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虛假繁榮的「校園足球」,國字型大小遲早連阿富汗都打不過!
國少不敵韓國無緣亞少賽正賽
今天下午,在緬甸仰光進行的亞洲U16足球錦標賽的預賽傳來噩耗——出生於2002年1月1日之後的U15國少隊在第八小組最後一輪對韓國的比賽中以0比1落敗。這樣,2002屆國少隊無緣10個小組的第一和5個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二,最終連續兩屆亞少賽倒在了預賽階段!
以往談中國足球,人們總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中國的青少年球隊在亞洲賽場總喜歡「以大打小」。平心而論,就算「改年齡」,中國以往的青少年足球能在亞洲打出一片天那也是以球員自身實力作為客觀基礎的。
中國青少年國字型大小球隊距今最後的輝煌是在2004和2005年。以王大雷為首的1987、1988年出生的球員,他們在2004年拿了亞少賽冠軍然後參加了2005年秘魯世少賽;以郜林為首的1985、1986年出生的球員,他們在2004年拿了亞青賽亞軍,然後在2005年的荷蘭世青賽震驚了國人。
已經過去了足足12年,十二生肖轉足一輪了,我們的國青、國少隊竟然就再也沒有打進過世青、世少賽。甚至在國少這個層面,我們居然已經連續兩屆沒有打進亞少賽的決賽圈!
雖然這次亞少賽的隊伍設置和組別設置很不合理、中國和韓國抽在同一個小組增加了出線的難度、中韓之戰的伊朗籍主裁判吹了中國隊3個點球十分詭異,但這些都不是國少隊無緣亞少賽決賽圈的硬性理由。說到底,這一切都是為過去中國足球青訓最黑暗的時代還債!
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之後,中國的傳統青訓體系從1997年之後開始集體崩潰。「體校」因為過早選材、過早「三集中」而飽受教育界人士批判,各地的「業餘體校」網路也基本全部被摧毀,各種「足球學校」一夜湧現,當地政府把青訓的任務全部推給了職業俱樂部.......這就是中國足球青訓的第一個"黑暗時代"。從2002年國足首次打完世界盃之後,中國的足球環境沒有得到相應的保護、假賭黑空前泛濫、眾多職業俱樂部破產,青訓進入了「十年浩劫」。
所以,如果從一個球員7、8歲開始接觸正規青訓的角度衡量,至少要等到2005年出生之後的孩子才會碰到稍微好一點的青訓環境。因為2012年開始,各傢俱樂部的投入開始逐步加大,這對青訓也有及時的幫助,而「校園足球」的概念也從這個時候開始大行其道。
不過,「校園足球」一繁榮,中國足球的「青訓虛火」就上來了,這其實是我們目前更需要警惕的危機!
縱觀全國,如今打著「青訓」旗號、實際只是從事簡單「校園足球」興趣普及的培訓機構,全國各地不知有多少家,這種勢頭比90年代末的「足球學校熱」要瘋狂多了——一個簡陋的社區5人足球場、幾個體院學過足球的學生,就可以開始從事付費的足球培訓工作。
而對於「校園足球」的政績,數字是最直觀的——全國多少萬家特色學校、多少萬的參與學生、多少個校園足球聯賽開戰——真是四海一片歡騰、神州儘是足球苗子。
但令人尷尬的是,我們如果以學校為單位組隊參加一些國際比賽,只要碰到對方一些職業俱樂部的梯隊,立馬輸掉兩位數字的比分,然後被傳播為「中國足球新恥辱」,全國轟動,全民臭罵。然後,孩子的自尊心被嚴重挫傷,他們選擇了早早退出足球這個遊戲......
日本高中足球氣氛火爆
不少媒體總是吹捧「日本的校園足球」,但這和「中國式校園足球」根本不是同一緯度的可比較物。日本的校隊,民間培訓機構隊,職業俱樂部梯隊,水平基本上都都差不多,平時他們都會按照「「一周三練,每周一賽」的基礎進行常態訓練。我們呢?搞個不倫不類的學校球隊和U系列球隊混合參加的「中青超」就想和日本看齊?那些教育系統的「學校隊」又有多少是真正在編的學校學生?
中國國奧隊成員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為了讓參加2020年奧運會的國奧隊可以選取更多的優秀人才,中國足協居然召集各大俱樂部,搞了個「我要上奧運」的大型選拔賽,真令人啼笑皆非。
如果精英青訓不能大行其道且成為所有職業俱樂部的常態時,不但中國足球未來無人可用,甚至遲早會有一天被在這次亞少賽出線的阿富汗隊擊敗!
給足球嗶嗶嗶發送5151,你會發現「更大」的世界,你懂的~


※巴黎勝日耳曼,歐冠要變天了!
※肌肉大棒加坦克防線,曼聯這招誰可阻擋?
※恆大累了,上港委屈了,底線裁判多餘了!
※敗局中的皇馬: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從爭號碼到取關卡瓦尼,內馬爾一直走在作死的路上
TAG:足球嗶嗶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