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情懷叫江南,有一片記憶是水鄉——畫家樊錫剛用畫說「話」

有一種情懷叫江南,有一片記憶是水鄉——畫家樊錫剛用畫說「話」

《醉卧江南春風裡》

《漁村曉色》

《漁》

《又是一年芳草綠》

《一夜秋風起 滿目黃金葉》

《煙雨洞庭梨花香》

《信是江南美 殷殷故鄉情》

《疏雨新風好放棹》

《疏影婆娑水風涼》

《夢裡故鄉行》

《湖上漁歌》

《湖上晨風》

《湖村春永》

《和風漸展綠楊絲》

《翠筠清風》

《晨曦》

《曾在此處聽雨聲》

丹青自敘

——兼談新江南畫派的思考與創作

樊錫剛

有一種情懷叫江南,有一片記憶是水鄉,有一處地望謂吳越。吳山越水,大概可謂是「江南之南」,是「最江南」之所在。江南安於華夏版圖一隅,得天獨厚、富饒安祥,「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是江南情結的世俗化解讀,千古傳誦、膾炙人口。

相對而言,在中國古代史上江南似乎疏離了政壇的權謀爭鬥,亦避開了軍事的金戈鐵馬,一直甘於扮演經濟之邦的角色。這裡的稻米、絲綢、茶葉、瓷器乃至帤銀經由水運,源源北上,支撐帝國的經濟之廈和國計民生。倘若北方有變或軍事吃緊,江南還敞開懷怉,慷慨接納溯水南下的貴胄,「泰伯南奔梅里」「晉室衣冠南渡」「靖康之變南宋立國」,看中的便是這裡的富足與安寧。

明季董其昌分山水南北二宗,推五代董源及其弟子巨然為江南山水畫鼻祖,亦不無道理,米芾更是認為董畫「平淡天真、唐無此品」。江南山水畫顧名思義以江南為主題,綿山秀水盡收筆端,吳風越韻訴之紙素,抒寫的是空靈、雋秀、飄逸,表達的是江南的物象之美、人文之韻。古往今來,江南山水畫代有大家、名師輩出。南宋劉松年、李唐、馬遠、夏圭,元四家、吳門四家、清四王四僧乃至近現代諸名家都是表現江南的高手。江南畫派雖未在中國美術史上公開亮出旗幟,但源遠流長、薪水相傳,就表現題材和審美取向、筆墨風格言是客觀存在的。

余習學江南山水畫逾三十載,對生於斯長於斯的江南水鄉情有獨鍾、銘心刻骨。淺汀遠岫、草木繁郁、小橋流水、槳把欸乃、柳蔭荷風……是余眼裡至美的自然物象,憑欄聽雨、把盞臨風、品茗賞曲、漫步古巷、扁舟御波……是余心中詩化的悠閑,依山傍水漁樵耕讀是余腦海深處的生存理想。在余看來,江南是上蒼的恩賜,是祖國的明珠,是江南人民的辛勤創造。

自古以來以江南為母題的繪畫創作摩肩接蹱,漸次亦形成框范和程式,愚以為清四王筆下的江南其實過多地顧及了宮廷繪畫的廟堂氣,層疊繁複間少了水鄉的空靈與簡逸。近現代以來,吳湖泛、陸儼少、錢松嵒、宋文治、亞明諸先生對表現新江南作了有益的探索,其藝術表現在傳承基礎上,越出傳統的樊籬,形成了融物象之美、人文之美於一體的新江南畫派。楊明義、孫君良、劉懋善、華士清、王福元、劉達江、梁元、許惠南等老師是當今新江南畫派的重要畫家。

余作為新江南畫派畫家的一員,雖為業餘亦不敢有絲毫懈怠。所作江南,極注重承緒傳統的表意精神,所寫一樹一石,一橋一舟,一渚一汀,必融鑄濃烈的情懷,必發掘展示其蓬勃生機和醉人美感,當然筆墨功底尚需艱苦砥礪。江南情懷、水鄉風華,令余膜拜與傾倒,牽引余不忘初心、筆耕不輟,即便為之憔悴與老之亦甘之若飴,無怨無悔!

樊錫剛近照

藝術簡介

樊錫剛,男,1966年生,江蘇無錫人。現為江蘇美協會員、無錫市書畫院特聘畫師。擅作江南風光、太湖山水,師從著名畫家王福元,並曾向宋文治、亞明、錢紹武先生請益。作品蒼潤秀逸、注重表意,曾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世紀中國風情」「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2000年全國書畫家新作展」等展項,獲由中國文聯主辦的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展銅獎,被授予「世界華人藝術家」稱號。作品曾入輯《榮寶齋第六回中國書畫清賞雅集》《經濟》《秀江南》等。2015年獲無錫市青年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公益推廣:喜鵲讀書/編輯:喜鵲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兩隻喜鵲文化 的精彩文章:

情懷江南 記憶水鄉——無錫樊錫剛江南山水畫清賞
觀李觀洲書法,賞顏筋柳骨韻味
游獻華扇形國畫山水清賞
一直畫不好荷花,原來是忽略了這些!
世間多少人,誤將咫尺做天涯

TAG:北京兩隻喜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