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個老頭才是真正的美國偶像,他把每個男人的春夢,過成了自己的一生

這個老頭才是真正的美國偶像,他把每個男人的春夢,過成了自己的一生

今日坐台故事君:報大人






「我的兒子要是個傳教士,我同樣高興。」


媽媽,我本來就是個傳教士!




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花花公子,那個

「教壞

無數男人的人,那個

淫奢生活方式的教主,休·赫夫納,

近日死了。

享年91歲。


他創辦了一本雜誌《花花公子》,影響了美國半個多世紀。也開闢了自己春宮無盡的淫逸生涯。他把淫逸上升為一種生活哲學,並拚命鼓吹這種哲學。


他更把每個男人都有的春夢,過成了自己的一生。

一生閱女無數,自己曾坦言與上千名美女上過床。84歲時,還娶一位24歲的嫩模為妻。

都說縱慾者短壽,為何這位哥能享壽91歲呢?報君覺得好神奇。


當然,他不是一位膚淺的縱慾者。他將淫逸上升為一種生活哲學,而這種哲學,影響了美國好幾代男人。他因此把自己變成美國的一個時代標籤式人物。


《花花公子》(PLAYBOY),這本以美女裸照和生活美文為賣點的雜誌,從2016年開始宣布,不再刊登裸體照片。全世界一片嘩然。其實它的裸露尺度真不算什麼,連中國的《男人裝》都裸得比它厲害。




這本靠裸體照片起家的雜誌,它封面上的裸體、半裸女人照片,曾經是一代又一代美國男性馬桶邊獨處時快感的重要催化物。它的裸體圖片、封面女郎、兔女郎,構成了美國流行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反映美國50-70年代社會生活的電影中,《花花公子》更是經常作為那個年代的ICON出現。


上圖:花花公子俱樂部年度聚會廣告;下圖:兔女郎練習標準站姿


1953年創刊的《花花公子》,黃金時期是50年代至70年代,伴隨著美國的性解放運動。它在最巔峰時期,70年代初,單期發行量達到700多萬份。美國大學裡的年輕人,每四個人就有一本《花花公子》。


60年代的《花花公子》


有記者問《花花公子》創始人休·赫夫納的母親,是否為她兒子感到驕傲,她答道:「哦,是的。但他要是個傳教士的話,我同樣高興。」赫夫納聽到這話後告訴他母親:「

媽媽,我本來就是個傳教士!


赫夫納和母親


赫夫納確實試圖在為年輕的都市讀者創立一種「替代宗教」:《花花公子》就是聖經,兔頭標誌就是神聖的符號,花花公子俱樂部就是聖殿,兔女郎就是女牧師。而這種世俗化的宗教推動了輕浮的享樂主義。


《花花公子》創始人休·赫夫納和兔女郎們在一起


如同電影界的沃爾特·迪斯尼,體育界的拳王阿里,流行音樂界的貓王,作為性解放和享樂主義的先驅,赫夫納體現了一種個人風格,一種生活方式的神話。而這,在他創辦這本雜誌以前最狂野的夢想里,也是不可能去想像的。


事實上,創辦這樣一份刊物的最初動機,完全是為了他自己,為了他幻想中的美好生活,為了抵抗對現實生活的絕望。


赫夫納後來向他的傳記作者透露道,1952年他的第一個孩子降生以後,時年26歲的他對人生感到空前迷茫和惶恐,那年12月份的一天,他站在芝加哥市密歇根大橋上,面對著江水問自己:「

難道生活只能這樣了嗎?我的人生之路到底在哪裡?


就像很有多被生活摧殘了多年的青年一樣,面對激發不了熱情、看不到前途的工作,不盡如人意的婚姻,令人迷茫惶恐的新生孩子,他痛苦地回望自己的少年時代,唯有少年時的記憶是充滿溫暖的,那時,他是學校社團里很受歡迎的人,且處處有艷遇,未來充滿了無窮可能性。


「站在橋上,我覺得生活要完蛋了。我放棄了童年時代所有的夢想,痛苦極了。」但正是這種痛苦,讓他痛下決心:「

一定要做點兒什麼出來

。」


幾周以後,他孤注一擲,決定創辦一本雜誌,一本描繪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圖景以及通往美好生活路線圖的雜誌。「創辦《花花公子》是一個使命,那就是出版一本雜誌,它能夠嗅到所有束縛我的東西。」


