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高祖 古代名將韓信 白起 衛青 霍去病 沒有一個比得上他

唐高祖 古代名將韓信 白起 衛青 霍去病 沒有一個比得上他

1

打算揭發李淵造反

差點被殺頭

他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是當時眾多將領中,唯一可以和李世民媲美軍功的人。

唐高祖李淵對他的評價更高:「古代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

他叫李靖。

李淵說這話的時候,不知是否還記得當初李靖「出賣」他的事?

李淵和李靖當年都為隋朝工作,李淵是太原留守,身為馬邑郡臣的李靖是李淵的手下。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

時值歲末,天下大亂,各地爆發反隋叛亂。眼看隋朝就要完蛋,太原留守李淵也心癢了,咱也趕快行動吧,遲了連洗碗水也喝不上,更別說吃大餐了。不過他並未馬上行動,而是暗中招兵買馬,等待時機。

李淵的舉動,很快為李靖所察覺。他不明白,身為朝廷命官的李淵為什麼也起了賊心,拿了朝廷俸祿,卻做對不起朝廷的事,太特么不厚道了!

李靖化裝成囚徒,偷偷前往江都,打算向隋煬帝告密。不料剛到長安就走不動了,原因是關中也亂成了一鍋粥,連道路都阻塞了,李靖被迫滯留在長安。

沒多久,李靖就被起兵後迅速攻佔長安的李淵逮了個正著:「這不是那啥嗎,你在這裡整哪樣?沒想到咱們又見面了!別來無恙啊?」

那時的李靖,估計媳婦兒都還沒討,就這樣被殺,實在不划算。臨刑之時他急中生智,對李淵說:「你興義兵的目的是為了除暴安良,是為了天下百姓有好日子過,可是你為什麼不去實現你的宏偉目標,而因私人恩怨跟我這個壯士過不去呢?」

李淵圍著他轉了一圈:「你也算壯士?」被五花大綁的李靖身子一挺,脖子一硬:「我這樣的不算壯士,什麼樣的才算?」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

李淵不但沒殺他,反而決定用他。

沒多久,李靖被李世民招入麾下,讓他在禁衛軍中任職。

2

使用有功勞的人

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

李靖屬於官N代,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親李詮也當過隋朝的官員,官至趙郡太守;舅舅更是個牛人,隋朝名將韓擒虎。

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的兒子會打洞,生在這樣的家庭,從小沒有「文武才略」都難。關鍵是他不但出身好天資好長相好,還很有進取之心,小小年紀就胸有大志,還在吃奶的年齡就對他父親說:「如果遇到聖明的君主和時代,大丈夫就應該建功立業。」

舅舅韓擒虎雖然是名將,精通軍事,但和他談論軍事的時候總是「說不過」這個外甥,他的觀點和見解,每每令這個名將舅舅拍手稱絕。

他還得到過隋朝吏部尚書牛弘的稱讚:「毫不誇張地說,你是王佐之才,總有一天會坐到這個位置。」牛弘拍著他的坐床說。牛弘說這話時,李靖的官職卑微得不值一提。

為唐朝所用後,李靖才開始嶄露頭角。

沒別的意思,我就是喜歡 十冷

那時的李淵已建唐稱帝,李世民也當了王。

但這並不意味著天下太平,除了王世充這個頑固分子,西梁蕭銑政權也是必須消滅的對象。而且這個蕭銑,竟然趁李世民進擊王世充,無暇他顧之機想渾水摸魚,派兵溯江而上,企圖拿下唐朝的峽州(今湖北宜昌)、巴、蜀等地。

雖然被峽州刺史許紹擊退,但這股割據勢力不擺平,王朝就無寧日,李淵調任李靖赴夔州(今重慶奉節)對其進行安撫。

奉命赴任的李靖,出發時僅帶了幾個隨從,晝夜兼程去上任,途經金州(今陝西安康)時卻停了下來。原來蠻人鄧世洛率數萬人鬧事,廬江王李瑗帶兵討伐,卻連吃敗仗。

李靖一來,李瑗如遇救星——趕緊給我出個主意,我實在拿那些龜兒子木有辦法了!李靖大致了解了一下情況,如此這般給廬江王出了個主意,廬江王一下就把那些蠻兵打得落花流水。

