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熊孩子總犯同樣的錯?那是你不會教

熊孩子總犯同樣的錯?那是你不會教

曾經有一位家長向育姐抱怨:「每次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後,孩子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即使強調了不可以那樣做,孩子還是不走心,繼續按照錯誤的、不當的方法去做。」相信,很多寶媽寶爸都有同樣的煩惱吧!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讓孩子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桑代克曾經將學習的過程定義為: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他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嘗試——錯誤——再嘗試的過程。當然,這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裡面的內容,不過我們可以將之運用到對孩子的教育上。

何謂「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

為了解釋這一說法,桑代克做了一個實驗,即最著名的餓貓打開迷箱實驗。在試驗中,桑代克在箱子內設置了一個開門設施,一旦貓碰到了這個開門設施,它就能逃出箱子並吃到放在箱子附近的魚,在多次以後,貓的行為一次比一次熟練,最後逐漸被鞏固,形成了穩定的刺激——反應的聯結。

利用試誤說來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

相比聯結說,試誤說相對來說容易理解,就是先嘗試,如果遇到錯誤了,改正了就好了。試誤的方法對讓孩子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有著良好的作用。

獎勵來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

打個比方來,當孩子每次放學回家都是要玩一會才寫作業,你就可以用打遊戲、買玩具等獎勵的方式來誘導孩子,讓孩子回家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作業給完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將回家後就立即寫作業的行為變成自己的一個習慣。

讓孩子了解到做正確行為的好處

簡單來講,就是強調做出正確的行為之後,會對自己的生活帶來什麼的影響,也可以理解為效果。打個比方來,如果孩子習慣晚睡的話,父母可以讓孩子早睡一次試一試,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感覺第二天精力充沛,孩子嘗到了早睡的好處,自然而然就會想要早睡了,這就是桑代克研究出來的「效果律」。

各位爸爸媽媽們,想要孩子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不如就試試如上所說的幾種方法吧!相信只要你肯嘗試,孩子就一定會改變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貨人妖小姐姐 的精彩文章:

這三項內容最該教給孩子 很多人都不重視
趁爸爸上廁所 幼童吞下28顆磁球
讓人憂心的宮外孕 如何再次避免?
入園前,學會這些技能hin有必要
熊娃在校玩注射器 28人需接受防艾治療

TAG:吃貨人妖小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