他說:「

在我腦中有一種浪漫的、理想化的都市單身漢形象,我就按照這個形象和思路打造這本雜誌。

」他認為,這本雜誌如果是他自己喜歡的,一定也會有許多人會喜歡。


以前他也曾多次產生創辦雜誌的想法,曾經和朋友一道嘗試啟動,卻無疾而終。

這一回,他決定一個人干,無論如何都要真正地投入進來,融入所有的興趣、想法和激情。


1953年末,經過許多個夜以繼日的工作後,他在自家公寓的牌桌上編輯出了第1期《花花公子》。第1期雜誌只是剪刀加漿糊的拼湊之作,風格樸素。這本雜誌上沒有印出版時間,第2期何時推出,在他心中是個未知數。


赫夫納在自家公寓牌桌上鼓搗出了第一期《花花公子》


他拚命打廣告徵集訂單,並籌集出版資金。他收到了7萬個意向訂單,籌集到了出版第1期所需的8000美元。這是一次大膽的賭博,孤注一擲,如果失敗,不僅他的夢想破滅,而且他可能也會破產。他說:「

我只希望它能獲得足夠的成功,讓我繼續從事熱愛的工作而不用在不感興趣的事情上耗費一生。


從一開始,這本雜誌就未被赫夫納定位為純色情讀物,而是關於男性美好生活的讀物,小說,散文,吃喝玩樂資訊,無所不包。但由於性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且他的婚姻生活中並不融洽的性關係導致的性壓抑和性躁動,讓他也有充分的理由好好地展示性的美妙,因此性也是這本雜誌的重要內容。


他過去曾在男性類雜誌里工作,因此他知道,雜誌需要有強大賣點,對他來說,不僅用文字宣揚性的美妙,而且每一期雜誌中,他都要放上一組美女全裸或半裸圖片,將是《花花公子》的重要賣點。


那一年,瑪麗蓮·夢露剛剛憑《彗星美人》成為最性感明星。赫夫納得知芝加哥有家掛曆公司擁有一張夢露裸照的版權。由於郵局不寄「淫穢材料」,赫夫納就直接上門,說服掛曆公司將照片版權賣給了他。




第1期雜誌出街以後,赫夫納感到忐忑不安。他天天跑到住處附近的報刊亭,看他的雜誌的銷售情況。有時,還會乘報刊亭老闆不注意,悄悄將《花花公子》擺到最顯眼的位置上。


結果,赫夫納賭對了。許多美國年輕人發現了這本雜誌後,將它也當作自己的指南性讀物。短時間內,這本雜誌脫穎而出。第1期雜誌印了7萬份,賣掉了5萬多份,大大優於一般新創刊物的表現。之後一直穩步增長。到出版的第4個年頭,發行量達到110萬,超過了他曾就職的美國當時頭號男性雜誌《紳士》。


《花花公子》所取得的成功,甚至連赫夫納也感到震驚。


在經營十多年後,這本雜誌已經成為美國流行文化的符號。《花花公子》由一本雜誌,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事物,出版、地產、俱樂部、衍生商業……一個由兔子符號標註的巨大商業帝國形成。也變成了數百萬美國男性的精神圖騰。


《花花公子》雜誌上,既刊登裸體女郎,也刊登嚴肅訪談。一些娛樂明星和社會名流,也走上《花花公子》的版面,以吸引它的廣大讀者的注意力。很多知名人士與《花花公子》建立連接,見證了它曾經是多麼有影響力的流行文化中心。

約翰·列儂(左1)第一次到美國就光顧花花公子俱樂部

施瓦辛格等演藝明星都是赫夫納的座上賓


名模凱特·摩斯成為《花花公子》封面女郎


赫夫納在雜誌中表達的生活觀念,基本上,沒有人不會認同和喜歡:「如果我們願意,如果我們充分享受每一天,生活可以是一次美妙、刺激的歷險。問題在於,我們常常錯失找到生活中真正的滿足和幸福的最佳時機。

我們文化的一大趨勢就是,永遠都在為明天而活。一旦你是這樣的,明天就永遠都不會到來。


真正跟性有關的內容,那些全裸或半裸女郎圖片,雖然是每期雜誌的亮點,但在每期當中的絕對版面,只佔到5%。赫夫納希望他的雜誌是一本紳士不必藏到內衣中的雜誌。它支持色情而避免淫穢,只刊發「能夠引發健康的性衝動的圖片和文字」,「涉及煽情、性虐待和淫慾的作品不在考慮範圍內」。


