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寶爸看過來,你們要的小兒預防接種注意事項來了
「我孩子明天該打疫苗,可是今天發燒了,明天還能去嗎?」
「寶寶有點兒拉肚子,可以打預防針嗎?」
「寶寶感冒剛好,現在流鼻涕但是不多,明天能去打預防針嗎?」
寶寶的健康是每個父母都萬分關注且永遠不缺討論的話題,寶寶出生後除了日常的精心呵護外,還需要按時進行預防接種。
大量研究證實,接種疫苗後相關感染性疾病減少了,兒童總體死亡率也下降了。雖然很多家長都擔憂過,擔心預防接種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擔心孩子身體不適不適宜進行預防接種,但只要按照免疫計劃,配合孩子的身體狀況接種,是不會有問題的。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科普一下寶寶預防接種的相關注意事項。
帶寶寶去醫院注射流感疫苗前,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仔細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接種前要先測體溫,若有發燒要推遲疫苗注射的時間。未完全恢復健康前暫緩注射,但應在病好後及時補接種。
2.因為接種後的一段時間內傷口不能沾水,所以最好事先給寶寶洗個澡,然後換上柔軟寬大的內衣,這樣既方便挽袖子打針,也不會摩擦針眼處皮膚。
3.接種疫苗前應保證休息,避免空腹接種。
4.要向醫生說明寶寶的健康狀況,如果是早產兒或者營養不良,最好先不要接種,和醫生商量後定時間注射。
5.寶寶一出生,醫生就會給你一本小冊子,上面會詳細寫有寶寶應該注射的疫苗和注射時間,父母要嚴格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和時間進行接種,不要半途而廢。如果因為粗心錯過規定的注射時間,一定要向醫生說明情況,另外約定時間注射。
什麼情況下寶寶不能接種疫苗?
1.患各種疾病的寶寶不宜接種,例如:感冒、腹瀉、發熱、空腹飢餓、嘔吐等情況下,有的疫苗不能注射。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
2.如果寶寶患有肝炎、結核等傳染病以及嚴重心臟病等疾病時,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很在可能會隨不住接種所引起的反應,甚至有可能會加重病情。
3.患有皮膚病的寶寶也不能進行接種。
4.過敏體質的寶寶很容易產生不良反應,應該諮詢醫生以後再決定是否注射疫苗。
5.如果你的寶寶不宜接種,但是遇到特殊情況比如被狗咬傷而必須接種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注射疫苗。
6.有爭性傳染病而未過檢疫期的寶寶不宜接種疫苗。
7.體溫超過37.5℃,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小兒不宜接種,應查明病因治癒後再接種。
8.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兒不宜接種。
9.當孩子有腹瀉時,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數超過4次的患兒,須待恢復兩周後,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10.空腹飢餓時不宜預防接種。
接種後注意事項
1.接種完疫苗,一定要留在醫院觀察20-30分鐘,以防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2.注射疫苗後的三天內洗澡時要避免注射部位被污染,以防止繼發感染;防止受涼和劇烈活動。
3.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應用涼開水溶解後服下或直接吞服,服藥前後一小時內避免過熱飲食,保證減毒活疫苗發生效應。
4.接種卡介苗後二至三周,局部可逐漸出現紅腫、膿皰或潰瘍,三周後結痂。形成小疤痕,如果反應較重,可形成膿腫,則應速去醫院處理,但禁忌切開排膿,否則切口不易癒合。
5.注射疫苗後,個別孩子在二十四小時內體溫會有所升高,可給孩子多喝些開水,以促進體內代謝產物的排泄與降溫,切莫隨意使用抗菌素類藥物,若有高熱或其它異常反應,則應及時請醫生診治。
6.注射完流感疫苗後,很多孩子會出現低熱、頭痛、乏力等癥狀,個別的還會伴有皮疹、噁心、嘔吐、腹瀉等。但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家長不用擔心,1—2天後反應就會自然消失。
7.當局部反應較重時,可用乾淨毛巾做熱敷,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鐘;對較重的全身反應則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一點葯。如果接種後出現的局部反應不能在短時間內消退,就應儘快去醫院診治,否則很可能危及生命。
在帶寶寶接種疫苗時,一定要將寶寶當時的身體情況詳細反映給醫生,最好攜帶相關病史資料,其中有些父母自己難以判斷是否適合接種的情況,一定要告訴醫生,由醫生決定。


※容易疲勞?那是你的肝臟沒有保護好
※女性30歲以後,受孕率降低的真正原因
※還在喝蜂蜜水解酒?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這些
※「秋凍」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風家族常見疾病,你能分清嗎?
TAG:馨小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