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經濟學家》:人臉識別技術讓人無處可逃

《經濟學家》:人臉識別技術讓人無處可逃

隨著新款iPhone 8的上市,人臉識別技術又一次得到推動。然而,人臉識別並非普通科技,它將為社會帶來深遠影響。2017年9月9日,英國《經濟學家》刊發文章,探討了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隱私、公正和信任的涵義。

人臉識別

全文大約1000字,閱讀時長約為3分鐘。

報紙原文:《經濟學家》:人臉識別技術讓人無處可逃

章志萍/編譯

人臉信息的記錄、儲存和分析技術將會給隱私、公平和信任的概念帶來根本性變革。

首先是隱私。人臉與指紋等其他生物數據的一大區別在於它可以實現遠距離應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手機拍照並啟動人臉識別。俄羅斯的一個應用FindFace可以將人臉圖像與社交軟體VKnotakte上的照片進行比較,能夠達到70%的識別準確率。即便私人公司無法通過人臉圖像辨別身份,但政府也可以做到。半數美國成年人的照片被收錄至可供FBI使用的資料庫。雖然執法機構擁有了追蹤罪犯的強大武器,但是公民隱私卻是潛在的犧牲品。

人臉不僅可以辨別身份,還能透露其他可被識別的信息。一些公司通過人臉可以早期診斷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測量情感的系統能夠幫助自閉症患者捕捉他們難以察覺的社交信號。但是這類技術也會帶來威脅。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人臉可被用來判斷性取向,準確率高達81%。在視同性戀為犯罪的國家裡,這種軟體的應用前景駭人。

較溫和的歧視也可能變得普遍。僱主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按照種族、智商和性取向篩選求職申請。限於機器的學習能力,所有人臉識別系統都無法避免錯誤概率問題。此外,此類系統可能會不利於非白種人,因為程序主要通過白人臉部數據進行訓練,無法有效識別其他種族。在輔助法庭進行保釋和量刑的工具中,這種偏見已經出現。

最後,持續不斷的人臉記錄和用數據來解讀現實的工具可能會改變社交的本質。情感掩飾是日常生活的潤滑劑。如果你的愛人可以發現每一個強壓下去的哈欠,你的老闆可以覺察到每一絲惱怒的表情,婚姻和工作關係都會變得更加真實,卻不太和諧。社交的基礎也會發生改變,從基於信任的承諾轉變到計算機通過人臉信息計算得出的風險和回報。人際關係可能變得更加理性,交易性更強。

在民主國家,法律有助於改變該技術利弊之間的平衡。歐洲的立法者在即將出台的數據保護規則中加入一套原則,規定生物信息的使用必須獲得其所有者的同意。但是法規無法扭轉發展軌跡。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普及,攝像頭將更加無處不在。墨鏡等欺騙人臉識別系統的手段已經被攻克。劍橋大學的研究表明,人工智慧可以重新構建偽裝者的面部結構。雖然谷歌已經放棄開發人臉搜索,但是亞馬遜和微軟都在使用其雲服務提供人臉識別,這也是臉書計劃的核心。政府不會放棄人臉識別技術的益處。改變正在到來,唯有面對!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77期第7版,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鄉村、醬油與契訶夫,教育平常地像空氣一樣
比較文學具有面向未來的開放性
劉悅笛:「救亡壓倒啟蒙」,本無可爭議
安倍突然來到中國駐日大使館,真的是來向中國「示好」嗎?
王焱:破除「標題黨」,我們需要怎樣的輿論生態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