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周瑩的發家致富經

周瑩的發家致富經

置頂人力資源心理學每天13:00不見不散

人力資源心理學特約作者:Vella

微辣職場論:Vellacareertalk

破局而出的智慧在於從無到有,從有到新,破而後立

最近一部大火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正月圓」再次掀起的追劇的熱潮,很多人都想了解這位清代女馬雲——周瑩的發家致富經。從這位女性人物的成功經歷,不難看出很多成就都是源於她敢於跳出舒適圈。

土布滯銷,家族長輩怨天尤人,是周瑩提出來要冒險遠走迪化,打開銷路。清末人人畏懼洋人吸走魂魄,不願與洋人交往。而她帶著接納包容之心結識了傳教士約瑟夫,最終也是這位傳教士在周瑩危難之際幫助她解決開辦機器織布局的難題。外國商人覺得中國人保守固執,周瑩為了打破他們的這種印象,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主動邀請外國人跳交際舞,努力融入外商圈。她本可以止步於小本生意,作一個不愁吃穿的平凡商人,但不甘於止步,不斷擴大格局,鑄造出她的商業版圖。

舒適圈這個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舒適圈每天都圍繞在我們周圍:在公司的培訓上,對於培訓的內容有一百個疑問但從不舉手提問;領導安排一個任務,寧願自己坐那摳破腦殼想半天,也不願開口向同事請教一句;在求職類社交活動不敢和心儀企業高管攀談而只是跟熟識的朋友聊天;想要儘快融入到新公司的圈子卻只和老同事聊qq吐槽;等等諸如此類,你發現自己想要有不一樣的體驗,不一樣的獲得,但你的腳和心彷彿被封印在了原地,你覺得走出這個圈彷彿就昭示著苦難的來臨,到頭來你的擔心和畏懼讓那些看起來唾手可得的東西還是只能存在你深深的腦海里,而攥不到你的手心裡。

前不久我的朋友棒棒糖小姐和我聊天,她說她很羨慕我可以很nice的和每個人相處,她懷疑自己的社交能力有問題。細聊才發現,棒棒糖小姐的社交能力並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和大多數人一樣,她只和自己特別有好感的人在一起,稍微沒那麼有好感的人就一副冷漠臉,這樣的她開心也不開心:開心的是隨著自己的性子走,老娘愛咋地咋地,不開心的是總有些人說三道四,而且需要幫助的時候,能支持她的人比較少。其實誰最開始不是這樣呢,我也是因為職業的原因,慢慢的從一開始的很「耐撕」,到現在的會「來事」,我告訴棒棒糖小姐:「誰都有討厭的人,我也有打心眼裡鄙視的人,但是你反感他就不和他接觸了嘛?沒錯,你和你喜歡的人做朋友,這樣確實很開心,但是有沒有用呢,我指的不是朋友間的利用,而是從學東西方面,其實你討厭一個人,只要他沒有從身體和心靈對你有沉重的傷害,那和他接觸,你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一方面交朋友肯定比樹敵更好,其次你和他接觸你可以看到並學到他身上除了你討厭他的點以外的其他優點,或許你會發現,他其實是個蠻可愛的人,只是你被自己的感性情感蒙蔽了雙眼,再者,你都能和你討厭的人相處融洽,你就再也不會畏懼和任何人交往,再不濟,你就是怎麼樣都討厭他,那就看清楚你討厭他的根源,讓自己繞過這些坑,讓這些討厭的點不在自己身上呈現。」

其實當人長時間處於一種環境,人會在這種安樂窩的狀態中感到舒適並且缺乏危機感。非常成功的人通常會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達成自己的目標。舒適圈是一種精神狀態,它導致人們進入並且維持一種持續精神行為之中,這種情況會給人帶來一種非理性的安全感。類似惰性,當人圍繞自己生活的某一部分建立了一個舒適圈之後,他就會開始傾向於呆在舒適圈內,而不是走出舒適圈。正如《肖申克的救贖》里有一句台詞:「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營造的舒適圈,因為不適應,所以開始的時候我們會做出反抗,慢慢的我們就會適應這種生活,直到最後習慣這種舒適圈,一旦離開反而無所適從。

而一旦能手持自己的自信和勇氣,用這兩把利劍突破舒適圈的禁錮,你會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會讓原本無趣的生活活出凌冽和精彩。美國東北大學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麗薩·費爾德曼·貝瑞特在《衛報》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討論了「超級老人」這個話題。這裡的「超級老人」指的是那些年齡超過65歲,但仍然擁有和25歲健康人同等水平記憶力的老人。貝瑞特和她的同事對這樣的老人進行了研究,發現了他們的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嚴格的腦力鍛煉。他們會持續挑戰自我,學習自己舒適圈之外的新知識。研究發現,很多人到了中年,就開始過一種比較悠閑的生活,避免壓力,因為長時間持續的慢性壓力對我們的大腦是有害的。但並不是所有壓力都不好,研究表明,如果想要保持頭腦敏銳,那麼生活中就需要一定的壓力,尤其需要努力工作帶來的瞬時壓力。這種突然的壓力,能讓身體和大腦在短時間內產生負荷,這對我們保持大腦健康很有必要。貝瑞特建議,如果想成為超級老人,你要定期去做一些費力的腦力活動,並且在做的時候,讓自己達到不舒適的程度。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繼續嘗試下一項。因為關鍵在於你學習新課程或者新技能時的不適感。

處在舒適圈的狀態是自在、沒壓力的,做起事情、說起話來遊刃有餘,這似乎是人們一直嚮往和追求的狀態,可長期待在這種狀態中,生活沒有了壓力和挑戰,人會覺得特別的空虛,甚至胡思亂想,平增很多煩惱。人們往往很容易陷入舒適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逃避和自欺欺人,壓力意味著一定的痛苦,所以本能的都會選擇逃避和拖延。克服的方法,就是去做!不需要想明白、不需要說服自己、不需要前思後慮。因為往往你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他一定值得去做。慢慢的會發現,只要邁出了第一步,其實後面的事情很容易,漸漸地就會形成面對挑戰和壓力的信心。從讓自己每天做一件自己的害怕的小事情開始吧。如何跳出舒適圈,靠的是做,而不是想。

Vella

人力資源心理學特約作者

一個信奉職場需要有白衣飄飄的靈魂

但也樂於分享各種技巧的職場老司機

GIF/157K

聽說優秀的人都關注了下方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力資源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大公司一次完美的電話面試,就12個問題,震驚所有HR!
小米校招講黃段子:別把低俗的玩笑當幽默!
讓團隊里那個賤人早點兒滾!
國慶八天長假來臨,去哪裡人少還便宜?
從騙婚到騙工作,是時候長點心了

TAG:人力資源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