不料來到峽州,李靖一行再次受阻,停滯不前。原因是蕭銑控制了必經之路,無法通過。

李靖的受阻,把李淵惹毛了:敢情你小子是在遊山玩水,故意貽誤軍機啊,許紹你給我把他宰了,讓他到陰曹地府去看風景!許紹喜歡李靖的才華,趕緊說皇上不是您想的那樣,李大人之所以耽誤了時間,是因為那啥那啥,這才保住李靖的命。

不料,金州蠻人剛搞定,開州(今重慶開州區)蠻人也反了,大舉進犯夔州。這一次的平叛任務,落到了趙郡王李孝恭肩上,這個郡王卻很丟臉,居然不是那些烏合之眾的對手!

這股蠻子,最後還是李靖出馬才搞定,而他僅動用了800人,先是「打破蠻兵」,然後又巧設伏兵,一戰而定乾坤,首領被殺,5000多人被俘。

捷報傳到京師,李淵把公卿們召集攏來,笑得合不攏嘴:「李靖立此大功,充分說明一個真理,那就是俗話說的,使用有功勞的人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然後親筆給李靖寫信,對之前對他的偏見深表歉意,讓李靖忘了過去的不愉快。

3

咱們要的就是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高興歸高興,那個蕭銑,千萬別忘了。

李淵當然沒忘,西梁不滅,何談一統江山?李淵下命令之前,李靖就「先發制人」,在充分了解敵我雙方情勢的基礎上,上陳攻蕭「十策」。李淵同志高度重視,第一時間任命李孝恭為夔州總管,擢任李靖為行軍總管,兼任孝恭行軍長史。

雖然李孝恭是「老大」,李靖是「老二」,但實際上李淵是「三軍之任,一以委靖」,讓李靖成了事實上的三軍總司令,因為李孝恭不太懂軍事。李靖也就當仁不讓地,以「老二」的身份擔起了老大的職責,走馬上任後立即開始進行準備工作,組織人力物力大造舟艦,讓將士們練習水戰等等。

李孝恭(591年-640年)

準備妥當之後,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一場規模巨大的軍事行動,「唐平蕭銑之戰」開始了。

這註定是一場苦戰,因為蕭銑割據的江陵一帶領土廣大,南到交趾,北到漢水,西達三峽,東及九江;唐軍的進攻時間也選得不對,時值秋天雨季,大雨一直下個不停,河水暴漲,濤濤江水奔涌而下,吼聲震天,讓人不寒而慄。

參與戰事的將領們,都不寒而慄了,咱們還是敬畏一哈大自然,待雨停了,洪水退了再進攻吧,現在進攻,恐怕部隊還沒到達戰場,都翻江里喂王八了。

唯有李靖力排眾議:「兵貴神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咱們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現在我們的軍隊剛剛集結,蕭銑肯定還不知道,如果我們突然出現在毫無防備的敵人面前,肯定會大獲全勝!所以我們應該趁江水猛漲之機出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現在江陵城下,不給蕭銑任何反應的時間定能一舉成功!」

李孝恭雖然打仗的本事不大,但還聽得進正確意見,同意了李靖之議。

不出李靖所料,蕭銑果真以為唐軍不敢此時進兵,在他看來,惡劣天氣加上三峽天險,唐軍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能不顧及船毀人亡的可能,所以他竟然不加防備,讓士兵休整。

4

上司打敗仗

他一出手就反敗為勝

自以為是的蕭銑,沒想到唐軍真的吃了豹子膽,當他沉浸在自己的「神機妙算」中時,唐軍兩千多艘戰艦,已經衝破驚濤駭浪,直衝他的地盤而來,連破毫無防備的荊門、宜都二鎮,並於當年十月抵達夷陵城(今宜昌)下。

