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博書畫換展在即,我們應該看什麼?

上博書畫換展在即,我們應該看什麼?

據悉,上海博物館三樓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常設展因需要進行展品更換工作,將於2017年10月9日(周一)至10月20日(周五)期間暫時閉館調整。大換血之後的書法、繪畫館又將給觀眾帶來哪些精彩的展品呢?館兒君先帶你一探究竟。

北宋·米芾《多景樓詩冊》

米芾的字,絕對是「刷」出來的,

上下翻飛,變化恣意。

這本多景樓,

是數量不超過五根手指頭的米芾大字本,難得難得。

人喝多了,起了興緻,手邊的筆抓起來就寫。

這本多景樓,筆不是很好,

但是米芾絕對精彩的神品大字。

平時大都是特展才出來,

常展中亮相也屬於少見。

南宋·吳琚《行書五段卷》

米芾不在家,要摹個簽字應付過去,

找誰?

找吳琚啊!

上博這件可謂吳琚代表作,

出名到什麼程度?

同桌買來一個筆記本,

筆記本封面就是這五封短扎。

南宋·張即之《行書錄王禹偁待漏院記卷》

張即之的小楷這兩年著實火了一把。

「你看這字多規整啊,多好看啊」

他的字有學唐代經生的痕迹,但又自成風貌。

「你看每個筆劃之間還有牽絲啊!」

這說明他的創作速度不慢,但點劃很硬氣,

可見其功底之紮實,用的筆也比較硬

上博這卷高頭大卷很長,只好給你看局部,

每次打開展的都不一樣,

不知何時才能把整卷看遍

元·趙孟頫《真草千字文卷》

故宮武英殿的趙孟頫大展,最近很是火熱。

上博這次換展拿出來的真草千字文卷,

是一直聽說、卻從沒見過的東西

千字文是具有啟蒙性質的讀物,

最著名的版本是隋僧智永的本子。

你可以看看趙孟頫這卷千字文,

是摹寫的呢?還是屬於自己創作?

元·馮子振《行書虹月樓詩卷》

馮子振是元代大長公主的客座鑒定家,

元代皇家收藏的掌眼人,

許多作品後面能看到他的鑒定意見。

他的題跋比較多見,

但你可曾見過他自己的書法作品?

與題跋相較,

他的書法作品更舒暢、更爽利、更顯露風骨。

明·劉基《行書春興八首詩卷》

元末明初這種混亂的年月,

劉基看清楚了,跟定了朱元璋。

出主意、拿策略,

平定了張士誠政權,多少文人隨之倒掉。

這樣一位政客,書風竟然有不少文人氣味。

並不屬於「名人書法」。

這件作品也是多年之後,重新回到常展的序列。

北宋·趙佶《柳鴉蘆雁圖卷》

宋徽宗的署名繪畫很多,

但幾乎只能保證簽名是真跡。

而上博這卷柳鴉蘆雁圖的「柳鴉」部分,

大多數鑒定家都肯定是徽宗親自畫的,

這非常罕見

這卷徽宗親筆畫作,是上海博物館的大名品,平時難得一見,

此次是距2002年「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15年後首度露面。

南宋·馬麟《樓台夜月圖頁》

「皓月當空,人生幾何。」

馬麟是南宋著名畫家馬遠的兒子,

在構圖和某些筆法上得到了真傳。

這幅小景意境很好,

一輪明月照耀著一角的建築物。

在某個初一or十五的光景,

來看看馬麟筆下的月亮,

再抬頭看看頭頂的月亮,

肯定別有一番滋味

這是馬麟靠譜的真跡,

馬麟的簽名很是標準,

可以用來對比去懟「假馬麟」。

這開馬麟扇面,

是2010年千年丹青日中繪畫珍品展後的再次亮相

元·張渥《九歌圖卷》

張渥是元代比較重要的人物畫家,

他的線條功力極佳,簡直是沒sei了。

九歌是楚文化寶庫里的永恆經典,

歷代抄寫、圖繪的版本很多。

張渥的白描九歌大概有三本,

上博這本還有吳睿的隸書文本。

書法雋永,線條很精,可謂買一送二。

這本九歌圖卷,已經近十年沒有展出,也是難得一見。

明·王履《華山圖冊》

「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

他畫的主要是陝西華山的風光。

王履看來是個唯心主義者,同時還是個醫生。如果說傅山是醫生中有名的書法家,那麼醫生里有名的畫家就是王履了。

他生活在元末明初,畫面中有不少繼承了元代風格的影子。

這套華山圖冊有畫家極小的題詩,而且每開都有一個很小的小人,大概是畫家自己在華山中遊戲的樣子。

北京故宮也有這套冊頁的其他部分,可以對照起來看。

明·唐寅《秋風紈扇圖軸》

上博竟然拿出這軸畫來展,實在是沒想到,這幅畫在上博新館從來沒有拿出來過,如果你硬說你見過原件,要麼是2008年在遼博,要麼就是你在夢裡~

大家都知道唐寅會畫仕女人物,但說實話,他的靠譜的人物畫數量很少,可能不超過五根手指頭,而這件是鑒定家唯一都認可的作品。

上面唐寅的自題詩特別出名,「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簡直是把畫意與自己身世相結合,是了解唐寅的一件重要作品。

上博專家說:「這本我們自己都捨不得展!」

清·龔賢《山水八段圖卷》

龔賢是金陵八家的代表人物,

畫的大都是南京一帶的風光。

他的作品有白龔和黑龔兩種樣貌,

黑龔墨色淋漓、層層積染,

這卷屬於白龔,乾濕皴然相結合,

畫意古樸淡雅、清新明凈,

山石的受光面留白。

圖片來自上海博物館官方微信號

作者:拿破破

編輯:小太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物館丨看展覽 的精彩文章:

除了徐渭和梵高,這個世界還有擅長畫畫的「瘋子」嗎?
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山水捲軸畫,卻在千里江山圖的陰影中少有人觀看
請問您要來點螃蟹嗎?
戈、矛、戟、殳、弩機……這些兵器到底怎麼用?看完這篇就知道了
王鐸:比你有天賦的人,還比你努力

TAG:博物館丨看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