因此,它大膽,刺激,甚至有些淫穢,但它不危險,不顛覆,以形象生動的方式表達了美國戰後的新價值觀——個人主義的,享受生活的。這種精妙的尺度拿捏,是《花花公子》能夠崛起併產生主流影響力的重要因素。


實際上,這與赫夫納的個性也極有關係。他跟其他男人一樣,是一個好色之徒,但他性格里的溫柔、浪漫甚至感傷成分,使他在性這個問題上具有迷人的魅力。在他看來,性是人類健康、自然的衝動,沒有骯髒到需要壓制的地步,也沒有神聖到需要升華的高度。


赫夫納年輕時


赫夫納在餵鵝


赫夫納本人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赫夫納和座駕


他在《花花公子》早期鼓吹單身主義,呼籲男性從婚姻和家庭中解放出來,從老婆、孩子、旅行車和庭院燒烤的世界掙脫出來,將性幻想成某種形式的遊戲,剝離它與婚姻及生育之間的聯繫。「我才不願意大家的腦子裡裝著那麼多愚蠢的想法,什麼』家人團聚』啦,房子啦,家庭啦,等等。」


這正是在婚姻關係中感到苦悶壓抑的赫夫納本人的心聲。作為已婚男人和兩個孩子的父親,「

我從來沒有真正獨立過,從來沒有真正自由過,這就是為什麼獨立和自由的精神對我而言如此重要的原因。


他的《花花公子》里的「每月最佳花花玩伴」一反雜誌行業把焦點放在電影明星或模特身上的傳統,讓氣質清新健康的「鄰家女孩」走上雜誌,他們讓美國大街小巷的普通女孩走上雜誌版面,展示她們的美,講述她們的故事。這既是一個造星(美女搜索)機制,又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在相當長時間裡大受歡迎。而赫夫納的性革命思想則迎合了男性的煩惱、自由、挫折和慾望。


赫夫納這麼一個從小在清教徒家庭長大、頭腦中卻充斥著自由幻想的靦腆男人,在人生苦不堪言之際決定為少年夢想奮起一搏,創辦了這麼一份滿足男性白日夢(首先是他自己的白日夢)的刊物,終於,他創造了夢一般的人生境遇。他擁有了自己的產業,擁有自己的大廈,擁有自己的度假村,擁有自己的飛機,他貌似可以擁有一切。成天有美女圍著他轉,以他為施展魅力的目標。






可是,在創辦《花花公子》最初的多年當中,雖然他鼓吹著享受美食、享受性愛、以及其他一切美好事物,但他本人的主要精力幾乎圍繞著雜誌本身。為了保證雜誌的出品品質,他是個具有細節控制狂的主編、老闆,他事必躬親,工作起來激情似火。「

沒有一件事能讓我像編輯和出版《花花公子》雜誌一樣專註。


而工作之餘,他則過著最簡單粗放的生活。他喜歡呆在花花公子大廈辦公室旁的大卧室里,在那裡閉門不出,喜歡跟哥們兒打撲克,喜歡吃炸雞飯,喜歡爵士樂,看電影,校園風的衣服,他一天要喝掉20罐百事可樂。他熱情洋溢,像個孩子。


在床上工作是赫夫納的一大愛好,這張床後來也兼具娛樂功能,能睡12個人


隨著《花花公子》邁向巔峰,他對家庭生活越來越淡漠,終於轉而投入自己所設想的美好生活中,成為了一名都市裡的花花公子。他的辦公室和位於辦公室附近的休息室,成為他和形形色色的女孩調情的場所。


整個60年代,花花公子大廈中的社交環境實現了赫夫納搬進來時的所有夢想。這裡常常舉辦奢華的晚會,放映電影,賓客雲集。投身其中的人們常常覺得陷入了「一種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感覺」。而在大廈的各個角落,隨時都有互相調情激情縱慾的男女。有一次一位電影導演正在大廈的遊戲室里和一名美女縱慾時,突然門開了,赫夫納走了進來,那位導演僵住了,擔心赫夫納會生氣,赫夫納平靜地走過來,拍了拍他的屁股說:「嗨,邁克爾。」


