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華誼兄弟怎麼走上了下坡路?令人痛心!

華誼兄弟怎麼走上了下坡路?令人痛心!

正在崛起的90後市場,正在懲罰老態龍鐘的華誼兄弟

  • 動動您的手指關注下我哦!

華誼兄弟怎麼走上了下坡路?令人痛心!華誼兄弟竟然也虧損了,2017第一季度預虧6300-6800萬,這可是華誼2009年上市以來的一份虧損的業績報告!

作為老牌電影公司,背後站著商業大佬馬雲,還有李冰冰、李晨、姚晨等一大堆明星,可是在國內電影產業蒸蒸日上,去年總票房457億的大環境下,華誼竟然虧損了,這份虧損報表真的有些扎眼。

華誼兄弟: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事實上,華誼的虧損絕非偶然,華誼2016年的業績也同樣不堪回首。再往前推,2015年,華誼兄弟在民營電影公司票房份額只佔4.5%,排名第七。

2015年,全明星陣容的《太平輪:彼岸》慘敗,僅有5104萬元票房,而這部電影上下集共投資約4億元;投資3億的《搖滾藏獒》票房只有3961萬元……

2016年,《尋龍訣》和《老炮兒》算是挽回了一點掩面,但被寄予厚望的《我不是潘金蓮》和《羅曼蒂克消亡史》卻遠不及預期,只收穫了4.8億和1.2億的票房,《快手槍手快槍手》、《奔愛》、《紐約紐約也都票房不佳!2016年華誼的票房還不到光線傳媒的一半。

其實這一切,從2009年華誼提出「去電影化」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了,華誼的電影業務逐漸被邊緣化,已經喪失了曾經在民營電影行業的老大地位。

華誼兄弟怎麼走上了下坡路?令人痛心!華誼兄弟正在淪為投資公司,馮小剛成最大的搖錢樹!

華誼兄弟,曾有強大的明星和電影製作資源,令同行羨慕。只是隨著明星出走,華誼兄弟現在只剩下馮小剛這張最大的王牌,也成了華誼近年來的搖錢樹。但是,這棵搖錢樹還能維持多久呢?能撐起一家上市公司的電影業務么?

最近這幾年,馮小剛的產量有所下降,票房號召力不如往昔,反倒寧浩、徐崢、陳思誠等新一代導演正在崛起,甚至跨入10億元票房俱樂部。

我們不得不承認,華誼老了,馮小剛這位華誼老臣也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

但是,在前不久公布的最新片單上面,不僅包括管虎《八百啟示錄》、馮小剛《芳華》等,而且還跟工夫影業共同公布「想像力工業」三年五部超級大片的合作計劃,包括《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畫皮前傳》、《陰陽師》以及黑澤明大師遺作《黑色假面》。

很顯然,華誼急於通過這些大的項目向外界證明自己行業巨頭的存在,也希望用優質內容提振士氣,挽回近年來因「去電影化」戰略的失誤而造成的頹勢。

但是,難!因為內容本身就這不可持續。

與慘淡的電影業務相比,華誼兄弟其他方面卻在全面擴張,涉及經營模式、資本投資、IP經營、影院建設等方面。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華誼變得不像個電影公司、也不像個娛樂公司,而更像是一個還沒有長大就顯得無比臃腫的集團,什麼生意都有一點,雖然他現在想通過高價收購IP來收拾舊山河,但是隨著電影這個IP 產業鏈中最核心的環節已經在華誼「去電影化」的口號中變得弱勢,華誼兄弟不計成本的收購行為反而像是一場賭博,回到起點去拍出好電影重新找回市場份額才是輸贏的關鍵。

正在崛起的90後市場,正在懲罰不懂年輕人的華誼兄弟

民營電影公司里,華誼兄弟資歷最老,但也最失意!而近年來票房慘淡的背後,其實是華誼不懂「年輕人」的後果。

在過去,華誼捧紅了范冰冰、王寶強、周迅等一大批明星,而現在呢?雖然手上還有藝人,但徐帆、姚晨、鄭愷、李冰冰、安以軒……新人幾乎沒有!

而華誼的這些人,幾乎都是80後!整體年齡偏大,藝人平均年齡在39歲左右,她們的粉絲群體也已經長大,而現在卻是90後的天下。這些35歲以上的藝人已經完全無法滿足新一批關注對新面孔的需求。

華誼兄弟怎麼走上了下坡路?令人痛心!《羅曼蒂克消亡史》有葛優、章子怡,演技好是好,但票房還是慘敗,除了影片偏藝術之外,更關鍵的是,現在的90後不一定認葛優、章子怡啊!

娛樂產業永遠是吸引年輕人的行業,只有抓住了最年輕的這一代人,才可能抓住市場。

這一點從華誼投資的七娛樂就能看得出來,華誼院線電影票房慘淡,但參股公司七娛樂合作投資的網路大電影《山炮進城2》和《超能太監2》卻分別獲得了1829萬和1298萬的分賬票房,排在愛奇藝年度票房榜的第1和第4名!

注意,是分賬票房,也就是片方真金白銀拿到的錢,這已經接近於葛優、章子怡《羅曼蒂克消亡史》的票房分賬了。

華誼的成功在於過去的十年里抓住了80後,而今,80後已經長大,應該把目標換成90後了,所以華誼兄弟還用著抓80後的明星來抓90後,顯然就沒有好的效果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華誼的沒落跟服裝品牌李寧、美特斯邦威並無不同,同樣是瞄準年輕群體,如果不進行從80後到90後的迭代,不追隨新一代年輕人的步伐,不管是曾經市場中多耀眼的明星,最終都會黯淡下去。

在我看來,華誼兄弟所謂的「去電影化」,其實就是感覺做電影太累了,電影產品的不確定性導致了持續高票房的難度,於是開始進行「生態化」。

但是,企業好比大樹,一旦紮根下去,就會竭盡所能吸收養分茁壯成長。但是對於「華誼兄弟」來說,原來的「根」卻丟失了!「紮根」在哪裡?「定位」在哪裡?估計會讓這家老牌電影公司產生一些困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