駐守在宜昌附近的,是蕭銑的驍將文士弘和數萬精兵。

此次行動的老大李孝恭果然不懂軍事,大軍一到就想立即進攻。李靖連忙勸阻,他認為此時敵軍士氣正盛,他們又是精兵,文士弘也不是吃素的,很難對付,此時不宜進攻,過幾天他們士氣衰落時再進攻。可是李孝恭已經被一系列勝利沖昏了頭腦,不耐煩地對李靖說,你既然害怕那你就留守吧,本人親自去。

不出李靖所料,戰鬥剛開始,李孝恭就被打得屁滾尿流,而且損失巨大,狼狽逃回南岸,腸子都悔青了。

但是很快,李靖就率領唐軍反敗為勝,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

原來獲勝以後,文士弘就有點得意忘形,縱兵到處搶掠,部隊都散了,這裡一股那裡一股,和打家劫舍的土匪沒有區別。李靖立即指揮唐軍出擊,難以收攏的敵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被殺死溺死者達一萬多人,四百多艘戰艦成了唐軍的戰利品。

幾天後,乘勝擴大戰果的唐軍,繳獲的樓船數量猛增至數千艘,交州總管丘和、長史高士廉、司馬杜之松投降李靖。除了投降,蕭銑也別無選擇。

公元621年,擁有精兵40萬、雄踞南方多年的蕭銑被斬於市。

5

在勝利之路上

根本停不下來

消滅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蕭銑,僅用了兩個月時間,戰功卓著的李靖免不了又是陞官又是發財,唐高祖下詔封他為上柱國、永康縣公,並賞賜了很多財物。

掃平南梁一役充分顯示了李靖傑出的軍事才幹,那以後,倍受唐高祖倚重的李靖,就在勝利的道路上再也停不下來了:

一,武德四年,李靖率軍越過南嶺,到達廣西境內的桂州,「連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戶六十餘萬,嶺南悉平」。

二,武德六年七月,唐高祖再命李孝恭為帥、李靖為副帥,率兵鎮壓輔公祏叛亂。與之前一樣,李孝恭雖然是老大,但軍事上真正的老大是李靖。李靖又是力排眾議,提出和眾將不一樣的作戰方案,很快平定了輔公祏的反叛,獲唐高祖高度稱讚:「李靖乃蕭銑、輔公祏的膏肓之病,古代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沒有一個比得上李靖!」

三,武德八年,突厥頡利可汗率十多萬軍隊越過石嶺,大舉侵犯太原。唐高祖命李靖為行軍總管,統兵一萬駐守太谷(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此次奉命迎擊敵人的,還有并州總管任瑰等其他部隊。其他部隊都在來勢兇猛的突厥軍隊面前敗下陣來,任瑰更慘,全軍覆沒,只有李靖的部隊得以保全。

四,公元629年(貞觀三年),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消滅東突厥。時任兵部尚書的李靖被任命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第二年正月,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李靖僅率三千騎兵,冒著嚴寒從馬邑(今山西朔縣)向惡陽嶺挺進,得知消息的頡利可汗「一日數驚」,以為李靖後面必有大部隊,否則他不敢孤軍深入。此戰僅李靖所殺敵人就達一萬多人,俘虜十多萬,繳獲牛羊數十萬隻。頡利可汗率領剩下的數萬人,企圖越過大漠北逃,被大將李勣在磧口攔住,頡利可汗的大酋長們統統投了降。之後不久,頡利可汗本人也成了大同道行軍總管李道宗的俘虜,東突厥滅亡。

李靖等人滅掉東突厥,為唐高祖和唐太宗洗刷了向突厥屈尊的恥辱後,李世民對李靖的信任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比如眼紅李靖戰功的御史大夫蕭瑀劾奏李靖治軍無方,襲破頡利可汗牙帳時士兵們搶了一些珍寶和文物,李世民先是假意斥責,過後對李靖說:「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是打敗達頭可汗的將領們沒得到獎賞。我可沒那麼傻。你為國家立了那麼大的功,那點小過錯算啥子?我會把你幹掉突厥的功勞記上,至於治軍無方之罪,小意思,不值一提。」

