後來又發現了許多其他癌症的腫瘤基因,包括2014年引起轟動的腦幹膠質瘤基因突變PPM1D,是科學史上第一次被發現的具有促進特定腫瘤細胞生長的功能的基因突變。

「發現相關基因,就可以與製藥企業合作,研發以基因為靶點的藥物,」王思振表示基因醫療的作用絕不限於診斷,「這些年,很多藥物已經進入臨床試驗,一些病人因此受益。」此外,王思振也表示,這也是基因醫療企業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同時,向葯企輸送數據及研究成果,也正處於基因科技在癌症醫療方面的「用藥指導」環節。

而在其他的環節,基因科技能做的也早已超越了很多消費者的想像。比如泛生子很熟練的技術「液體活檢」,如今已被證實相當實用。2015年,液體活檢的理論剛提出時,就曾在醫療領域引起轟動;而如今,這一技術已在不少機構成熟起來。

那麼液體活檢具體是怎麼回事兒呢?簡單來說,傳統上,醫院檢測腫瘤,要準確截取腫瘤片斷,用穿刺等方式獲取腫瘤細胞。這一方法聽起來沒什麼,但實際執行上問題卻很多。

第一,給病患帶來較大的痛苦,如果已經確認患癌倒是可以忍,問題是確認之前穿刺並非可以隨手一做的檢測,這就導致一些診斷嚴重滯後;第二,具體到一些病患,穿刺根本就不具備實施的可能性,而在另一些病患身上,穿刺的擾動有可能刺激癌細胞轉移;第三,由於腫瘤並不總能準確定位,有時穿刺無法獲得癌細胞樣本,可能導致誤診,也難以判斷是否發生轉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一個患者的腫瘤發生轉移,穿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檢測出原先位置的腫瘤;甚至對於已經切除的腫瘤,假如轉移早已發生,穿刺發現轉移的時間也比較晚了。

但是,腫瘤細胞也是細胞,它們也會死亡,也會進入到循環系統。檢測血液、尿液中的ctDNA,RNA和外泌體等腫瘤細胞分泌或死亡後釋放的物質,以及遊離的循環腫瘤細胞,就能在腫瘤位置不明的前提下檢測到腫瘤的發生——而且最重要的,檢測血液、尿液,即便是檢測腦脊液,實施難度和檢測成本也比穿刺低得多,這就能提早發現許多癌變,並在切除腫瘤後較為簡便地判斷是否發生轉移。

王思振認為,這些重要的早篩、診斷及預後檢測手段無疑為癌症的治療提供了莫大的助力。早在相關技術還不成熟的時候,資本市場就對各家從事基因醫療的企業伸出了援手;如今,當可用的產品逐一出現在醫院中,稍有常識的消費者不難判斷這一趨勢。

而關於一般消費者最陌生的「分子分型」,泛生子也對虎嗅做了解釋。以甲狀腺腫瘤為例,傳統方式很難判斷良性惡性,大多醫生為患者的生命安全考慮,往往做出最謹慎的決策:切除甲狀腺。這一決策確實使很多患者徹底擺脫了腫瘤困擾,但由於缺少甲狀腺,他們一生將與藥物為伴,且生活質量有較大下降。

而利用分子分型技術,從基因層面判斷腫瘤是否良性,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出最精準的決策。從結果上來看,多做一個基因檢測,能夠避免切掉整個甲狀腺的過度醫療,檢測的價值不言自明。

王思振表示,泛生子一直從事的便是這些領域的研究,也感謝資本市場一直以來的支持。雖然在消費市場,泛生子的價值可能一時難以傳達到消費者,也不易被消費者理解,但王思振表示,國內逐漸流行起來的各種to C的基因檢測也正說明了消費者對基因醫療的重視。

雖然一些機構推出的所謂「天賦判斷」「性向判斷」等檢測或多或少引來了一些質疑,但王思振認為基因檢測並非兒戲,而能實打實地增進醫療發展、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王思振說,不同基因科技企業之間水平差距較大,所專註領域也不同,感謝同行們在各自細分領域的研究積累,這些積累幫助整個行業共同前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Android之父的光榮與夢想,他值得再牛逼一次
天貓承認說明和文案抄襲,永久下線「智能測膚」功能
要啥無人車,2024 火星見
北京五年內將新增45萬租賃房;iPhone 8 plus 電池爆裂
年均增長超30%的歐普照明,做著怎樣「用光創造價值」的生意?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