在這荷爾蒙四射的中心樂園,赫夫納則是其中的帝王。在60年代的「墮落」生活中,他的枕邊每天都是新人。


他無所顧忌地追求女性,吸引他的都是20歲出頭的漂亮姑娘。她們年輕,經驗少,提供了不具威脅性的豐富感情和性體驗,使得他的世界看上去溫暖而安全。




70年代,他投入到一種更為開放的生活方式之中,不是跟某個女人在一起,而是跟許多女人在一起,同床而眠。伴隨著他身體方面強烈願望的是一種溫柔浪漫的品質,這使得性不再是單純的肉體享受。「他非常溫柔體貼,也極其狂野奔放。在性方面彷彿一個站在聖誕樹下的小男孩——貪玩又冒險。」一位床伴形容道。


青年時期壓抑已久的性慾,在他的中年時期,終於得到了最瘋狂的釋放。他樂在其中,見證著自己的能量與魅力。20年中,據說他的床伴達到2000多人。


這種受瘋狂慾念支配的生活直到80年代才相對恢復平靜,此時,他開始重新渴望穩定的家庭,並在回顧過去瘋狂的經歷時,也覺得有一絲羞愧,因為他看到了「一個拚命吸引異性的傢伙,一個渴望被人接納並尋找愛情的傢伙,一個一無是處的傢伙。」


但是,他又承認,「那段旅程對我真正地發現自我並找到人生的意義是必要的。」


80年代,他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多年後,他又娶了第二任妻子並生有孩子。對赫夫納個人來說,他經歷了早年的性壓抑,中年的爆發之後,開始進入第三個時期——渴望一段長久穩定的關係。他因擁有異常豐富的人生而得意:「

美國人的生命中沒有第二幕。我已經上演了第三幕。





2010年,時年84歲的赫夫納,又爆出和一個年僅24歲的模特談婚論嫁、準備娶作第三任妻子的故事。這位84歲的爺爺,此時還具有性能力,儘管被他的嫩模女友譏諷為「只能維持3秒鐘」。


進入80年代後,美國社會性解放思潮衰退,世界進入一個「崇拜金錢」而不是「崇尚自然健康性關係」的時代,嬰兒潮出生的一代人發現穩定家庭關係比稍縱即逝的激情更值得珍惜。《花花公子》的流行文化旗手地位已經消逝,在思想觀念上,它變成了一本風格保守的雜誌,淹沒在眾多的雜誌之中。90年代末,進一步受到互聯網大潮的衝擊,《花花公子》發行量降至100多萬份,經營上進入不景氣年代。


至於如今剛剛宣布的將取消裸體照片發布,只不過是這漫長的衰退當中的又一個新節點。


你也許會慨嘆,赫夫納的時代已經逝去。但作為一個男人,在別人只能做做白日夢的時候,他卻把自己的少年春夢,變作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持續一生。他是一個嚴肅的享樂者,感傷的引誘者,受到約束的追夢人。




你可能會覺得,他的這種生活方式也伴隨著許多常人無法體驗的痛苦,異端者的孤獨。是的,離經叛道「放縱墮落」的他,以及他的雜誌,始終受到主流聲音的批評,60年代有女權主義言詞激烈稱《花花公子》將女性「玩物化」,80年代又受到保守主義陣營的炮火猛攻。


而剝開層層面紗,赫夫納終其一生,對女性的看法其實都停留在相對幼稚的青少年階段,受荷爾蒙驅動,缺乏更深刻的理解與互動。作為其個人風格與觀念放大的《花花公子》,自然難免遭受各種輿論責難。


但是,他擁有了你我不曾擁有的刺激人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赫夫納這老頭的眼神。儘管他閱盡世間風流,但眼中依然保留著初涉人世的青少年一般的羞澀。


羞澀的同時,又有那麼一股調皮、狡黠,如孩童一般。



這個辦了一輩子成人雜誌、與無數個異性滾過床單的老頭子,他的內心,始終是一個孩童。




本文由好報原創。歡迎轉發朋友圈。公號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



一生那麼短,


為何碌碌度過




好報



每個生命都要發光!


長按二維碼關注


↓↓↓↓↓↓







老戰士的人生新篇章:退伍老兵油畫作品展示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報 的精彩文章:

你不要約我去旅行了
十一優雅出行指南
內心要有一座宮殿
你吃的蜂蜜95%是假的,為了打破這個魔咒,有人用4年幹了一件事
養了20年的蟹,這個秋天,2天之內就能飛到你的餐桌上

TAG:好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