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撞擊事件驅動地球早期構造運動

撞擊事件驅動地球早期構造運動

一項新研究指出,40多億年前,小行星撞擊可能觸發了地球地殼物質循環。該研究對早期地球構造作用靜止的假設提出了挑戰。相關成果9月25日在線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

人們對40多億年前冥古宙時期的地球知之不多,但是認為當時的地球內部溫度過高,無法支持板塊構造,並有部分證據表明當時地殼和地幔之間少有混合。但也有另一些證據(來自現存的最古老地質材料——古代鋯石顆粒)表明,早期地球存在地殼物質循環,它們與現代俯衝區可見的狀況類似。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撞擊作用。撞擊作用在早期太陽系裡比現在普遍,可能是撞擊作用觸發了現在所知的板塊構造開始之前的俯衝。

澳大利亞悉尼麥考瑞大學的Craig O』Neill及同事使用數字模型模擬了大型撞擊對地球構造演變的影響。他們發現,撞擊事件產生的能量會加熱地球內部,引起地幔物質上涌。這反過來驅動早期地球薄而弱的下沉板塊俯衝進地幔。與現代地球構造板塊邊界周圍的俯衝區形成對比的是,模擬的俯衝事件是區域性的,而且是短暫的。因此,視撞擊的規模和頻率而定,地球在構造作用靜止和構造作用活躍兩種狀態之間發生變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加減水即可調控幹細胞發育
古代人類基因組信息為人類種群分化提供了線索
寨卡病毒的單一突變導致了小頭症的出現
動物所揭示 Sun5 異常導致無頭精子症分子機制
青年女科學家獎、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公示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