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萬年不融冰洞

萬年不融冰洞

如果問你哪裡有冰洞,你可能會想到北極,也可能想到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其實找冰洞或許不用去那麼北的地方,就在山西,就有中國最大規模的冰洞。

這裡有個大冰洞

山西省寧武縣是一個山嶺縱橫的地方,這片區域一般海拔在2千米左右,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天氣溫又會陡然上升,日照增強。稍顯寒冷的春季終於過去,溫度更舒適的夏天到來時,就在這個縣城西50千米處的春景畦鄉境內,一個洞穴吸引了大批遊人前往。

這個洞穴位於超過2300米海拔的山上,洞外地表溫度在17℃以上,植被茂密、繁花盛開時,走進洞穴,卻是另一番景象。洞內地面、過道、洞壁都被厚厚的冰層覆蓋,寒氣襲人,冰柱林立,冰鐘乳石、冰瀑布垂掛,冰石筍「拔地而起」,在五彩燈光的照射下,彷彿是一個夢幻的冰晶宮。沿著台階,越往下走,洞穴冰層越厚,溫度越低,冰洞深度達到了85米。

據考證,這個冰洞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已經有約三百萬年的歷史。人們結合地名和形成時間,將其命名為寧武萬年冰洞。

我們知道,一般,洞穴是由流水侵蝕基岩形成,這些基岩洞穴通常絕熱於地表,溫度基本上是恆溫的,大約相當於地表的年平均溫度。所以,在一些高緯度高海拔地區,大夏天裡有冰洞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因為這些地區年平均溫度低於零度,當夏天地表冰雪融化後,水流入低於冰點的洞穴時,就會結冰。

然而,寧武縣地處溫帶,雖然冬季非常寒冷,但年均溫度在2.3°C以上,根本構不成形成冰洞的環境,其地下怎麼會形成低於0°C的龐大冰洞呢?

不可思議的冰洞

一些人猜測寧武萬年冰洞所在地,是不是為凍土層,這種凍土層形成的洞穴溫度會低於冰點。雖然在高緯度地區,凍土層非常常見,但在一些溫帶地區,也會分布有永久凍土層。這是因為如果某個地區的冬季風非常強勁,而地表又沒有被雪覆蓋,不影響冬季土層的冷卻和凍結,可能會使得冰凍土層可以保存於地下很深的位置,尤其是在不容易吸收熱量的淺色岩石中。

然而,由於凍土層一般很堅硬,地表水很難滲透,所以如果凍土層形成了冰洞的話,冰洞里的冰量也會非常少,這樣的洞穴越往深處走,越乾旱,最終完全無冰。但顯然寧武萬年冰洞並不是這樣的。

一些人提出了地熱不均理論,認為有的時候地幔層的熱流不會流經某個區域,導致這個區域溫度過低,如果這個區域正好有個洞穴,經年累月,冰冷的沉積物將在洞穴沉積,形成冰洞。

不過,這個理論也沒法解釋寧武萬年冰洞。雖然在地球上,地熱確實有所不同,但如果由於地熱不足,導致洞穴溫度過低,地表溫度也會較冷。然而在寧武萬年冰洞,即使洞穴溫度在零度附近,地表的夏季氣溫也可能達到20°C,差距相當大。

真正的原因

實際上,寧武萬年冰洞的形狀、空氣對流等諸多因素,共同創造出了這種獨特的自然景觀。

寧武萬年冰洞形狀就像一個口袋,洞口狹小,「肚子」大,洞穴的主體位置又比洞口低,可以充當冷陷阱的作用。在春夏秋天,外部空氣比洞內熱,洞內的冷空氣沉在洞底,不會產生熱對流。雖然此時熱量從外界向冰洞內傳遞,但由於岩石和空氣的熱傳導率都不高,不足以使冰洞內的溫度顯著上升。

在冬天,洞穴外的溫度會下降到-15°C。由於洞內常年氣溫保持在-1°C左右,因而冬季外界氣溫一旦低於這一溫度,寒冷的空氣就會源源不斷地進入洞中。洞外沉重的冷空氣進入洞穴後,洞內較暖的空氣升起並逃逸,進一步降低了洞穴內溫度。

而一旦洞穴中形成冰塊,就可以作為平衡洞內溫度的「緩衝劑」。在夏天,如果溫暖的空氣進入洞穴,很大一部分熱量用於使冰融化,可以防止洞內溫度升得過高,讓洞穴中的其他部分不會過熱。

到了冬天,當非常冷的空氣流入時,洞穴中的液態水將凍結,釋放熱量,使得洞穴的溫度不會降得過低。這個過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洞穴中的溫度相當恆定,所以冰洞的溫度一年內變化幅度會很小。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後的結果就是寧武這個冰洞可以保持幾百萬年不會融化的奇蹟。

科學家們認為,寧武萬年冰洞自身可以維持非常穩定的凍結狀態,即便遊客和安裝在冰洞中的燈泡會散發熱量,也並不會破壞冰洞的環境。

人類行為可能弄巧成拙

然而,一些人類的保護行為反而可能弄巧成拙。比如,在中國黑龍江省,有一個五大連池冰洞,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冰洞很可能會在40年內融化,而造成這一後果的竟然是人類。

原來,該景點的管理人員為方便管理,在洞穴入口處安裝了一個金屬門。正是由於金屬門會阻擋冷空氣進入洞穴,使得洞內溫度逐年升高,最終導致整個冰體融化。如果寧武萬年冰洞的氣流受阻,同樣也會遭遇這樣的命運。

其次,氣候變暖也會對冰洞造成威脅。南極的拉森B冰棚曾經在地球上穩定存在了1.2萬年,但由於氣候變化,在2002年,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座面積約3250平方公里的冰架就損失了2/3的面積。同樣在溫帶,由於冬季天數變短,春天提前到來,補充冰洞的冷空氣變得更少,在這種情況下,寧武萬年冰洞也隨時可能消失。

寧武萬年冰洞的消失不只是會對當地旅遊業造成影響,冰洞實際上是記錄過去地球大氣和環境狀況的「檔案庫」。比如,一些古老的氣泡困於冰中,對氣泡中氣體的研究,可以揭示古老地球大氣的組成成分。保存在冰中的花粉、葉片以及微生物還可以為科學家們提供數百萬年前的地球生命信息。

現在,極地地區雖然存在大面積的永久凍土,但在溫帶地區,永久凍土是罕見的,所以保存好寧武萬年冰洞,實際上也有助於科學家們了解溫帶地區過去的氣候變遷。

GIF/106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氫氣可以變成金屬
如何不被鯊魚咬
為什麼下一代電視需要煤?
引力波也有記憶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