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0公斤德國「戰車」挑戰3000公里「最艱苦」太陽能汽車賽道,不服不行

200公斤德國「戰車」挑戰3000公里「最艱苦」太陽能汽車賽道,不服不行

全程約3000公里,約40輛太陽能概念汽車將一決高下,前提是——不用一滴燃油!10月,澳大利亞的達爾文至阿德萊德全線高速公路,將迎來每兩年一屆被譽為全球最艱苦的太陽能汽車賽事——「普利司通世界太陽能汽車挑戰賽」。

「挑戰賽」路線圖

作為三個級別中的最高級賽段,「挑戰賽」將成為整場大賽的一大亮點,其中,挑戰賽中唯一的德國參賽團隊,將帶來一款全新設計的「亞琛太陽能戰車」。

雖然完全由德國大學生設計,背後的贊助商實力卻不容小覷。科思創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產公司之一,其前身是拜耳材料科技,此前,曾為史上首次僅靠太陽能供能就完成了環球飛行的「陽光動力號」飛機作出重要貢獻。此外,華為、保時捷等都是「亞琛太陽能戰車」的強有力後盾。

來來來,無法親臨現場觀戰的新能源車「發燒友」們,跟小編先睹為快吧。

看點

1

不用一滴油的最新設計

所謂太陽能戰車,就是利用太陽能作為動力來源,探索清潔能源的可能極限,並在保護氣候環境和節約化石燃料方面,彰顯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今年7月在德國柏林亮相的「亞琛太陽能戰車」,被德國聯邦環保部長芭芭拉·亨德里克博士高度讚譽為「以清潔能源為移動動力的成功案例」。

「太陽能戰車」團隊在亞琛工業大學主教學樓慶祝戰車亮相

車身通過覆蓋太陽能電池板,以高效率獲取太陽能。車長4.3米,寬1.7米,高1.1米,只設計了一個司機座位。整輛車的重量僅為200公斤左右,是普通汽車的1/4,在實際測試中最高時速達到124公里。據介紹,經過進一步微調,在實際挑戰賽過程中,速度有望進一步突破現有極限。

接受測試的「亞琛太陽能戰車」

「太陽能戰車」團隊聯席主席Niklas Kaltz在接受記者連線採訪時表示:「團隊根據空氣動力學知識,設計成流線型外觀;為了降低能耗,整車結構框架採用了鋼管材料,空心化管材減重效果明顯。」

此外,3D列印材料、衛星導航和通訊系統、部分使用生物基的塗料固化劑等最先進的技術產品,都應用在了這台造價數十萬歐元的太陽能戰車上。

「更重要的是,我們根據太陽能電池組溫度、天氣狀況和路況等信息,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能源管理方案,先進的演算法確保全程全時的充足動力。」

看點

2

敢想敢幹的「造夢」團隊

這支「造夢」團隊來自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和亞琛應用技術大學。

太陽能戰車的想法誕生於2015年夏天。當時大家最大的目標就是:開發一輛太陽能汽車,參加被譽為全球最艱苦太陽能汽車賽事的「世界太陽能汽車挑戰賽」。

隨後,「亞琛太陽能戰車」(Sonnenwagen Aachen)協會於2015年9月註冊成立。兩年間,團隊精誠合作,遍訪名師,積極動手,尋求贊助,終於在大賽前,完成了汽車的製造和測試,現已整裝待發。

「太陽能戰車」團隊主席Hendrik L?bberding表示:「我們的太陽能汽車清楚證明了創新和可持續的移動概念已切實可行,期待這台高速汽車取得優異成績。」

Niklas Kaltz則表示:「我們想充分展示亞琛的可持續行動能力!

因此,如果我們的使命也激發了全球年輕人關於未來交通可持續發展的興趣,我們會非常高興。」

「太陽能戰車」團隊聯席主席Niklas Kaltz

看點

3

初生牛犢背後的科技大牛

這輛獨一無二的「亞琛太陽能戰車」耗資數十萬歐元,如此燒錢的「玩具」對企業來說有什麼意義?

科思創澳大利亞董事總經理Rebecca Lee接受記者連線採訪時說:「我們通過贊助德國唯一參加挑戰賽的團隊,首先希望獲得商業上的良好口碑,同時測試我們研發出的基於環保和可持續理念的最新材料,能否經受住最高45℃的高溫高紫外線嚴酷環境的挑戰。」

據介紹,科思創部分使用生物基的固化劑應用在與PPG合作研發的塗料當中,賽事中將對這款噴塗於戰車表面的面漆進行嚴峻氣候條件下的性能測試。

科思創澳大利亞董事總經理Rebecca Lee

華為德國公司公關部高級副總裁Torsten Kuepper說:「華為在汽車業的參與並不多,我們是在一次扶持年輕人的『未來種子』 ( Seeds for the Future)項目中,認識到了戰隊的骨幹成員,他們的團隊理念,尤其是『心懷敬畏,勇往直前』的專註力和創造力,與華為一直以來崇尚的企業精神如此契合,因此吸引了華為的注意,接下來的贊助順理成章。我們一方面希望藉此網路全球青年才俊,特別是科技創新人才。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

華為德國公司公關部高級副總裁Torsten Kuepper

現在,讓我們拭目以待,看這款結合了最先進技術的「亞琛太陽能戰車」,能否在澳大利亞斬獲佳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柔性機器人真的會有嗎?剛剛出爐的《科學發展報告》說:有戲
2287名黨的十九大代表全部選出
袁隆平「海水稻」試種成功,畝產620公斤!
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今日開通,完成洲際視頻通話
「復興號」上的黑科技:往返一趟京滬省電5000度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