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高效管理者養成計劃,你也需要制定一份!

高效管理者養成計劃,你也需要制定一份!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在他長達65年的工作中,與諸多企業和非營利性組織的CEO合作過,每位成功管理者都有不一樣的人格魅力與領導特色,但是,德魯克總結道,他們之所以成為高效的領導者,是因為他們遵循了這8大習慣做法:

1、他們會問:「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

2、然後再問:「什麼事情是符合企業利益的?」

3、制定行動計劃。

4、承擔決策的責任。

5、承擔溝通的責任。

6、專註於機會而不是問題。

7、召開富有成效的會議。

8、在思考和講話時,習慣於用「我們」而非「我」。

德魯克總結道,這8大習慣做法中,前2項是領導者的行動指南,中間4項是為開展有效行動服務的,最後2項則是確保了整個組織的責任感。

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

行動之前,做決定之前,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注意,這裡沒有人稱代詞,所以,管理者需要明白,「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並不是只單單是考慮自己所需要做的事情,對團隊工作的分配安排,也是管理者需要操心的事情。

什麼事情是符合企業利益的?

企業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盈利,所以,不論管理者安排什麼事情,出發點都是要以企業利益為主。管理者的任何決策,都要圍繞著是否對企業發展、公司的股東、股價、員工或者自己有利,這是執行一項活動的基礎。

要知道,凡不利於企業利益的決策,最終都將損害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管理者自己!

制定行動計劃

「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和「什麼事情是符合企業利益的?」的信息了解清楚之後,管理者需要執行這次決策,因此,一切行動力的基礎——制定行動計劃就需要提上日程了。

行動計劃是為行動服務的,在了解清楚行動的內容後,為執行之便而帶來的詳細環節安排。常言道,「計劃趕不上變化」,商業環境、市場狀況和內部人員的變化,都會讓計劃有所改變。所以,在制訂計劃時,應當預先考慮到它的靈活性。

承擔決策的責任

你是決策的下達者,也是決策責任的承擔者。在執行這項決策的時候,每位與決策相關的人都需要明白一點:誰對決策的執行負責。你做出的決策,那麼這份責任就需要你來承擔。一旦這次活動沒能達到預期的結果,那麼對於決策者來說,相應而來的責任也是要一力承擔的。

現在,不少企業會在決策上採取民主公開化討論,集思廣益,也是防止決策上的「獨斷性」,決策承擔者責任也能細化到位,也能更好地執行決策。

承擔溝通的責任

語言溝通是人情交流的鑽石。高效領導力的培養,必然離不開溝通的橋樑。高效管理者要確保自己的行動計劃和信息需求能夠被他人理解,就需要有效的溝通,所以,決策的承擔責任之餘,還需要擔起溝通的任務。

與自己的下屬分享自己的計劃與決策,徵求意見,這都是決策真正施行之前的必要準備工作,管理者應予以重視。

專註於機會而不是問題

每項決策我們都無法保證會百分百不出問題的,但是,管理者在考慮一項決策的時候,不可以只著眼於決策會帶來的問題,要時刻把握好決策的機會,「機會偏愛有準備的人」。

高效管理者還要確保問題不會凌駕於機會之上。管理者需要把變化視為機會而非威脅,從外部視角、內部視角系統地審視變化,然後思考:「我們怎樣才能利用這些變化為企業找到發展機會?」

召開富有成效的會議

毫無意義的會議,只會浪費時間。管理者需要把控好有成效和無意義這二者在會議上的關係,高效的管理和執行,都是建立在有成效的會議上,即使只有兩個人的談話,也是一個會議,也需要做到富有成效。

思考和講話時,習慣於用「我們」而非「我」

在任務執行上,你並非一個人在戰鬥,你帶領的團隊就是你進攻最好的武器。在思考和講話時,習慣用「我們」而非「我」,不孤立自己,也不要脫離團隊,畢竟一人的力量有限,團隊的團結才能「人定勝天」。

擺正好自己的態度,明白自己的任務責任,與團隊打成一片的管理者,才是最終走向成功的管理者,否則,不過是光桿司令而已,「滅亡」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提高管理的成效是一門學問,做一個高效的管理者,除了會做正確的事,還需要會做正確的人。高效管理者的養成計劃,你制定好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小鴨子 的精彩文章:

還沒注意這幾點?別讓你的商業計劃書毀了你的融資機會!
這13句話,讓客戶都無法拒絕你!
經常說這3種話的人,不要深交!
未來這八種人將會被社會淘汰

TAG:職場小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