生性沉穩的李靖依然不置可否,就像有人誹謗他,他也不為自己說句話一樣。

彷彿為了故意氣氣那些紅眼病,李世民下詔加封李靖為左光祿大夫,賜絹千匹,增加封地。當然了,李靖立了那麼大的功,本身也該獎。

後來,李世民彷彿覺得獎勵太少,又賜給李靖絹二千匹,提升他為尚書右僕射。

6

真正的智者

懂得激流勇退

李靖的可貴之處,是懂得激流勇退。

如果說,青少年時期的胸懷大志是銳意進取精神的體現,那麼一旦富貴在身就知足而退,則是一種智慧。這一點,他比歷史上那些功高蓋主而貪戀權力最終身敗名裂的「牛人」強多了。

李靖萌發功成身退的念頭是貞觀八年十月,那時他擔任宰相剛滿四年。他辭職的理由是患了足疾。他可不是故作姿態裝裝樣子,辭職的言辭非常誠懇,是真辭,不是假辭。

李靖的這一舉動,唐太宗既欣賞又感動,又是賜馬又是賜壽木拐杖,讚揚他能識大體,還把他與那些身處富貴而不知足,哪怕身體有病、無法勝任工作但非占著茅坑不拉屎的古人拿來比較了一番,「您的美德,真不愧為一代楷模」。

然而,李靖辭職兩個月後,大西北的吐谷渾就搞起了事,興兵進犯涼州,朝廷決定鎮壓。派誰統兵呢?最佳人選當然是李靖。可是他老人家有足疾,又剛剛辭了職。

吐谷渾所在位置

沒想到年逾花甲的李靖得知消息,頓時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腳也不瘸了,走路也不拐了,立馬精神抖擻,並主動求見宰相房玄齡,請求挂帥。

這說明他的足疾並無大礙,也許根本就沒事,當初以足疾為由辭職不過是個借口。

老將軍主動請纓,當然令唐太宗喜不自勝。他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任命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任城王李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右衛將軍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為各道行軍總管,對吐谷渾展開了大規模反擊。

時值寒冬臘月,李靖率領五路人馬,克服天寒地凍、野草又吐谷渾人一把火燒光戰馬無食、無水可飲只能刺馬血解渴、晝夜溫差巨大等各種困難,取得一系列勝利:李靖親自率領的北路軍進展神速,部將薛孤兒於曼頭山(今屬青海)擊敗吐谷渾軍,殺其名王(諸王中名位尊貴者),繳獲大批牛羊,李靖率領的主力軍分別於牛心堆、赤水源兩次大敗吐谷渾軍;侯君集、李道宗率領的南路軍深入荒漠二千多里,終於在烏海(今青海興海)追上伏允可汗並將其打得大敗,俘其名王;位於赤海的吐谷渾天柱王軍被薛萬均所敗;李大亮所部於蜀渾山收穫也不小,並俘虜其名王二十人,其部將執失思力也在居茹川擊敗吐谷渾軍。

隨後,乘勝追擊的唐軍一直追到今新疆且末,山窮水盡的伏允可汗為部下所殺,其長子大寧王慕容順率眾投降,吐谷渾滅亡。

從大軍出發到大功告成,僅用時兩個月。

李靖彷彿是為打仗而生,一有仗打就精神百倍,哪怕在晚年,年過七十的他已患病在身,聽說唐太宗要打高麗,依然「鬧」著要去,還說什麼只要皇上不嫌他老,他的病馬上就能好,可是李世民念他年事已高又有病在身,終不忍心讓他再赴疆場。

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是為著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位列其中的李靖位於第八名。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的李靖病逝,享年79歲。

據說,李靖死後成了神,經常顯靈為百姓救危解困,百姓為其建廟,把他當神一樣供奉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長夜 極寒 被困冰海 他們面對的 可能是地球上最兇險的處境
曹操真讓華佗開了顱 那死的才真快
這個三國人物遇到的都是能容人的上司 若攤上曹丞相 都死八回了
李世民殺掉親兄弟除掉親侄子 卻赦免了幾個親侄女
曹操真讓華佗開了顱,那死的才真快!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