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膽囊結石疼痛易在夜間發作?

為何膽囊結石疼痛易在夜間發作?

長沙晚報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粟青梅

【問】我是位膽結石患者,每每疼痛發作在夜間,請問這是什麼原因?此外,如果要實施膽囊切除,會不會對身體有影響?——「健康吧」讀者 城市漁夫

【答】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東院)功能科主任、主任醫師熊青雲回復:

膽結石發作時,往往是非常痛苦的,一般膽結石疼痛的發作多在夜間,即使不是劇烈疼痛,也往往會在夜裡有脹痛感,或隱隱覺得右上腹膽囊部位有不適感。膽結石疼痛易在夜間發作的原因,與膽結石在膽囊里的位置改變以及膽囊神經支配有關。

膽囊的形狀像一個鴨梨,底大頸小,人體呈站立或端坐姿勢時,膽囊底在下,頸朝上,膽囊結石沉於膽囊底部或漂浮於膽汁中,不易嵌頓。當患者仰卧睡下,尤其是左側卧位時,膽囊底便朝上,膽囊里的結石由於重力關係,容易滾到膽囊頸部,並嵌頓於狹窄的膽囊頸部,影響膽囊排出膽汁。膽囊為了排空其膽汁,不得不加強收縮,這時,患者就會感到一陣一陣的膽絞痛。

另外,膽囊和膽總管是由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支配的。交感和迷走神經的作用相互拮抗,交感神經使消化道平滑肌運動減弱,迷走神經的作用則恰好相反。夜間,特別是入睡後,迷走神經的興奮性逐漸增強,達到一天的頂峰,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減弱,因此膽囊平滑肌劇烈收縮也會引發疼痛。

實施膽囊切除,會不會對身體有影響?先要了解,膽汁是由肝臟產生的,而不是膽囊產生,膽囊只是人體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場所。膽汁能幫助食物消化吸收,膽囊切除後可能部分人會影響人體對脂肪類食物的消化,但是,對已病變的膽囊來說,由於膽囊內有結石,它已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即對消化已無明顯作用,而且可能引起胰腺炎、膽絞痛、膽囊癌等。

相反,由於疾病的存在,導致消化功能失調,這類膽囊切除後,反而因疾病的消除,可使消化功能得到明顯的恢復。另外,膽囊切除後,膽汁會經過膽管排入十二指腸,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影響不大,術後患者不必過分忌食葷菜,膽囊切除不會對人體造成大的影響。當然,有的病人短期有消化不良的表現,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和調整後,癥狀會逐漸消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M站 的精彩文章:

三季報披露時間表排定 「領跑」公司業績增長可期
韓議員:如腐敗事件水落石出 李明博除接受審判外無路可走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訪韓 就朝核問題交換意見
反覆發作的頭痛 去查查鼻子
男子水塘發現奇異生物,專家鑒定後驚出一身冷汗

TAG:中國經濟網M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