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雁凌:把《林區三唱》印刻在大山 一一劉景林建起郭小川林區紀念館

馬雁凌:把《林區三唱》印刻在大山 一一劉景林建起郭小川林區紀念館

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無處不在,文化種植在人們的心頭。伊春市政協委員、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市金藝達木屋設計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景林一直在文化的海洋里遨遊,汲取知識,汲取營養;以文化的形式,回報家鄉,回報社會,一直是劉景林的夙願。

1962年12月,正值小興安嶺木材生產的黃金季節,當代傑出詩人郭小川來到伊春市新青林業局採風並創作出影響巨大的《林區三唱》,郭小川的《林區三唱》以及他在伊春林區採風的故事深深地感染著人們,久久地在人們心頭迴響。

劉景林熱愛文學,尤其熱愛詩歌;熱愛曾經在新青局採風並創作出《林區三唱》的詩人郭小川。郭小川的許多詩歌他都能背誦。那些詩歌令他激動不已。他不止一次想:郭小川的詩歌影響了幾代人,怎樣才能把郭小川的詩歌以及他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們了解詩人郭小川與伊春林區的深厚情感?怎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們了解《林區三唱》創作的背景?郭小川在新青採風的故事僅靠口口相傳還能流傳多久?新青乃至伊春林區的旅遊事業方興未艾,若是再注入更多的文化豈不是更好?他反反覆復思索了多次,漸漸地萌發了一個憧憬:創建郭小川林區紀念館。

2015年,劉景林去北京辦事,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了郭小川的大女兒郭嶺梅的電話。辦事之餘,他通過朋友引薦,去郭嶺梅家登門拜訪。劉景林向郭小川的夫人、向郭小川的三位子女表達了自己對詩人郭小川的敬意,進一步了解了生活中的郭小川。但是,他並未將自己想在郭小川採風地建郭小川林區紀念館的想法合盤端出。他想默默地做這件事。

從北京回來後,劉景林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劉景林這一舉措,得到了新青區委區政府的多方支持。劉景林投資一百多萬元建起了風格獨特的郭小川林區紀念場館。

2016年9月,郭小川林區紀念館落成。

劉景林多方收集郭小川的照片、書籍乃至郭小川當年用過的老物件。多少次,劉景林在書店裡一冊一冊地翻閱;多少次,他在舊書攤前流連忘返;尋找郭小川的各種版本的詩集乃至關於郭小川詩歌的評論集;多少次,劉景林拜訪那些熟悉林區的人們,拜訪當年與郭小川有過接觸或者有過間接接觸的林業工人;了解詩人當年在林區採風時的點點滴滴。了解詩人當年來林區時的裝束以及到木材生產一線採風時的衣著。劉景林還專程去外地,在舊貨市場尋找那些已經從人們視野中消失的老物件。於是,一件件老物件塞滿了行囊、塞滿了汽車後備箱。幾年來,劉景林從全國各地淘回了很多郭小川的詩集以及老物件。

步入郭小川林區紀念館,只見館內整潔明亮,精緻的展櫥內,整整齊齊地擺放著詩人郭小川各種版本的詩集、文集;還有評論家關於郭小川的評論集。展櫥里還端端正正地擺放著郭小川各個時期的大幅照片;擺放著一些其他展品。這些紀念品和展品充分表達了人們對郭小川的敬意與懷念。

郭小川的照片中有一幅照片令人駐足觀看:照片中的詩人正值壯年,稜角分明的臉龐,炯炯有神的雙眼,正在目視前方,似乎在眺望茫茫林海,想必詩人已是激情滿懷、浮想聯翩吧。

郭小川在林區採風時穿過的工作服、綁腿、戴過的帽子等,也都陳列在展櫥里。現在,郭小川林區紀念館館藏書刊百餘冊,六十年代老物件200多件。

紀念館的展品中最令人矚目的是牆壁上掛著的一幅木雕書法作品。細看,雕刻的是郭小川的《祝酒歌林區三唱之一》。那幅書法雕刻作品長6米,寬2.5米;字跡清晰,入木三分。劉景林以這種形式,向郭小川致敬。

2017年,新青林區開發建設60周年,恰逢郭小川在伊春林區採風55周年,新青區委區政府向郭小川女兒郭嶺梅、郭曉惠兩位女士發出邀請,邀請她們前來參加紀念新青林區開發建設60周年大會。會後,郭嶺梅、郭曉惠應邀來到郭小川林區紀念館參觀。郭嶺梅、郭曉惠望著紀念館的牌匾直呼:太意外了!當她們步入館內,當她們仔細觀看了那些展品之後,更是讚不絕口。

劉景林建立郭小川林區紀念館之舉得到了郭小川家人的稱讚。郭嶺梅、郭曉惠參觀之後,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她們就如何進一步豐富紀念館展出內容、增加展品與劉景林進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她們還向郭小川林區紀念館贈送了郭小川詩集。

自郭小川林區紀念館落成之後,人們懷著對一代傑出詩人郭小川的崇敬之情,紛至沓來。到目前為止,已有數萬人前來參觀學習。

談起郭小川林區紀念館,劉景林充滿信心地:「我還要繼續做下去,不斷增加展品,不斷豐富展示內容;為宣傳伊春地域文化,為宣傳伊春旅遊文化,為宣傳郭小川謳歌伊春林區、謳歌林業工人的精神,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註:文中插圖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馬雁凌,筆名曉昕、紀黎、白玫。女,中共黨員。伊春日報社副刊部原主任;主任編輯。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報紙文藝副刊研究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省散文創作委員會秘書長、省散文詩學會副會長。1983年調入伊春日報社從事新聞編採工作,1987年到副刊部,1990年任文學副刊版《向陽林》主編。1974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在《人民日報》《人民文學》《詩刊》等40多種報刊發表文學、新聞作品1000多萬字。百餘篇作品在省、國家級評獎中獲獎。報告文學《駛向深海》、論文《散文式通訊寫法之管見》獲全國報紙文藝副刊二等獎。報告文學集《碧海金川》獲當代黑龍江散文創作一等獎。報告文學《原野上的女人》獲東北三省報紙文化副刊一等獎。報告文學《興安愚公》獲省「迎接新世紀謳歌黑龍江」文學大賽一等獎。詩歌《將軍夫人的述說》在省詩歌朗誦大賽中獲一等獎。出版詩集《密林小星》《心靈之約》報告文學集《碧海金川》《錦繡人生》散文集《眺望彼岸》《穿越四季》。多篇作品被收入各種文集。伊春市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二屆人大常委、第市十一屆科教文衛委員。新華社特約通訊員。伊春市知識分子拔尖人才、市優秀文藝工作者、市文化名人、市三八紅旗手、黑龍江省優秀自學成才者、省女職工學習成才十佳標兵、省優秀編輯、省優秀新聞工作者,榮獲省星星火炬獎章。省第四次、第五次作家代表大會代表。傳略被收入《當代文藝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錄》《中國當代報界知名編輯記者辭典》《中國高科技人才辭典》。

圖片除署名外,其它均來源於網路

轉載請註明出處「溫馨微語」

轉發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

我與10W+之間只差您的一個轉發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馨微語 的精彩文章:

朱光銀:群主,你該用權履責啦!
沙浪:山花般的棗爾汗
張士偉:遙將淚雨拋海河——李老鄉與南山牛的詩人情誼
瞿軍:不道一聲再見

TAG:溫馨微語 |